摘?要:中學階段是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培養的關鍵階段,也是提升學生思想深度、促進學生從經驗型思維向理論型思維轉變的黃金階段。而議論文就是一種具有較強思維性的問題,因此,在中學語文課程教學過程中優化議論文課堂教學方式、提升學生們的議論文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們的議論文感知能力是中學語文教學實際的要求,也是促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培養的需要。
關鍵詞:中學語文;議論文;策略研究;教學實踐
長期以來議論文教學一直是中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薄弱環節。在初一、初二年級的語文課程教學過程中,考慮到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較弱的教學現狀,語文課本中只收錄了少量具有議論文性質的文章,這類文章議論文文體特征不明顯,不能起到議論文入門引導作用。而初三階段的語文教學過程中,雖然明確提出要重視議論文教學,但是教師們大都迫于中考壓力,無力開展議論文教學活動。進入高中之后,議論文成了學生們逢考必寫的文章,議論文成了枯燥和無聊的象征,而其文體之美受到忽視,其促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培養的作用自然也就得不到體現了。因此,要想實現促進中學生抽象思維培養的語文教學目標就必須優化議論文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們感悟議論文的文體之美。
那么在中學議論文的課程教學過程中我們該如何優化課程教學方式,促進學生們的語文思維能力培養呢?下面我將結合我的教學實際從以下三個方面對該問題進行具體的闡述。
一、 情境創設,引入情感
議論文是一種文質兼美的文體,在議論文的觀點論述過程中,不僅包含了一定的思維性還體現了作者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而在現階段的中學語文議論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過分重視對議論文說理性的剖析,忽視對議論文情感的解讀,導致議論文教學枯燥、乏味,阻礙了學生們議論文學習興趣的提升。因此,在中學議論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不妨以情境創設的方式,豐富學生們在議論文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情感體驗。
例如:在孟子的《魚我所欲也》一文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就是以情境創設的方式強化學生們的情感參與的。
在課堂的開始,我問了學生們這樣一個問題:
在一次語文測試之前,你的媽媽對你說:“如果這次測驗取得滿分,媽媽就給你做你最愛吃的紅燒排骨。”于是,你很努力地復習,最終拿到了一百分的試卷,但是在試卷講解之時,你卻發現你有一道題做錯了但是老師沒有發現。這時你會怎么做?
在接下來的教學過程中,我引導學生們在誠實與美食之間做出選擇,引起了學生們的情感波動,促進了學生們對《魚我所欲也》一文的課文內容的思考。
在這一課堂教學過程中,我以情境創設的方式深化了學生們對課文的體悟豐富了學生們的課堂情感體驗,推動了人文性議論文審美課堂的構建,提升了議論文課堂教學質量。
二、 提要勾弦,把握主旨
要想提高學生們的議論文感悟能力,就要提升學生們對議論文文體特征的理解,讓學生們在充分理解議論文文體特征的基礎之上,對議論文文章進行合理的劃分,然后通過文段分析總結各個部分的主要內容,以概括濃縮的方式抓住文章的精髓,進而提要勾弦,把握議論文的主旨意思,理清議論文創作思路,提升中學議論文教學質量。
例如:在魯迅的《拿來主義》一文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就是以“提要勾弦,把握文章主旨”的方式展開議論文教學活動的。
首先,我將學生們分成了人數適宜的語文知識學習小組。然后,我讓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閱讀課文文本并回答以下問題:
(1)
文中描述了幾個“主義”?他們的各自的特點是什么?
(2) 作者要寫的是“拿來主義”為什么要寫其他“主義”這樣寫意義是什么?
在接下來的課程教學過程中,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對上述問題展開了具體的敘述,把握了本文的主旨脈絡,增進了學生們對議論文文體特征和論證方法的理解,提高了議論文課程教學質量。
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我以小組教學方式展開課堂教學活動,為學生們營造了一個輕松活躍的課堂探究環境,促進了學生們思維活力的充分發揮,培養了學生們的總結概括能力,訓練了學生們的邏輯思維能力達到了議論文教學目標。
三、 細節分析,吸收借鑒
細節是文章的眼睛,也是最能體現文章的獨特特點的地方。因此,要想提高中學語文議論文課堂教學質量除了要對學生們的概括總結能力鍛煉之外,還要提升學生們的細節分析能力,讓學生們能夠在議論文課程教學過程中,對議論文的細節進行深入分析,學習作者的論證方式、語言組織方式,提升學生們的議論文寫作水平。
例如:在賈誼《過秦論》一文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就是以“細節分析”的方式,深化學生們對議論文語言美和理性美的感悟的。
在教學本文的最后一段時,我問學生們:“作者認為秦國滅亡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用哪些事實來論證自己的觀點的?為什么作者要將陳勝的軍隊和六國的軍隊做比較呢?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在接下來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們在我的引導之下對該部分課文內容進行了反復的閱讀,在文本的閱讀過程中再次感受了文章語言平仄和諧的韻律美和工整對仗的形態美,在對問題的思考過程中充分體會了作者論證說理的思維過程,感受了作者寫作思路之妙,深化對議論文理性美的認知。
在這一課堂教學過程中,我通過引導學生們對文章中的說理細節進行分析,豐富了學生們在議論文課堂教學過程中獲得的情感體驗,提升了學生們的議論文學習興趣,促進了學生們對優秀議論文作品的思考和模仿,提升了中學生的議論文寫作水平。
綜上所述,議論文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內容,提升中學語文議論文教學水平不僅是貫徹素質教育理念的要求,也是培養適合時代發展需要的高素質人才的必然選擇。因此,作為一名中學語文老師我們應優化議論文教學手段,提升議論文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汪澄.初高中銜接議論文閱讀教學研究[D].蘇州大學,2016.
[2]吳定歷.高中議論文教學的三點思考[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3(1):30-31.
作者簡介:
何美玲,福建省龍巖市,福建省上杭縣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