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毅堃
[摘要]隨著國家經濟和金融市場的發展,小微企業融資不再是難題,各家銀行紛紛響應政府號召,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扶持力度和服務效率,小微企業貸款余額逐年增加,同時資產質量問題也逐漸顯現。本文分析了銀行小微企業貸款資產質量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的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以期能為提高銀行小微企業資產質量提供一定幫助和啟示。
[關鍵詞]小微企業貸款;資產質量;問題;措施
一、引言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已進入新常態,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進一步升級,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為適應經濟發展趨勢、執行中央政策,強化監管引領和政策支持,中國銀保監會陸續發文,要求銀行持續提高對小微企業服務質效、擴大服務覆蓋,惠及更多小微企業。2017年發文要求銀行在保持“三個不低于”總體目標不變的前提下,進一步優化指標內容和考核方式。2018年發文將“三個不低于”監管指標改為“兩增兩控”,即總量明顯增長,戶數明顯增加,貸款質量和綜合成本得到有效控制。2019年發文在信貸投放、成本管理和風險管控方面提出具體要求,并督促銀行深化專業機制建設、優化信貸服務技術和方式,進一步研究完善監管政策。國內商業銀行在銀保監會政策引導下,謀求新的發展方向,小微企業貸款余額自2015年234598億元增至2018年334912億元,年均增速在10%以上。隨著小微企業貸款迅速增長,資產質量問題逐步顯現。
二、銀行小微企業貸款資產質量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小微企業貸款貸后管理工作相對缺失
小微企業貸款目前重推廣、輕管理,各家銀行都在貸款業務推廣上下大力氣,搶占市場份額,但對貸后管理工作缺乏正確的認知。目前大多數客戶通過網上銀行、手機銀行、微信銀行等電子渠道申請貸款,系統自動審批、自動放款,顛覆了傳統貸款的運作模式,但與之對應的行之有效的貸后管理流程尚未形成?,F階段,各銀行都是在用大中型客戶貸后管理模式對小微企業貸款進行管理,耗費大量人力物力,效率相對較低,得不償失。現有貸后管理模式已經成為限制小微企業貸款發展的桎梏。
(二)小微企業貸款逾期現象頻繁發生
小微企業貸款由于賬戶內無充足資金,導致銀行在結息日或到期日不能及時足額扣除利息或本金,從而頻繁發生逾期現象。雖然多數企業在經銀行提示后能及時進行補存,消除逾期現象,但依然存在較大隱患。分析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小微企業主或負責人按時還款意識淡薄,對企業和個人征信重要性認識不足。二是小微企業規模小、在產業鏈中處于劣勢地位,會由于各種原因出現暫時資金周轉困難。三是小微企業自身局限性導致抗風險能力差,容易出現實質性經營風險,導致資不抵債。
(三)小微企業貸款形成不良后銀行處置困難
小微企業貸款由于其特殊性,在形成不良后銀行進行處置比較困難。一是現金清收難度大。小微企業和企業主資產多混為一體,難以分開,在企業資金鏈斷裂后,企業主無多余資金償付銀行貸款。二是法律訴訟效率低。小微企業貸款數量多、金額小,發生不良后法律訴訟程序與大中型不良貸款一致,在加大司法機構壓力的同時,浪費銀行大量人力物力準備相關材料,履行法律手續。三是以物抵債可行性小?,F階段,小微企業貸款多采取信用方式貸款,加之企業主將大多數資金用于企業經營周轉,企業或企業主名下無可供銀行拍賣執行的動產或不動產。四是呆賬核銷條件嚴。各銀行對于不良貸款呆賬核銷的規定相對嚴苛,出于對利潤、稅收等因素考慮,銀行對不良貸款進行呆賬核銷缺乏主動性。
三、銀行小微企業資產質量問題的應對措施
(一)轉變觀念,重視貸后管理工作
由于小微企業自身的特征,決定了小微企業貸款安全性是短期的,置于長期視角都是不安全的,小微企業貸款貸后管理尤為重要,是發現風險隱患,及時退出的關鍵環節。要徹底轉變“重貸輕管”的思想,提高對貸后管理工作的認識。一是明確責任、“管貸分離”。將市場營銷與貸后管理崗分離,有助于提升貸后管理的獨立性、專業性和主動性,提高對小微企業貸款風險管控的能力。二是運用大數據工具,對小微企業貸款客戶進行差別化對待。將小微企業貸款客戶按行業、地域、規模、貸款產品等因素進行劃分,并對其“貼標簽”,歸納總結經營特征,將類似小微企業客戶進行批量化管理,節省資源的同時提高貸后管理效率。三是運用科技力量,探索新的貸后管理模式。小微企業貸后管理不拘泥于過去大中型客戶的現場檢查、電話訪談、財務報表等手段,通過市場、網絡、上下游企業、訂單、電信甚至水電煤的變化,互相之間變化的規律、頻率等等,多渠道搜集信息進行研究分析。
(二)提高認識,加強逾期貸款管理
一是銀行后臺系統及時向小微企業和客戶經理雙向發送提示信息,提示預存利息、及時歸還本金。在扣息日前,提示企業主預存相應金額:提示客戶經理核對客戶賬戶余額,并再次對管轄客戶進行提示。二是銀行要做好還款的配套服務、指導工作,防止客戶因操作失誤或流程不順暢的原因產生逾期現象。三是客戶出現逾期后,通過多個渠道下發信息,提示客戶及時消除逾期,可通過短信、微信、郵件、網上銀行和手機銀行等多個渠道,同時發送,引起客戶重視。同時向管戶客戶經理在系統內及時傳遞逾期客戶信息,方便管理和催收。四是銀保監機構和金融機構加強征信的宣傳力度,全面系統地宣傳和普及征信知識,引導社會公眾正確認識征信及其作用,珍惜良好信用記錄,按時歸還銀行貸款本息。
(三)多措并舉,加快不良貸款處置
一是司法機關簡化小微企業不良貸款法律訴訟手續,縮短司法時間。針對小微企業不良貸款法律訴訟適當簡化程序,在保證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提高小微企業不良貸款處置進程。二是銀行與保險公司聯合研發相關違約保險,為小微企業貸款保駕護航。摒棄傳統“銀行+保險”的合作模式,運用大數據原理,銀行和保險公司共同對小微企業銀行貸款違約概率、行為模式、欺詐檢測等因素進行研究分析,開發新產品,及時消除銀行小微企業不良貸款。三是銀行放寬不良貸款核銷條件,加快小微企業不良貸款處置速度。鑒于小微企業貸款的特殊性,各銀行可比對個人類不良貸款核銷條件,予以適當放寬,提升小微企業不良貸款處置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