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伍萍

摘? ?要:一體化教學方式提倡教、學、做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一體化教學模式中,過于注重“做”容易出現教師對于理論知識講授欠缺,導致學生缺乏舉一反三和融會貫通的能力。文章將慕課與一體化教學融合起來,探討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旨在將慕課和一體化教學的優點相結合,取長補短,充分發揮慕課資源豐富、師生互動性強的優勢,彌補一體化教學中的缺陷。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不僅可以豐富當代大學生的理論知識,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高職院校教學提供了一些參考。
關鍵詞:高職院校;一體化教學;慕課
1? ? 一體化教學模式
1.1? 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概述
一體化教學是以典型的、具體的生產任務為引領,以現實企業中真實的生產環境為載體的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是一種適應社會和市場發展需求的教學模式。一體化教學是將教學與實操實踐、學校與企業完美地聯系在一起,學生在學校學到的不僅僅是豐富的知識和先進的技能,而且還能學習到企業多年積累的生產經驗和企業的生存理念。
1.2? 一體化教學實施過程中出現的難題
1.2.1? 學生方面
學生基礎較差,學習主動性不高,甚至不愿意參與到學習任務中去,自學能力欠缺,主觀能動性沒有被充分調動起來。在分組實訓中,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認識不深入,缺乏自己的見解。
1.2.2? 教師方面
教師未能充分落實學生為本的理念,沒有將工與學真正融為一體進行教學。教師重技能、輕素質,一體化變味成實習課。沒能全程監控到位,對學生“放手”尺度過大。有“兩極分化”的趨勢,即或理論比重過大,或實訓比重過大。
一體化教學實施過程出現的諸多難題,可借助慕課平臺予以補充。教師可在學生學習理論知識時引入慕課,慕課可將抽象的問題具體化、明朗化,這種新穎的教學方式更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
2? ? 慕課平臺+一體化教學模式
慕課(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是新近涌現出來的一種“互聯網+教育”的在線課程開發模式,它作為一種新型的、便利的教學方法,已受到越來越多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青睞。但是慕課也不是萬能的,它有優勢也有弊端[1]。
本文將探索一種“線上+線下”的新型教學模式,即慕課+一體化教學模式,這一組合模式不僅能將慕課資源豐富的優勢發揮的淋漓盡致,還可彌補一體化教學過程中理論知識薄弱的缺點。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如圖1所示。
3? ? 一體化教學與慕課教學的比較
為了更直觀地看到一體化教學和慕課教學的優缺點,文章參考圖1,以“綜合布線工程實用教程”這門課程來進行說明驗證,學習內容為“單元5—工作區子系統的設計和安裝技術”,該單元以“辦公樓工作區子系統的設計”為學生實訓的任務。從教學班中選取同年級同專業的兩個班級作為比較對象,通過單元5的學習考核學生對于本單元知識點掌握情況[2]。
3.1? 教學方式描述
3.1.1? 資訊
根據教師的指導,學生按要求完成慕課平臺的注冊、選課和登錄,學生可以借助慕課平臺進行自主學習。教師可創建微信群或者QQ群,上傳授課課件、實訓案例等學習資料供學生下載使用,學生可通過微信群或QQ群與教師進行溝通交流。
本單元所涉及知識點包括工作區子系統的定義,工作區子系統設計原則,工作區子系統設計步驟、方法及安裝技術。
擴展資料包括:網絡模塊端接技術,網線端接,線序要求;跳線種類和規格,網絡綜合布線系統連接器件,雙絞線和光纖端接技術及工作原理。
課后作業:通過設計工作區信息點位置和數量,訓練和掌握工作區子系統的設計。通過預算、領取材料和工具、現場管理,訓練和掌握工程管理經驗。通過信息點插座和模塊安裝,訓練和掌握工作區子系統規范施工能力和方法。
3.1.2? 計劃
線上討論:通過第一階段對本單元知識點的講解、擴展資料的學習及課后作業的完成情況分析出學生的學習情況。在討論環節,教師應該借助微信群組織學生對辦公樓工作區子系統進行分析,不僅要讓學生了解辦公樓樓層結構、各層辦公室分布及各部門的實際需求,同時還要讓學生了解垂直子系統、水平子系統、建筑群子系統以及管理間和設備間的作用。
任務分析:線上討論后,讓學生根據自己掌握的結構化綜合布線的相關知識對本單元實訓內容進行設計。借鑒已有實際案例、課后作業中對各種器材的介紹,為辦公樓各個工作區子系統選擇性價比較高的設計方案,并進行后續各項工作。
學生分組:我們所選取的兩個實驗班級人數均為50人,根據實際需要將兩個班級均分為5個小組,小組負責人可由線上討論積極的學生擔任。
3.1.3? 決策
在前幾階段基礎上,各小組可以按照“工作區信息點需求分析—施工圖繪制—實訓工具的準備—工作區信息點的安裝”這一流程對本單元實訓項目進行實訓。
3.1.4? 實施
實施階段,在小組各成員密切配合下,各小組完成“工作區信息點需求分析—施工圖繪制—實訓工具的準備—工作區信息點的安裝”實訓,在實施過程中肯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學生們可查閱資料、相互討論或請教實訓教師,實訓教師要盡職盡責,實時答疑,確保實訓有序進行。
3.1.5? 檢查
實訓結束后,各小組負責人需將實訓情況進行講解,包括工作區信息點位置和數量設計、設計依據以及所需器材的選取等,并分析優勢、劣勢。
3.1.6? 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