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家均
【摘 要】 隨著新時期新時代的到來,教育事業也有相應的變革,這使得教育不僅僅重視知識的傳遞,也越來越強調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真正的教育是以學生的發展為最終目的的教育,思想政治學科教學中貫徹核心素養培養理念,是適應當前教學改革新形勢的變化。作為政治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政治認同感、擔當意識和奉獻精神,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式,促進學生的發展。
【關鍵詞】 新時代 改革 核心素質培養 發展
一、要認清核心素養的基本內涵
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主要是指學生應具備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核心素養是黨的教育方針的具體化,是連接宏觀教育理念、培養目標與具體教育教學實踐的中間環節。黨的教育方針通過核心素養這一橋梁,可以轉化為教育教學實踐可用的、教育工作者易于理解的具體要求,明確學生應具備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從中觀層面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樹什么人”的根本問題,引領課程改革和育人模式變革。
這種變革也帶來了相應的阻力,高考的壓力使課堂教學仍然表現出過多追求分數與升學率,學生的社會認同感和責任感較薄弱,創新精神和法制意識稍顯欠缺。由此觀之,作為一名思想政治教師的任務重大,要讓廣大學生意識到思想政治核心素養的關鍵性,其不但對高考有幫助,對學生本人也有著深刻的意義,更是服務于之后的大學生活,更有甚者能夠更快地適應這個新型的社會。
二、加大開放性試題考查力度,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新高考改革正在進行,高考試題也出現了很多變化,在命題過程中,緊扣考試大綱,加大開放性試題考查力度,加強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如2016年全國卷中選取的一道開放性試題:“班級召開‘我為英雄點個贊主題班會,請就如何學習英雄列出發言要點?!边@道題目取向也非常明顯,要求學生必須有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培養學生的政治認同及公共參與意識等。再如,綜合評價類試題,這類試題對學生論證問題的能力有極高要求,學生既要有較強的學科知識綜合能力,又要有較強的邏輯性和層次性。如2016年北京卷“圍繞‘科技與人的關系這一主題,自選角度,自擬題目,運用生活與哲學相關知識,寫一篇200—300字的短文。”這道題要求考生在平時多關注社會生活,關注國內外大事,對社會熱點要善于思考,考查學生的理性精神、參與意識。
三、在新時代、思想政治核心素養背景下關注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第一,培養學生核心素養要利用好思想政治課堂這一主陣地。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首先應歸屬于政治思想教師的教學范疇,思想政治課作為一門理論性和社會性有機結合的人文社會科學,既要培養和提高學生政治學科知識和能力,又要對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政治認同教育,提升他們的責任意識、法治意識以及理性精神。毋庸置疑,課堂教學是培育學生核心素養的主陣地。但從現實情況來看,由于教學觀念、教學方式等方面的問題,使政治課課堂教學失去了靈魂,無法吸引和打動學生,影響了培養核心素養主陣地作用的發揮。
作為教師,應該力求每節課都要引起學生心靈共鳴、情感共振,這就要求我們的課堂教學不能單純追求形式上的學生活動和參與,而是要求知識上要有深度,情感上要有溫度,也就是使知識問題更有挑戰性,教師由境入情,使知識問題親近學生生活,觸動學生心靈。在“基礎”課的專題教學“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4個模塊中,需結合十九大報告精神提出的“新時代、新矛盾、新思想、新方略、新征程、新目標”做出相應更新,并以較為流暢的教程傳達給學生,課程之后,可以詢問或者與學生交流對于新型教育理念在接下來的學習生活中的運用的相關看法與建議,務必讓學生們深刻認識思想教育核心素養在今后發展的重要性。
第二,適當地改進教學方式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直接有效方法。核心素質的培養需要新型的教育方式去配合,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然不太適合?!八烙浻脖?、題海戰術”是難以培育出核心素養的,這是一種固定的思維。我們在教學改革中需要倡導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合作式教學,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營造獨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創新的良好環境,讓學生學會發現學習、合作學習、自主學習。爭取讓學生在實踐生活中的主動性、法治意識、社會責任意識獲得提升。比如,在《經濟全球化》一課中我們要突出的重點是經濟全球化的影響,此時我們的教學形式完全可以采取討論式,甚至辯論的形式,讓學生在民主的氛圍中,充分調動思維,在思想的交流中、思維的碰撞中得出經濟全球化作為一種時代潮流不可逆轉,其影響既有利又有弊,但是對某一個國家來說究竟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關鍵取決于國家自身的綜合國力。而對于我們國家來說,我們完全有能力趨利避害,抓住機遇,迎接挑戰,這得益于我們黨的正確領導,得益于科學的理論、路線、方針和政策的貫徹和執行。這樣一方面加深了學生對經濟全球化的認識和理解,培養學生的透過現象看本質的理性思維;另一方面在潛移默化中增強了學生的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第三,提升教師素養是培育學生核心素養的必要的有效方法。學生核心素養的關鍵教師是教學的具體實施者,在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過程中扮演著轉化者的重要角色。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是順應社會發展而產生的,這種變化必然要求在教與學這個學習共同體中,教師應具有相應的思想、政治、文化的底蘊,并對于國家對應的中學生的教育制度的發展與變化積極了解并對其有積極地認識,這才是負責任的思想政治教師應該具備的素質。學生是新時代發展的主動力,教師則強有力地輔助,給予學生積極向上的正能量,培養學生能夠主動地了解世界格局的變動、了解國家的國情,正確認識到思想政治核心素養發展所帶來的益處,形成全力、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局面。
作為教育事業的一員應社會主義現代化物質文明建設服務、為社會主義現代化精神文明建設服務、為社會主義現代化民主與法制建設服務;作為一名盡職盡責的教師更應為學生服務,培養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