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云
【摘 要】 數學學習情感是影響學生數學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筆者運用問卷法,對廈門地區三所中學共360名學生數學學習情感的現狀及其影響因素進行調查,結果表明:初中生數學學習情感整體發展水平不均衡,主要受到教師素質、學生自身學習成績、學習氛圍、課堂教學形式的影響。本調查針對現狀存在的問題,從促進初中生數學學習情感發展的視點提出了相應的策略。
【關鍵詞】 初中生 數學學習情感 調查研究
一、調查背景與設計
(一)調查背景
數學學習情感就是指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對客體滿足與否所產生的心理體驗,它主要呈現在幾個方面:對數學學習活動的興趣、學習數學的自信心與意志力、認識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以及數學對人類歷史發展的作用等。其中對初中生而言喜歡數學課是一個重要的表現形式。當今世界各國中學數學課程標準均重視對學生數學學習情感的培養,并把培養學生的情感與態度作為數學學習的四個總體目標之一,置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來教育工作者對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感做了多方面的研究,廣大一線教師也做了大量的實踐與探索,但究竟其效果如何,我們有必要做進一步的調查研究。
(二)調查設計
1. 調查樣本
本調查選取廈門地區的三所中學為研究對象,有市直中學學(市重點直屬中學學)、社區中學(即區屬社區中學,此校原先是一所農村中學,在城市化進程中改為區屬社區中學,但學生大多數還是農民工子女)以及私立中學,并從各個學校隨機選取120名學生(其中初一、初二、初三年段的學生個40人)作為研究對象,共有研究對象360名。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360份,回收360份,回收率100%。
2. 調查內容
我們將從初中生是否喜歡數學課來呈現初中生的數學學習情感,因此問卷調查的內容主要從初中生喜歡數學課的程度、影響學生喜歡數學課的因素和影響學生不喜歡數學課的因素三個方面入手編制,采用單項選擇題和開放性選擇題的形式呈現。通過數據處理分析深入了解廈門地區初中生數學學習情感的發展現狀,以及影響學生喜歡數學課的內在和外在因素和學生不喜歡數學課的主要原因。進而針對現狀存在的問題,從發展中學生數學學習情感的視點提出了相應的策略。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調查結果
表1. 初中生喜歡數學課的程度
■
從表1可見:市直中學很喜歡數學課的學生占總人數的36.67%,而社區中學和私立中學較低,分別是21.67%、25.83%。市直中學非常不喜歡數學課的學生的比例僅是3.33%,而社區中學和私立中學較高,分別是14.16%、8.33%。由此可見市直中學與社區中學、私立中學的學生喜歡數學課的程度差異較大,表明廈門地區初中生的數學學習情感整體發展水平不均衡。
(二)結果分析
1. 整體水平不均衡
調查結果顯示,廈門地區初中生的數學學習情感整體發展水平不均衡。廈門地區中市直中學的學生喜歡數學課的比例高達90%,而社區中學和私立中學較低,分別是65.74%、72.50%。形成這樣一種態勢的主要原因,一是市直中學是屬于市直屬重點中學,學校的師資力量相對于另外兩種類型學校來說較好;二是市直中學的教學設備硬件設施等較完善,而社區中學的則會相對落后;三是市直中學的學生家長大多是知識分子,家庭教育對中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感的形成都有很大的影響;四是市直中學生絕大多數從小就參加各種興趣班,整體素質比較高。總而言之,目前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感已經納入到數學課程標準里,各類學校對中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感的培養的重視程度明顯增強,但基于以上各種差異,不同學校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感發展水平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
2. 影響中學生數學學習情感的主要因素
(1)教師素質
調查結果顯示,教師素質對中學生數學學習情感的形成影響相當大。市直中學和私立中學因為喜歡數學教師而喜歡數學課的學生分別占總人數的70.73%和62.07%,三所中學因為教師語言幽默而喜歡數學課的學生占總人數的比例都比較高也相對比較均衡。因此良好的教師素質是初中生數學學習情感形成的保證,教師應具備如何讓學生能夠跟著你快樂地學數學的魅力。一個生動的故事,一個恰當的比喻,一個富有哲理的笑話,一個巧妙的提問,都會給學生留下美好的印象。在必要的時候教師一個肯定的評價、合理地處理課堂的突發事件也會使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感得以發展。
(2)學生自身學習成績
通過調查可知,市直中學與社區中學的學生因為自己的數學成績好而喜歡數學課的比例均達到80%以上,相應的因為數學成績不好、上課聽不懂等原因而討厭數學課的學生所占的比例也挺高的。
心理學中指出:成就動機是指人們力求獲得成功的內在動力。個體的成就動機中含有兩種成分:追求成功的傾向和回避失敗的傾向。奧蘇伯爾指出學生的學習動機的組成成分隨著年齡的增長會發生變化:在兒童早期,附屬內驅力最為突出,這個時期的學生為了獲得長者(如教師、家長等)的贊許和同伴的接納而表現出喜歡學習;兒童后期和少年期,一方面附屬內驅力的強度會減弱,另一方面,尋求的肯定會從父母、教師轉向同齡伙伴,初中生正處于這種階段。當學生的數學成績好,并得到家長及教師的表揚以及同伴的羨慕時,他們就會體驗到成功,這種成就體驗就會促使中學生去追求成功,表現為喜歡數學課。而對于數學成績不好的學生,為了避免失敗就會回避進而不喜歡數學課。
(3) 學習氛圍
調查結果顯示,廈門地區三所中學因同伴喜歡數學課而喜歡上數學課的學生所占比例均達到30%以上。初中生會因為周圍同伴的數學學習情感而影響自己的數學學習情感,可見,這是一種無形的學習氛圍,同伴之間的相互影響也能夠促進初中生的數學學習情感發展。此外,教師在實際教學活動中積極發掘并有意地表達教學內容中蘊涵的情感因素,有利于學生身心發展的和諧,從而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環境為學生數學學習情感的形成奠定基礎。如民主、平等的課堂人際環境,教師高昂的教學熱情,都有助于感染和調動學生求知的欲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師生間就容易產生情感共鳴,學生就會表現出明顯的滿意、敬慕、愉快的態度,這就是學生數學學習情感萌芽的表現。
三、結論與建議
調查結果表明:初中生數學學習情感整體發展水平不均衡,部分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感不穩定,還有些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感沒有完全形成;而且影響初中生數學學習情感的原因多種多樣,如何根據這些影響因素改變廈門地區初中生數學學習情感現狀,發展初中生的數學學習情感,促進基礎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提高教師素質,積極引導學生
教師素質是教師履行職責所必備的,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表現出來并決定其教育教學效果的,對學生全面發展有重要影響的身心特點的總和。不論是教學條件比較優越的市直中學、私立中學還是條件相對比較落后的社區中學,數學教師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中學生數學學習情感的培養,因此提高教師的素質都是至關緊要的。基于以上思考,不同類型的學校教師應根據自己的需要提高自身素質。
對于市直中學的教師來說,除了加強本學科的專業素養之外還應該注重加強自己的文化素養,廣泛涉獵各種知識,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結構。因為市直的中學生因為學習起點相對比較高,而且在生活中獲得信息的渠道多,學生的知識面相對比較廣,他們能夠提出形形色色、五花八門的問題,往往使教師汗顏。因此教師具備良好的文化修養,在教學中就能夠積極引導學生,促進初中生數學學習情感的形成。
對于社區中學的教師來說,城市化進程中形成的社區學校學生學習的起點相對比較低而且獲取信息的渠道較少,學生的素質相對會比較低。這時教師就應該樹立自己良好的形象,扮演學生的良師益友,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不斷發展學生數學學習情感。
而對于私立中學的教師而言,因為學生有來自家庭環境相對比較好的、也有來自家庭環境相對比較不好的,學生的整體素質水平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教師應懂得如何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這就要求教師掌握教育理論并且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在潛移默化中發展中學生數學學習情感。
(二)營造和諧氛圍,促進群體互動
教育活動是群體活動,“是生命與生命的碰撞與激活,是人與人的相互交往和對話,是教師和學生的融合。”營造和諧的氛圍、促進師生群體的互動是培養學生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與態度的關鍵。
首先,教師應當懂得“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學生”。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應該是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的關系。學生學習質量的優劣、數學學習情感的高低程度取決于師生間的雙向努力,取決于良好的班級學習風氣。因此教師在枯燥的數學教學中要以滿腔的熱情關心尊重每一位學生,當學生感到教師發自內心的愛,他們會以極大的努力向教師期望的方向發展,數學學習情感也不斷得到培養;同伴之間應互相信任、關懷和鼓勵,在這樣的和諧氛圍下,會使學生感到溫暖并激發起主動學習數學的強烈愿望。
其次,在數學教學中要體現出“放開”的特點,只有在放開的課堂中學生才能產生愉悅的數學情感體驗。因此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應采用多種教學形式,有條件的學校如市直中學以及私立中學可以經常使用小組合作探討的教學形式,特別是私立中學,大多數是屬于小班級授課,便于教師進行管理。對于社區中學教師可以布置一些具有探究意義的課題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教師進行必要的引導,讓學生感受和諧、互動的課堂氣氛,在這樣潛移默化的教學中學生可以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情感。
(三)克服學習困難,獲得成功體驗,
調查研究表明,許多初中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所形成的消極反饋是:數學學習對我來說是“失敗、失敗、再失敗,直至徹底失敗”。因而學生漸漸地就對數學學習喪失了信心,數學學習情感與態度也變得消極,更談不上具備克服數學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的意志力。
因此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應注意:對于好的學生不宜設置過于簡單的困難情境,因為過于簡單對他們來說沒有挑戰性,激不起他們的興趣,教師應設置相對高于學生原有認知水平,但又必須是學生通過一定的努力就可以解決的困難情境,使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對于學習能力處于中等水平的學生,設置的困難情境也應該屬于中等水平,以利于他們從中獲得成功體驗,從而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而對于學習相對比較困難的學生教師應給予更高的重視,給予積極的幫助,讓學生明白教師是很重視自己,很在乎自己,激起學生數學學習的動機,努力去克服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題,不斷獲得成功,慢慢地建立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由此可見,在學生克服困難時,教師適時鼓勵學生、指導學生尋求跨越障礙的辦法、取得成功經驗,這樣必然有助于學生形成克服困難的意志以及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