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敏珊
【摘 要】 小學生在班級中度過大部分的時間,接觸最多的是老師同學,因此班級管理的運作狀態直接影響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和知識的學習。在小學教育階段,抓好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不但可以提高小學班級管理的效率,而且有利于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本文旨在揭露當今小學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合理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 小學班級管理 問題 策略
由于小學生年齡偏小,心智尚不成熟,認知能力與感受能力較弱,自制力也較差,就導致小學教師的管理工作開展具有一定的困難。因此就需要教師更新小學班級管理理念,充分尊重、理解學生,體現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的主體地位,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原則進行班級管理,從而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1. 小學班級管理理念
小學班級管理,就是指為實現教育目標,小學班主任保證整個班集體教育教學活動的協調統一所進行的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動的總稱。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深入,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班級管理更加注重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合作以及和諧的師生關系,更加注重小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提倡小學班主任科學合理運用班級管理方法,實現班級管理的民主科學以及學生的自主合作,進而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可能。
2. 小學班級管理的重要性
小學階段的學習,對于學生未來的發展,發揮著重要的影響。在小學教育階段,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中的重要角色之一,其言行及管理方式,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率及學習成績。抓好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一是有利于為小學生的學習創造良好環境,實行有效的班級管理不僅能夠讓班級各項活動正常有序開展,促使學生可以更加有效地進行學習,還能夠增強班集體的積極性與民主性;二是有利于教師合理地開展教學活動,使學生感受學習的趣味性,增進師生和諧情感,有利于構建融洽、和諧、良好的師生關系。
3. 小學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3.1班主任管理目標片面單一
班級管理目標常是圍繞著如何能夠提高學生分數,學校和老師仍然將小學生的分數成績做為衡量教育教學活動成效的一個重要標準。
3.2班主任班級管理理念滯后
目前,大部分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更多的是依靠他們從事班主任工作多年的經驗,但教育在發展,學生在變化,班主任對班級管理停留在過去的管理方法,那么培養出來的學生并不能適合當今社會,對學生發展將會極其不利。當今小學教育中,多數班主任還處于事務性的階段,只知道如何進行管理,但是不知道為何這樣管理和如何進行更好的管理。同時大班制是當前小學教育的一個普遍做法,由于班級人數較多,再加上小學生認識能力低,使得班主任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做學生工作,很少有時間去系統學習現代的班級管理知識。
3.3班主任班級管理模式陳舊
目前,仍然有一部分小學班主任的班級管理模式還停留在以往傳統型的管理模式上,仍然將老師作為班級管理的主體,忽略了目標管理和民主管理。長此以往在此氛圍下,小學生只是按照班主任所制定的規則進行,主體意識沒有被發揮,自助管理能力得不到發展。
4. 小學班級管理的高效對策
4.1豐富小學班級管理目標
班主任應該樹立多維度的管理目標,文化素質、學習能力、生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道德素質、思想品德和社交能力等都應該是小學班級管理的目標。小學生的可塑性和對教師權威的信服度都比較高,因此小學班主任應該豐富管理目標,樹立科學的發展觀人才觀,來促進小學生身心全方面健康的發展。
4.2采用新理念進行班級管理
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從領導的位置走下來,應本著服務的精神建立以生為本的理念。運用正確的管理思想及管理方式,不但可以提高班級管理工作的效率,而且有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規范及習慣。優化小學班級管理,學校或者教育主管部門應該給小學班主任開設相關的管理課程,經常組織一些講座,使得班主任學會對班級進行全面科學的系統分析,了解內外各個要素的聯系,從而整體把握班級管理,從整體上把握班級教育管理的運作狀態及其發展規律,從而科學地組織和實施班級的全面工作。
4.3交叉運用正確的管理模式
常規管理、平行管理、目標管理和民主管理應該根據班級管理的需要采用。在管理過程中,班主任應該充分地運用民主管理和目標管理。在常規管理中也可以運用民主管理,如與同學共同制定班規。小學生尤其是小學低年級學生在這方面的意識不夠,班主任應該循序漸進地帶領學生進行管理。在小學高年級班主任課組建班委,采用“小先生”“值周班長”等等方法來提高小學生的主體意識。在平行管理的時候也要注意民主管理,民主管理是班主任既通過對集體的管理去間接影響個人,又通過對個人的直接管理去影響集體,從而把對集體和個人的管理結合起來的管理方式。在民主管理的過程中,班主任要尊重每一位學生,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小學生比較敏感,如果受到傷害可能會留下很大的陰影。
5. 結束語
小學班級管理對于學生心理健康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小學教師在對班級進行管理時應該注重對學生的關愛與尊重,從而完善學生的個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此外教師還應該從制定班規入手,從小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生活學習習慣,為學生日后的全面發展打下基礎。班級管理工作是一項系統有序的活動過程,班主任只有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以滿腔的熱情,投身于教育管理之中,才能取得豐碩的成果。教師還需要有自己的教育目標,把培養學生作為己任,不求回報,為學生的全面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此外教師還應該充分地了解學生,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班級管理策略,從而為學生創造出一個良好班級環境。在小學教育階段,如何抓好小學班級管理工作,對于提高小學教育教學活動的質量,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劉娜.關于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教育管理改革研究[J].求知導刊,2014(12).
[2] 林肇堅.淺談如何抓好小學班級管理工作[J].課程教育研究,2016(11).
[3] 韋美艷.班主任管理的實踐與創新研究[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