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乃娟
摘 要:游戲是小學生的最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將游戲融入數學教學中,不僅可以活化數學課堂,豐富數學教學,更能賦予數學以鮮活的游戲色彩,讓學生感受數學到數學課堂的生機活力。筆者在平時的數學教學中,注重挖掘數學學科中的游戲因子,不斷催發數學課堂的生命活力,從而打造充滿快樂元素的數學課堂。
關鍵詞:小學數學;游戲;策略
心理學研究認為,兒童的學習方式是直觀形象與生動有趣。然而,傳統模式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教師往往依賴教材進行知識的傳授與技能的習得。這樣的教學方式顯得枯燥乏味,很容易導致學生對數學學習缺乏興趣,從而造成學習主動性的欠缺。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游戲教學是十分必要的。游戲教學尊重兒童的認知特點,關注兒童心理發展規律,是適合小學生學習的有效方式。
一、 利用數學游戲調動學生多種感官
皮亞杰認為,運算階段的兒童抽象思維還沒有真正的形成,他們仍然以直觀的事物為基礎開展思維活動。我們知道,數學這門學科邏輯性強,有些概念比較抽象。所以,教師一定要讓學生通過一些具體的觀察和觸摸來學習數學,這樣能夠讓學生更好地認識數學。在教學的過程中,游戲活動是必不可少的。游戲活動能夠充分刺激學生的聽覺、感覺和視覺等等。在學生多感官的參與下,學生的學習效率會有極大的提高。例如,學生在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還有其他圖形特征的時候,往往缺少足夠的想象力和空間想象能力,學習非常吃力。這個時候教師可以利用一些模型來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圖形。學生只看課本中的定義是很難在腦海中想象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樣子。教師在這個時候就可以讓學習小組合作,每個小組都根據教科書上的定義去制作長方形和正方形。可以小組與小組之間比一下,看看哪個小組又快又好。小學生對于這樣的比賽非常感興趣,都很想贏,所以積極性和專注度會很高。此類游戲活動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讓學生在游戲中充分鍛煉多種感官,對新知識會有更好更深入的了解。
二、 利用游戲引導學生探究數學規律
數學屬于自然學科。數學知識體系性較強,存在自身的規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常常會設計一些數學游戲來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學習解題方法。游戲活動的運用,教師先要明確學生需要解決哪些數學問題,這樣的數學游戲才是行之有效的。例如,教師想要通過的游戲來讓學生學習“混合運算”。小學生在學習的時候總是會犯錯誤:解題順序的錯誤、括號使用的錯誤,計算的時候總是忽略小數點。此時,教師可以設計一款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學會解決混合運算的問題。例如說教師可以通過紅黃藍綠四種顏色來建立一種四則混合運算的規律,將數學的解題與游戲結合在一起。學生討論后,就確立出了紅→加、黃→減、藍→乘、綠→除這樣的數學規則。積木上的不同數字就代表不同的計算對象。不同的顏色不同的運算規則。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排列積木,排出3(藍)7(綠)3(紅)9(黃)2即意味著公式:3×7÷3+9-2=?明確游戲規則之后,教師可將同學們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內部的成員,每個人都出一道題,然后其他人搶答。最后,教師統計每個小組中分數最高的同學。
三、 利用游戲加強對學生思維能力培養
眾所周知,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對學生的思維能力要求較高。在教學中使用游戲的方式不僅能夠活躍課堂上的氣氛,還可以讓學生體會數學學習的樂趣。教師在設計游戲的時候應該充分考慮到知識在游戲中的滲透程度,也要考慮到學生思維能力的鍛煉培養。此外,要讓學生積極探索不同的游戲形式,讓學生技能體會到游戲的了樂趣,也能夠在游戲的過程中充分運用所學的知識,將游戲教學的效率最大化。這樣學生的思維能力也能得到很好的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也得到了鍛煉。例如,在教學《生活中的數》這一內容時,學生在接觸1~5的數字的時候。教師除了想讓學生認識并且想讓學生體會數的意義。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觀察游戲,比如說“猜玩具”。這樣的游戲可以很好地幫助到學生感受數字的意義,讓學生更好地感知數學,對符號有初步的了解。在游戲中,學生不斷觀察,在觀察中可以有效提高觀察數學現象的能力,鍛煉他們的數學意識和敏銳的觀察力。尤其是低年級數學的教學,教師一定要注重自己教學方式的選擇。在游戲的過程中,不斷引導學生開拓思維,積極思考。
四、 利用游戲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潛能
有人說:“數學是思維的試金石。”實踐證明,數學教學能挖掘學生的思維潛能。所以,教師要想讓學生更好融入課堂,就必須激發學生的興趣,消除學生的抗拒感。游戲作為兒童喜愛的活動方式,能讓學生在喜聞樂見的活動中啟迪智慧。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適時的開展游戲教學既可以優化課堂教學,還能挖掘學生的思維潛能。例如,在教學“加減法應用題”時,就開展了“老鷹抓小雞”游戲,鼓勵學生通過思考如何求小雞的總數。另外,游戲角色化也是一種常用的方式,能夠有效讓學生掌握重難點。例如,“時分秒”等概念的教學時,小學生有時候學不會時間單位的轉化,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找幾個同學分別扮演時、分、秒,然后來進行游戲。教師說“分”,扮演“分”的同學就要做出相應的動作,說“時”,扮演“時”的學生就要做出相應動作。通過動作的變化,學生能夠很好地認識時間單位的轉化。最后,教師可以進行競賽性質的游戲,讓學生在競賽中鞏固知識。例如,在學生學完加法的運算規律后,可以在班級里展開加法運算的競賽,并且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組與組之間的競賽,讓學生在競賽中鍛煉數學運算能力。同時,也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適當地運用數學游戲是非常必要的。數學游戲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認知。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把握好游戲教學規律,積極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不斷學習新的教學理論。與此同時,還應該引導學生充分利用游戲改進學習方式。這樣,小學數學教學就會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