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強
摘 要:初中英語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基礎階段,也是非常重要的學習階段。英語是使用最廣泛的語言之一,在商務與學術交流中運用廣泛,許多外國文獻也是英文版本的,為了讓學生在日后方便獲取知識,同時能夠具備實際英語交流能力,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初中英語教學顯得非常重要。
關鍵詞:初中英語;語言內化;能力培養;教學策略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初中英語教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是在實際教學中,應該重視對學生語言內化能力的培養,通過課堂和生活的有機結合,將英語所學知識內化,運用在實際生活中,使英語的學習更加系統化。將有效克服英語教學中出現的無序性和盲目性等弊端,同時還能有效地提升學生表達的興趣和課堂教學質量。本文根據自身教學經驗,分析了英語語言內化的體系,提出了一些初中英語課堂對學生語言內化能力培養的措施,以供大家參考。
一、 初中英語語言內化體系
(一) 理解是內化的前提
任何一門語言的學習都基于理解,小到對一個詞的理解,大到對一段話的整體分析,都離不開理解,只有先理解了基本內容,才能夠正確掌握文章的整體內容。而英語的句子是由一個個單詞組合而成,為了達到理解的效果,首先就是詞匯量方面的要求,認識的單詞越多,理解句子才會更加容易,反過來說,只有學生真正理解了一段話,才會在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將所學知識變成自己已經掌握的知識,才能夠便于日后拿出來運用。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把理解作為語言內化的重要前提,理解又有以下幾點原則:一是深刻性,因為只有記憶深刻才能熟練掌握,才能保證所學知識不會輕易被遺忘;二是形象性,過于抽象的東西學生理解起來會很吃力,因此,教師可以借助形象的事物,加深學生對某一單詞的理解,使其生動形象易理解;三是準確性,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需要追求理解的準確性,因為理解和運用關系緊密,準確理解是準確運用的基本保障。
(二) 積累是內化的基礎
語言訓練的重要目的在于通過有效的學習,將課文中出彩的句子積累下來,在長期堅持學英語的過程中,積累的語言知識會慢慢變得豐富,只有真正做到肚子里有貨,腦子里有知識,才能夠在需要用到這些東西的時候思如泉涌,許多學生感覺寫英語作文特別困難,看著作文題目往往無話可談,這就是平時積累不夠,詞匯量不足是其中一個方面,這也會導致學生在做英語閱讀的時候感覺到吃力,但是閱讀和寫作是英語中很重要的板塊,這也是體現學生英語能力的地方,不能達到一定的積累,沒有辦法在規定時間內作出一篇文章或理解一篇閱讀,同時對英語口語和聽力部分也有一定的影響,沒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如何與他人進行英語交流,會出現聽不懂也表達不出準確意思的尷尬情況。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學生學習英語也要教他們注重積累,這是語言內化的基礎。
二、 初中英語課堂對學生語言內化的重要意義
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與語言運用能力。而初中英語課堂是學生學習和訓練英語的主要場地,教師如何把握課堂教學才能讓學生在有限的英語課堂上準確掌握基本的語言點,并且學會如何去運用這些知識點是英語課堂的核心所在。因為學生平時鍛煉英語的時間并不充裕,還會有其他科目需要兼顧,因此,初中英語課堂是學生訓練英語的大好機會,教師應該關注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科學合理的創新型教學模式,突出語言的重要意義,最大限度地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英語課堂上來,通過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多邊有效互動,讓學生在實際交流活動的過程中快速學習語言。其次,要重視語言的真實運用,讓學生用語言去做事情,去表達自己的真實思想和情感。
三、 初中英語課堂對學生語言內化的策略研究
(一) 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優化英語課堂教學
根據現代語言教學理論可以得出,英語閱讀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要讓學生學習和掌握基本的語言知識,更重要的是要通過英語閱讀,學會獲取信息、學習文化、發展閱讀的策略和技巧,只有學會這些,才能為學生的日后發展和終生學習奠定基礎。學生作為英語教學活動的主體,他們是一個個鮮活的個體,學生與學生之間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差異,其主要表現在英語學習能力、學習方式、認知方式、情感態度、語言水平、理解能力和表達方式等方面。這些因素導致了學生在英語學習水平和學習能力上的差異。因此,教師在選擇閱讀材料的時候要注意關注學生的英語水平,選擇難易程度恰當的材料,閱讀材料過于簡單,學生讀起來沒有挑戰,也不會有成就感;文章過于復雜,出現大部分同學都看不懂的情況,導致學生喪失閱讀興趣和閱讀信心,這也無法達到理想的閱讀效果。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不同水平,選擇難易程度不同的文章進行閱讀教學,可以盡量選擇一些內容豐富的文章,可以有效拓寬學生的知識層面,同時提起學生的閱讀興趣;面對一些故事性較強的文章,教師也可以讓學生通過戲劇表演的方式來理解文章內容,為了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在學完一篇文章之后,還可以要求學生寫出一些簡短的讀后感等等。
(二) 根據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文章閱讀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閱讀的興趣點,并且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興趣點還會有所不同,教師無法滿足所有學生的閱讀興趣點,只能通過引導的方式讓學生自己學會選擇適當的材料進行閱讀,并學會根據自己的興趣去制定合適的閱讀計劃、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閱讀材料、開展各種閱讀活動。例如,想要了解百科知識的學生,可以推薦他們去閱讀百科類的英語報紙或者瀏覽知識點較豐富的英語網站,在課上組織一些簡單的百科知識競賽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在交流中有助于拓寬自己的知識面。隨著年齡的增長,初中生的閱讀興趣會逐漸有所傾向,需要教師加以引導,教會學生正確獲取信息,以免學生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
四、 結語
綜上,為了能夠優化英語課堂教學,使學生達到語言內化的效果,教師需要在課上加以引導,讓學生學會閱讀,并通過閱讀積累知識,將自己所學的語言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在實踐中學會運用英語。
參考文獻:
[1]韓連文.語用能力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培養[J].考試周刊,2013(32):98-99.
[2]黃鳳春.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語用能力培養淺談[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2(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