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勇源
摘 要:道德與法治是以普及學生素質教育為主要目的的學科。該學科本著以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強化學生的法律意識為出發點,通過教師課堂教學的正確引導幫助學生建立健全心理素質以及人格培養。在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中,學習內容多取自生活實例,雖然教材中涵蓋大量理論知識點,但是學習的最終目的還是需要將其應用于實際生活中。因此在道德與法治的教學中務必使用生活化教學方法,使學生學得輕松,用的方便。然而在應用生活化教學中仍面臨許多問題。因此,本文針對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生活化教學面臨的困境加以分析,并有針對性的給予解決辦法,提供具體的實施方案,以供參考。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學生
一、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生活化教學中面臨的困境
(一) 理論知識目標為主要教學目標。因應試教育制度的評判標準,學校為了保證學科的教學質量,保障學生的學習成果。在道德與法治學科的課堂教學中,以教材文本中的理論內容為主要教學目標,這種著重強調理論知識的教學目標很容易使學生將知識與實踐分離開。久而久之,就會出現這一現象,在試卷上借用筆尖揮灑自如的學生面對現實生活的道德或法治問題時不知所措,而這些用理論知識在侃侃而談的學生就好似紙上談兵的趙括一般,光說不練假把式。因此,以理論知識的學習為主要的教學目標,致使教學目標單一化,忽略了學生能力上的培養,使得法律意識普及到現在,依舊有知法犯法的情況發生。
(二) 課堂教學內容偏離現實生活。道德與法治學科基于生活,源于生活。初中生在學習該學科時也正是處于青春叛逆期,行為舉止越來越個性化,自我獨立意識強,做起事情來不顧后果。在這個時期需要向學生普及法律意識和基本的道德修養,讓學生們懂得法律的界限和道德的底線在哪里,遇到事情時如何做怎樣做才不會觸碰。而這也是道德與法治學科的意義所在,可由于人們長此以往對該學科的錯誤理解,致使其變成了死板的理論知識課,空洞的法律宣傳課,進而影響了教師課堂教學內容的設計方向,使得課堂教學內容設計偏離現實生活,列舉的教學實例與生活實際貼合度低,學生無法將所學化為所用,學習中也很難產生探究真理的欲望,這使得教學質量大大降低,教學效果不能達到預期。
(三) 教學方法采用“填鴨式”灌輸法。在道德與法治學科的教學中,教師多采用課上先劃難點,標重點,將教材中的理論知識一股腦的全部壓縮在一個課時中,如果時間充裕可以添加討論話題環節或者摘取教材中的實例加以分析。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道德與法治的學習中形成機械式的學習,并且理論與實際生活嚴重脫軌,學生無法準確地將理論應用于實際中,影響了學生解決問題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形成。由于這種情況的普遍存在,使得教育部門相關領導對此類學科持續保持關注。當校領導檢查時,教師為應付于形式,在課堂中添加話題討論環節或者創設模擬情景。而這些做法并不能解決當下道德與法治學科面臨的教學方法問題,任何學科教學方法的改變需要日積月累的逐步完善,優化教學設計,進而發現真正適合該學科的教學方法。但首先需要做出改變的便是教學方法與生活實例接軌,用生活化的方法慢慢改變原有教學方法上的弊端。
二、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生活化教學的具體實施途徑
(一) 以生活化的角度明確教學目標。在對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制定教學目標時,應以生活化的角度制定綜合性教學目標,即有理論知識的學習目標也有處理生活實際技能的教學目標。在學生通過生活化的角度了解道德與法治學科知識的時候,由于貼近現實生活,抽象的理論知識變得更易理解,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
例如,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上冊《追求民主價值》的學習中,教師在教學設計時,需要明確教學目標,并制定完善的教學目標計劃。將教學目標分為學生的能力目標和掌握理論知識目標兩種。在《追求民主價值》的教學中,其理論知識目標為了解民主的含義,追求民主的作用,以及民主價值的體現。而學生的能力目標設定就需要以生活化的角度來設定,具體能力目標包括做好民主的遵守者和擁護者,像支持班級民主選舉班干部,遵守民主制,家庭團隊或者同學小群體制定決議時抵制獨斷專行,倡導民主舉手或投票制等。通過將能力目標具體化,生活化,有助于學生處在該環境下能夠迅速地做出正確的選擇。
(二) 選生活化的素材豐富教學內容。在道德與法治學科的教學內容設計中,可以在理論知識講解后,將網絡中的相關熱點新聞或者引導學生講述自己的親身經歷作為生活化素材填補到教學內容中,使教學內容豐富化,多樣化,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有助于形成小型討論會。教師根據學生的觀點看法可以判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以便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解知識內容。
例如,在道德與法治學科人教版九年級下冊《走向未來》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通過采訪的方式,了解學生未來的人生理想。通過詢問學生的理想,引導學生說出理想設定的原因。像有的學生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牙醫,因為自己小時候很愛吃糖,長了很多的蛀牙,牙齒也十分痛,后來是牙醫叔叔幫助我填補了蛀牙,治療了我的牙痛;有的學生想要在未來實現乘坐人工飛船的夢想,原因是今年跟爸爸媽媽一起去電影院觀看了吳京叔叔的電影《流浪地球》,這次電影欣賞使得自己對宇宙外太空充滿著好奇心,想要飛上去瞧一瞧等。這種通過選用生活化的素材做話題,進行類似聊天式的教學,課堂氛圍輕松愉快,豐富了教學內容,教學目標也很容易達成。
(三) 用生活化的方法提升教學效率。教學方法的生活化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在道德與法治學科中可以應用于課前引入階段和課后的練習階段。
三、 結語
綜上所述,道德與法治學科的知識內容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才會發揮出學科學習的價值和意義。如果學科的學習脫離生活軌跡,就會使學習變得抽象、枯燥和乏味。因此生活化的教學不僅僅使道德與法治學科富有生命活力,更是使學生在學習中逐漸發展學科的樂趣,進而提高對該學科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朱慶明.讓初中道德與法治課與生活化的教學方式相融合[J].華夏教師,2018(34):2.
[2]顧小龍.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生活化教學的實踐研究[J].華夏教師,2018(1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