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佶寧
摘要:近年來,就業形勢嚴峻,對在校大學生進行創新創業教育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為了優化遼寧省民辦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遼寧省各高校應形成相應的創新創業教學體系,促進民辦高校的發展,提高民辦高校的競爭力。本文闡明了民辦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意義,揭示了民辦高校在進行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遼寧省民辦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創新創業教育 民辦高校 創新創業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10-0140-02
一、民辦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意義
1.民辦高校的發展
目前在我國嚴峻的就業形勢下,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隨著高校畢業生數量的增加而增加,尤其是畢業于民辦高校的大學生,因民辦高校的社會影響力和認可度較低,民辦高校畢業生自身專業知識水平、就業能力較差,因此就業更加艱難。為了提升社會對民辦高校的認可度、促進民辦高校的持續發展,對民辦高校的學生進行創新創業教育,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理念,是當下民辦高校的重要任務。
2.有利于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增加就業率
由于家庭、社會環境的影響,畢業生普遍會選擇公務員和事業編等相對穩定的職業,進行自主創業的畢業生少之又少。然而當下就業形勢極其嚴峻,公辦院校畢業生中仍存在就業困難的現象,何況是發展相對較晚的民辦院校畢業生。而創新創業教育能夠提升其綜合素質,以創業帶動就業,緩解就業難的問題。
3.提高民辦高校的核心競爭力
一所學校的核心競爭力體現在社會對該校畢業生的認可度上。目前遼寧省高等院校有關創業教育正處于探索和發展的階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推進了我國高等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的改革進程,充分認識到創新創業教育對高等院校的重要性,增強民辦高校的社會認同感和影響力,即核心競爭力。
二、民辦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1.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不夠完善
目前,大多數進行創新創業教育的民辦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不完善,都在探索新的理念和教材,還沒有形成統一的教科書模式。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存在創新創業教育資源少、課程類型單一等問題。學生普遍認為選修課不如必修課重要,對創新創業教育的認識有一定的偏差,這也是創新創業教育很難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的原因。
2.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平臺尚未建立
各大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致力于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除了在課堂上傳授相應的理論知識,還需要學生學以致用,進行充分的實踐鍛煉。但據調查,民辦高校普遍缺少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教學基地,學校的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少,而且學生普遍積極性不高,實踐創新能力不強。
3.缺乏專業化師資隊伍
雖然許多民辦高校認識到了創新創業教育的必要性,相繼開展了創新創業教育,但還缺乏專業性和實踐性。授課老師大都是由學校各專業的授課教師擔任,沒有相關經歷和專業知識。一些民辦高校聘用成功的企業家作為兼職教師,但由于缺乏系統性和穩定性,難以形成長效機制,創新創業教育的效果仍不理想。[1]
4.學校對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普及程度不足
從總體來看,我國大多數民辦高校在發展創新創業教育方面還存在許多問題,部分民辦高校開展的創新創業教育依舊停留在開設理論教育課程層次上,由于缺乏成熟的教育理念以及課程體系不夠完善,在形式上存在問題。
5.學生對創新創業教育的意識淡薄
民辦高校學生大多為三本或專科起點,各方面素質參差不齊,較各大公辦高校的學生而言,各方面素質還有待提高。大部分的民辦高校學生對于自己的學校缺乏認同感,且嚴重缺乏自信心。一半以上的民辦高校大學生表示,他們對于政府頒布的相關就業政策了解甚少,存在信息滯后的情況;部分學生由于家庭經濟因素影響,壓力較大,缺乏目標,盲目跟進。
6.創業教育對象不明確
創業教育需要立足實際。一般來說,愿意創業的人有三個特點,首先,他們愿意了解那些創業的人。第二,他們具有創業素質和創業精神。第三,他們愿意通過學習成為企業家。理論上,創業者大多是敢于挑戰和創新的人,普通學生通常很難達到。因此,創新創業教育對象是向全體還是部分的問題不夠明確。
三、民辦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中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
1.建立完善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將大學生創新創業課程作為必修課程,建立完善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教育體系應由通識教育、創新創業實踐培訓、創新創業實踐和創業實踐等組成。[2]同時還要重視師資力量的建設,專業的創新創業教育老師能夠促進學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完善。
2.重視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平臺的建設
圍繞創新創業教育,大力加強實驗室建設和實踐基地的建設,以滿足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開展的需要,滿足學生在校內進行創新創業的需求。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為學生提供有保障的、穩定的實踐基地,使學生能夠更直接地運用所學的知識,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創新人才。
3.建設高素質,專業化的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
教師要跟上社會的進步、時代的發展,能夠綜合實踐和教材,總結出創新創業教育的內容,并且勇于進行教學改革,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創業人才。學校要全方位對教師進行創新創業教育培訓,組建更高水平的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3]政府還可對每年畢業生創業人數達到35%以上的高校進行鼓勵,提高高校對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視程度,主動加強師資力量的建設。
4.開展豐富的創新創業活動
積極組織開展創新創業項目和知識競賽,在學校內營造創新的氛圍,提高學生對創新創業的興趣,提升學生創新創業的能力,對參加大學生創新創業競賽的學生予以鼓勵,支持創新創業協會的建設,指導創業沙龍等創新創業協會的活動,培養大學生的團隊意識,邀請知名企業家和校友開辦講座。[4]
5.擴大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建設范圍
創新與創業知識課程建設,應以《創業基礎》課程為重點,邀請專家開辦講座,使學生了解創新的原理,激發創新思維。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的過程中征求學生的意見,了解學生對課程的需要,結合實際的需要調整課程,在滿足學生需求的同時也能提高學生對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的興趣。重視實訓課程的開展,建設模擬訓練課程,讓學生在近乎真實的情境中獲得創新和創業的經驗。
6.明確創業教育對象
學校在安排統一的創新創業教育的同時,應讓授課教師對具有一定的創新能力、強烈創業意愿的學生進行管理。在學生自愿的情況下,著重對這部分學生進行更為深入的小班教學,有針對性地講授創新創業的理論知識,提高學生創新創業的能力,提高授課效率,培養更具創新創業精神的大學生。
參考文獻:
[1]宗文宙,張宇.民辦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研究[J].黑龍江科學,2016(21):72-73.
[2]陳坤.新常態下民辦高校大學生創業法律教育的完善[J].法制與經濟,2016(8):45-49.
[3]程寶華.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5.
[4]蔡小簪.民辦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5.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