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郁
摘?要:隨著互聯網金融的迅速發展,征信已經成為互聯網金融業務開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環節。以近“互聯網+征信”為基礎的征信體系的建設,則起到了推動我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所以,互聯網金融征信體系的建設與發展已經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但是,由于我國當前的征信體系在發展過程中仍然存在著很多急需解決的問題。所以,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互聯網金融征信體系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對于我國互聯網征信的發展而言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互聯網征信;發展建議
中圖分類號:F23?????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4.047
1?我國當前互聯網金融征信市場狀況發展
1.1?我國金融互聯網征信不太成熟
互聯網金融的迅速發展為互聯網征信的誕生提供了契機。就目前而言,因為我國正處于互聯網金融征信建立的起步階段,在這一階段中不論是社會信任、法制基礎,還是風險評估機制的建立等各方面都存在著急需解決的問題。再加上,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無法掌握電商小額貸款機構等新型貸款平臺的數據信息,導致企業職能依靠傳統信貸結構獲取相關的信用數據信息。所以,必須制定完善的基礎制度,才能確保我國互聯網征信體系建設目標的順利實現。
1.2?我國金融互聯網征信活動日益頻繁
我國互聯網金融的迅速發展以及互聯網征信體系建設的日趨完善,為互聯網征信活動的開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隨著我國各個企業對互聯網征信需求的持續增加,征信產品也呈現出日益多樣化的發展趨勢。就目前而言,我國互聯網金融征信活動的類型主要有以下兩種:首先,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電子商務平建立的征信機構。這一類型的征信機構主要是將采集、整理企業或者個人網上交易數據的方式,提供給商業銀行,然后由商業銀行進行數據信息的分析,并以此為基礎完成針對課程的風險評估,為最終信貸審批工作的進行提供準確性的數據信息。其次,以宜信等為主的大型P2P網絡借貸平臺建立的征信機構。我國P2P網絡借貸平臺發展的過程中,各個網絡借貸平臺也通過建立客戶信用體系的方式,為平臺自身相關業務的開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2?互聯網征信體系發展的相關建議分析
2.1?法律法規的不斷正規化和全面化
相關部門必須建立完善的征信立法才能確保以互聯網金融為基礎的征信行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雖然最大限度的滿足了我國當前征信法律法規制定和實施的要求,確保了互聯網征信體系的健康有序發展。然而,由于現階段我國的互聯網征信體系在建設與發展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著法律法規不健全的問題,而這些問題顯然已經成為影響互聯網征信發展的主要因素。為了徹底改變這一現狀,相關部門必須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首先,相關部門必須制定切實可行的《個人信息保護法》,同時明確個人信息的范疇。比如,用戶瀏覽網頁的痕跡等。只有在確保個人用戶隱私信息得到有效的保護,才能從根本上降低盜竊或者侵害個人信用信息現象發生的幾率。其次,企業必須嚴格的按照《征信業管理條例》的固定以及管理要求,開展互聯網征信活動,同時進一步加強大數據征信信息采集與使用監管的力度,為大數據征信數據信息的采集提供強有力的支持。最后,在相關法律法規的指導性,加強失信者失信懲罰的力度,如果出現嚴重失信行為的則應該追究其相應的法律責任。
2.2?利用大數據提升用戶行為質量
雖然利用大數據采集到的大量的用戶數據,為互聯網征信和信用評級體系的建設提供了真實可靠的信息。但是,由于大數據征信數據信息在實際應用時也存在著各種弊端。因此,企業所掌握的用戶行為數據的真實性受到了業界的廣泛質疑。為了徹底解決這一問題,企業或者相關管理部門應該在進一步加強大數據征信數據建設力度的同時,制定相應的措施加大針對互聯網征信檢查的力度,及時的進行信用評估模型的完善、檢驗以及修正,才能在確保用戶征信數據信息的完整性與真實性的同時,達到提升用戶行為數據采集質量的目的。
2.3?信用信息標準的統一制定
經過深入的調查研究發現,信用信息標準缺失以及金融機構管理辦法與操作流程不統一,是當前我國互聯網征信體系建設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不僅對我國互聯網信用信息標準建設的順利進行產生了嚴重的影響,同時也對我國各個行業之間的信用信息交流與共享造成了嚴重的影響。這也進一步說明了制定統一的互聯網征信信用信息標準對于互聯網征信體系建設的重要性。也就是說,相關部門必須在制定統一信息員信息標準的基礎上,建立完善的信息采集與分類標準制度,進行用戶行為數據信息的深度篩選處理和加工,才能向用戶提供滿足用戶需求的征信產品,為互聯網征信的長期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2.4?加強信用信息監管,確保信用信息的安全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迅速來臨,大數據在網絡征信與信用平臺體系建設中的推廣和應用,不僅為海量數據信息的篩選、處理、分析提供了便利,同時也在掌握準確客戶信息的基礎上,促進了征信體系建設效率的提升,實現了有效降低企業征信成本的目的。然而,由于我國當前的信用信息標準尚處于成績階段,所以增加了我國大數據背景下征信業務活動創新的安全風險。為了徹底解決這一問題,相關部門必須在進一步加強企業信用信息監管力度的同時,為信用信息的安全提供全面的保障。如果只是通過制定互聯網征信監管措施的方式為互聯網征信體系的建設提供安全保障的話,顯然無法滿足互聯網征信體系建設所提出的安全性要求。所以,相關部門應該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加大互聯網金融監管與互聯網征信數據庫建設的力度,通過強化信用信息安全管理的方式,構建多渠道的個人信息保護機制,才能在游戲防范信用風險發生的同時,為互聯網征信數據的安全提供全面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