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建設 張麗敏 許盈 李華
摘 要:中外合作辦學作為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中外合作辦學黨建工作,是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在中外合作辦學領域的具體實踐。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并付諸指導中外合作辦學黨建工作,找準新形勢下中外合作辦學黨組織發揮政治核心作用的立德樹人實踐路徑,不斷提升黨建科學化管理服務育人水平。
關鍵詞:中外合作辦學;黨建與黨組織;立德樹人;總體國家安全觀;實踐路徑
中圖分類號:D26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2-2589(2019)04-0121-02
2018年5月,首屆全國高校中外合作辦學黨的建設工作研討會在上海大學召開,拉開了新時期高校中外合作辦學為什么抓黨建以及如何抓黨建、促發展的帷幕。加強中外合作辦學黨建工作,是推進黨的建設的新任務,關乎中外合作辦學事業的成敗興衰[1]。我們必須適應新時代新要求,圍繞落實立德樹人教育根本任務,解決好怎么看、怎么辦、怎么干這一基本問題,進而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有創新性地形成互學互鑒的黨建工作新格局,不斷提升黨建科學化水平,推動中外合作辦學事業再上新臺階。
一、怎么看:新時代賦予中外合作辦學黨建工作新要求
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2]。新時代賦予高校中外合作辦學黨建工作新要求,要努力為辦好人民滿意的中外合作辦學教育事業保駕護航。
1.堅持思想引領,明確辦學方向
為貫徹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明確指出,要“高度重視中外合作辦學中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探索黨組織發揮政治核心作用的有效途徑”。2016年底至2017年初,中組部、教育部聯合對高校中外合作辦學黨建開展情況進行了系統調研,出臺了《中組部、教育部黨組關于加強高校中外合作辦學黨的建設工作的通知》,為新時期開展中外合作辦學黨建工作指明了方向。
2.堅持立德樹人,把握教育規律
中外合作辦學是黨領導下的合作辦學,加強黨的建設是做好中外合作辦學的根本保障。如果說中外合作辦學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個特區的話,那么,堅持黨的領導沒有“特區”[1],更沒有“盲區”。中外合作辦學同樣擔負著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教育使命,要著力在解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和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與把握國際化辦學規律上做好立德樹人結合大文章。
3.堅持問題導向,提升黨建水平
“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2]國際化辦學程度越高,環境將更加復雜,形勢將更加嚴峻,任務將更加艱巨。這就更要加強黨的領導,筑牢黨建工作根基,做好頂層設計,確保中外合作辦學方向不偏、道路不邪。要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在統全局、把方向,明目標、重引領,強保障、促發展上做足功課,不斷明確辦學定位,凝練辦學特色,健全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提高國際化人才培養質量。
二、怎么辦:新視角啟迪中外合作辦學黨建工作新思路
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總體國家安全觀不僅成為指導新時期國家安工作的綱領性思想,而且為更好地發揮高校黨組織作用,促進高校和諧穩定進而把高校建設成為安定團結的模范之地提供了新的正確的認識論和方法論。
1.亟須提升戰略安全新認識
總體國家安全觀是一種立足當下、展望未來的系統性國家安全觀,體現了大安全時代的宏觀安全思路,是馬克思主義時代化、中國化在安全領域的最新體現,是中國國家安全理論的最新成果[3]。總體國家安全觀其辯證、全面、系統的國家安全理念不僅實現了對傳統安全理念的超越,而且為高校做好安全領域特別是意識形態領域工作提供了具有中國特色和時代特征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中外合作辦學作為高校的一種特殊辦學形式,理應把總體國家安全觀作為指導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強大思想政治武器。
2.努力找準黨建工作切入點
“當前我國國家安全內涵和外延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豐富,時空領域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寬廣,內外因素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復雜,必須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3]總體國家安全觀正是新形勢下黨中央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審視包括中外合作辦學教育在內的安全領域,直面各種安全問題和安全挑戰做出的系統回應。高校要堅持把走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貫穿于黨建教育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引領中,用總體國家安全觀統領思想,指導中外合作辦學實踐,牢固構建起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國家利益至上為準則的大安全教育體系。
3.不斷拓展立德樹人新空間
隨著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的持續推進,要扎實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中外合作辦學,必須積極探尋實現立德樹人的有效路徑。要明晰新形勢下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為誰培養人的新任務、新要求,找準如何培養人的新方法、新路徑,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發展大勢、正確認識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正確認識遠大抱負和腳踏實地,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培養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具有國際化視野的時代新人。
三、怎么干:新模式提升中外合作辦學黨建工作新境界
新時代要有新作為,通過實施“一體兩翼三維四驅”黨建工作新模式,找準高校中外合作辦學黨組織作用發揮的立德樹人實踐路徑,保障中外合作辦學教育事業健康發展。
1.凝聚“一體”共識
“一體”是目標,即打造凝聚教育使命、利益攸關、黨建責任為目標共識的安全命運共同體。要聚合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聚集中外合作辦學資源優勢和社會各方力量,聚焦“中國特色”根本特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高質量”戰略主題、“深化改革”根本動力,聚力辦好人民滿意的中外合作辦學教育。
2.搭建“兩翼”平臺
“兩翼”是要求,即抓好基礎黨建平臺建設和創新黨建平臺建設。一方面要發揮黨建傳統優勢,強化政治輻射,夯實黨組織建設,做到“哪里有群眾哪里就有黨的工作,哪里有黨員哪里就有黨組織”,不斷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和社會號召力。另一方面,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著力在探索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規律上,在創新教育理念和工作機制上,在“互聯網+黨建”上下功夫,通過創新發展激發黨組織內升動力和創造活力。
3.密織“三維”網絡
“三維”是方法,即從全員育人維度出發,調動學校、學生、家庭、社會對安全系統認知的主體性和積極性,發揮教育合力最大化;從全程育人維度出發,針對不同階段不同學情階段實施相應的安全教育項目工程,增強立德樹人實效性;從全方位育人維度出發,通過時空、地域差異等比較分析和機制構建來審視意識形態領域安全,實現黨建工作全覆蓋。由此,織就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大安全“三維”網絡。
4.實施“四驅”聯動
“四驅”是措施,即根據每個維度,各自驅動四部分工作,實現內外相互聯動,確保“一體兩翼三維”取得實效,具體來說:一是驅動四個行為主體形成教育合力,增強對國家總體安全觀的整體認知和宏觀把握能力。即:提高學校領導力,做好育人目標的頂層設計;激發學生原動力,筑牢全人發展的安全防線;發揮家庭親和力,暢通家校協同的育人渠道;培植社會公信力,營造安定有序的價值空間。二是驅動四項工程項目助力人才培養,增強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即:實施安全素質養成教育的磐石工程項目,加強國家安全教育;實施愛國主義精神培育的靈魂工程項目,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實施世情國情理性認知的宣講工程項目,加強形勢政策教育;實施“四個自信”實踐自覺的認同工程項目,加強國際理解教育。三是驅動四種運行機制筑牢思想防線,增強黨對各個領域意識形態工作的絕對話語權和領導權。即:實現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的疊加整合,打造課堂內外協同共建機制;健全學校教育與社會育人的對接模式,建立學校內外資源共享機制;完善國內教育與國外教育的無縫銜接,暢通國內國外渠道交流機制;發揮傳統黨建與信息黨建的互補優勢,加強線上線下輿情監管機制。
參考文獻:
[1]加強黨的建設是做好中外合作辦學根本保障[N].中國教育報,2017-11-07.
[2]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總體國家安全觀干部讀本》編委會.總體國家安全觀干部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