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競文
【摘要】翻轉課堂的出現顛覆了傳統課堂教學,在教育界可謂是創新的一舉,不僅受到了學校和教師的一致追捧,學生也享在其中。這是課堂教學的一大突破,人類又一次用科技造福了人類。以采用一模一樣的聽說讀寫教材,通過用簡單卻明了的對比法,引入實例加以證明比較翻轉課堂和傳統課堂教學的效果,著重以高中英語為入手點,分析兩種課堂教學方法的優劣,并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在綜合理性思考和判斷,以探出在高中英語階段揚長避短翻轉課堂的應用。
【關鍵詞】高中英語? 翻轉課堂? 傳統課堂? 教學實例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2-0104-01
一、教學目標的對比
學生通讀全文或者對指定教材知識點的閱讀后,教師緊接著對重難點進行講解,指導學生理解課文并要求掌握重點詞匯、句型句式、語法等,課后根據課堂講的知識點下置習題鞏固,獨立完成。如為了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開展一堂手機的利弊的辨證分析課,幫助學生理解手機的好處以及帶來的爭議;講解在寫作里利用舉例來支撐觀點的寫作方法;引導學生構思一個相關的寫作。這是傳統教學課堂的教學目標。
相比于傳統課堂教學目標,翻轉課堂的目標更為具體而微,著重點在于學生。檢查學生課前自主學習的情況,根據預習的進度以及課文的熟悉程度,給予學生一個表達自我觀點的話筒,說出心中疑惑,教師有針對性的下設解決方法,課后布置同學共同討論完成的習題。
高中階段的學生不僅課時多,而且面臨著升學的壓力,壓縮了他們自主學習的時間,傳統課堂教學任務效果一般。英語主要鍛煉學生的“聽說讀寫譯”五方面,即便是兩種課堂教學上都有所體現,但其側重方面不同。換句話說,翻轉課堂更為合理地分配其學習任務,騰出更多自主學習的時間,熟悉課本和知識點,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教學內容設計對比
傳統課堂教學沒有課前瀏覽文本的預習,而是在上課時才拿到教師發的閱讀材料或者指定篇章進行閱讀,把課上和課外分開理解了。其教學內容設計大體如下:
首先,導入。利用多媒體或網絡在課前展示課件,引出主體,簡單交流。如播放關于手機的相關視頻、圖片以及PPT展示,導入主題——智能手機,與學生進行簡單互動,發表對生活中手機引發的問題的看法,此環節耗時約3~4分鐘。
然后,認識詞匯。教師對課文中出現的新詞和生詞進行解釋說明,主要停留在對詞義理解上,歸納在一塊集中講解,此環節耗時約5~7分鐘。
第三,通讀全文,理解文章表面意思。學生獨立閱讀后,并完成相應的習題,此環節耗時約15~20分鐘。
第四,分小組討論。如給學生播放電影《來電狂響》片段,要求學生結合文章進行思考并討論這樣一個問題:Does mobile phone really benefit mankind?此環節耗時約10~15分鐘。
接著,寫作的指導與練習。用文章中的句子作為練習標準,分辨such as、for example等細微差別。在寫作練習時教給學生練成寫提綱的習慣,包括主句和論據等,此環節耗時約10~15分鐘。
最后是布置課后作業。根據課上列出的提綱完善寫作任務,在詞匯、語法和句式上要符合課上講的,隔天上交。
與之相比,翻轉課堂側重在課前的自主學習上,這至關重要,是能否成功實施課堂教學的基奠。一般情況下分為以下幾個步驟:一是利用課前導入的課件,向學生布置與智能手機相關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二是學生自由閱讀課文并通過小組討論進行文章的解剖與分析。三是自由發言表達自己對手機的看法并進行記錄。翻轉課堂的課前活動是檢閱學生對課文的閱讀和理解的熟悉程度,課堂活動是可以讓學生根據手機中的一個觀點進行辯論,例如智能手機是否能夠完全替代所有的通訊工具、手機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的觀點。將自己的觀點以300~500詞的短文形式敘寫,在課后上交后便無其他作業。
三、教學過程和效果對比
不難看出,傳統課堂教學過程比較緊湊,留給學生的自主學習時間較少,老師為完成教學課時匆匆趕課,一路看起來像是學生配合老師的工作,而忽視了學生汲取到的知識才是最重要的。反觀翻轉課堂,留取充足的時間給學生自我觀點的表達和鍛煉英語口語能力、運作能力。兩者相比,翻轉課堂的教學效果確實是比傳統課堂要佳。
經過翻轉課堂和傳統課堂的對比,兩者無論是在目標、內容還是過程效果上都有較大的差異,誠然翻轉課堂有不可避免的不足,但它比傳統課堂更具潛力,有更大的優勢發揮出來,對學生學習能力和課堂效率的效用更加顯著。因此,注重開發翻轉課堂,利用科技的偉大力量造福后代,以便能夠為高中英語教學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參考文獻:
[1]劉榮.翻轉課堂:學與教的革命[J].基礎教育課程,2012.(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