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輝
【摘要】中職數控銑削加工實訓教學中微課程的應用逐步推廣,有效的集合了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的優勢,是教學改革創新的一種形式。需要注重教學形式的運用,增進師生互動溝通,保證微課程設計運用的合理性。
【關鍵詞】中職? 數控銑削加工? 實訓教學? 微課程? 應用
【中圖分類號】TG547-4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2-0139-02
微課程主要是內容短小精悍的數字化教學形式,有明確的教學目標與指定具體內容,是傳統教學方式的一種補充,有效的滿足當下人們數字化信息接收的習慣,提升教學的便捷性、靈活性,讓學生的學習體驗感受得到升級。在中職數控銑削加工實訓教學中運用微課程,是現代教學改革的一種前進,有效的運用了時代發展的技術與方法,提升教學成效。
1.微課程基本概念
微課程基本特點在于“微”,與傳統課程相比,它更為簡短。同時它借助于信息數字化技術的支持,有效的通過視頻等方式將課程內容濃縮在5至10min的視頻中,通過聲畫一體的方式將主要內容清晰明確的展現出來。一般側重在某個知識點展開,不過度的鋪陳,選取精要內容展現。可以依據情況設計成單元形式,濃縮課程素材、問題,積累豐富的教學資源,成為教學案例資源、復習資源等多種材料。視頻的制作可以簡單也可以精致,為了提升制作的便捷性,一般會運用網絡資源節選組合,提升制作的便捷性。甚至學校方可以直接花錢購買有關微課資源,從而豐富課程教學所需,減少教師制作微課的壓力。
2.中職數控銑削加工實訓教學中微課程的應用
2.1課程設計
在微課應用中,課程設計方面需要考慮到學生實際情況以及教學安排情況,要確定教學目標,而后再綜合情況做好具體微課的制作與運用安排。例如微課的制作是為了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還是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信心,這些都可以稱之為教學目標。不同的教學目標之下,具體內容制作需要差異性的展開。如果為了快速簡練的交代實訓課程學習要點,則需要運用實際畫面操作與聲音解說的方式做情境模擬再現,提升學生的領悟能力,同時也可以降低教學的壓力。教師不需要過多的闡述教學要點,通過微課內容可以反復的展現,甚至可以通過信息技術發送到學生的智能手機軟件中,讓學生課后反復觀看,達到教學鞏固效果。如果是為了調動學習興趣,可以將技能操作中出現的錯誤或者異常情況通過幽默的方式展現,讓學生在笑過之后回顧自身所存在的同樣問題,提升技能學習中問題的記憶點,也可以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有利于活躍教學氛圍。
2.2改革教學方式
在教學方式上可以有效的利用科學技術與新的教學理念來改革創新,微課的運用本身是一種技術與理念的進步,教師要有充分的接納度。要多利用多媒體技術來展現微課運用的優勢,避免對新技術的排斥。學生對于這種教學手段的接受度較好,適應性強,關鍵在于教師如何轉變教學習慣,積極創新形式。同時通過這種微課教學還可以開展翻轉課堂教學形式,注重分組合作學習,這些都是新的教學形式,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效果。
2.3 注重教學資源的整合利用
對于微課教學而言,最為困難的是微課資源與制作。對于教師而言,需要積極的分享微課資源,成立對應的微課教學小組,利用現有的人力資源、技術資源、素材資源,有效的運用實體資源與網絡資源,讓微課制作更為便捷。教師可以學習基本的視頻便捷技術,有效的提升微課制作與運用的效果。尤其是當下網絡資源豐富,各大平臺有有關技術操作的視頻資源,甚至有現成的微課資源。在學校群體中,也可以進行同行的交流合作,在微課制作運用中提供更多的便捷性,同時分享經驗,避免閉門造車的意識狹隘性。
2.4 注重師生溝通互動
要注重師生溝通互動,這樣才能保證微課程設置與學生需求的匹配。再精致優秀的微課程內容,如果面對的學生不能有效吸收接受,其價值也會大大降低。因此要注重因地制宜與因人制宜的展開,提升教學工作個性化設置,保證因材施教。師生可以在教學進行中互動溝通,也可以通過網絡平臺的信息收集與意見反饋來了解當下學生群體以及所在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保證微課設計制作的功效的展現。
3.結束語
微課程教學在當下的教學中廣泛的運用,主要是年輕教師群體較容易接受,老年教師對于技術的運用相對有一定困難。對于該教學形式不必刻意要求,可以逐步的在年輕教師群體中推廣,而后達到教學形式的逐步成熟與完善。甚至可以視為教學考評的指標,加大教師對該教學手段運用的動力。
參考文獻:
[1]曲珩斌.微課程在職業院校數控銑削加工實訓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資訊,2018(12):184,186.
[2]錢強.微課程在高職數控銑削加工實訓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內燃機與配件,2018(7):258-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