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新媒體技術取得了極大的發展。現在新媒體技術已廣泛應用于大眾日常生活的諸多領域,其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影響也已充分顯明——既推動了思政教育工作的新發展,為思政教育工作帶來了新時代環境中的新機遇,也對思政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與要求。因此在機遇與挑戰并存的狀況下,我們既要善用新媒體技術推動思政教育工作的創新與發展,也要應用新媒體技術,解決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及方案。
【關鍵詞】新媒體? 思政教育工作? 工作創新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9-0086-02
一、新媒體對當前大學生的影響
首先,新媒體涉及領域多、范圍廣。與傳統媒體的報紙、雜志、電視相比,作為一種新型信息傳播媒介的新媒體在當今大學生群體中的使用范圍極廣。在新媒體時代,各大新型網絡社交平臺,如人人、微信、微博等可謂層出不窮。大多數當代大學生也緊隨時代潮流,花費更多的時間在新媒體上,從那里獲取各類所需要的或是自己感興趣的信息資訊。新媒體有傳統媒體所不具備的優點,如信息獲取方式快速便捷,信息實時性強,用戶互動性強,所涉及的話題多元且趣味性強等,這也決定了新媒體的靈活性和及時性,因此新媒體比傳統媒體對當代大學生更具吸引力。
其次,新媒體所呈內容更具有娛樂性質。當前大學生中存在著的普遍現象,是其借由新媒體所關注與獲得的大部分為休閑娛樂類資訊,于是這個群體對于新媒體技術,更感興趣的方面也在于這類資訊。由此現象我們可以推知其背后的原因在于,大學生群體的心理發育成熟度仍有待提升。對于個人生活、學習領域中的煩惱及對壓力的調節、處理方式還不夠成熟,因此很多大學生置困難于不顧,他們索性轉移注意力,投身于娛樂事宜。
最后,新媒體所含種類漸趨豐富。一方面,新的社交媒介如微信、微博等在大學生群體中的受歡迎程度極高;另一方面,伴隨著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的普及,大眾接觸新媒體更加方便、快捷。因此,我們可以觀察到,在如今的市場上,新的社交媒介軟件層出不窮,迭代之勢迅猛,各新媒體之間的競爭勢頭也愈演愈烈。
二、新媒體為思政教育工作的發展創造了機遇
首先,新媒體技術創新了以往思政教育工作中所使用的方法。傳統的思政教育工作所采用的教育方式也不離“傳統”——形式單一,多為課堂教授、活動講座等。然而在新媒體技術時代,這些傳統的教育方式與新媒體相比,可謂相形見絀,對當代大學生失去吸引力,進而導致思政教育工作實踐效果極差。然而與傳統教育方式的頹勢形成鮮明對比的,便是新媒體的盛放——憑借多種的形式(如微博、微信等),多樣的方法(如更為吸睛的標題及內容、精彩變幻的版面設計等),于大學生群體中廣受歡迎。新媒體的出現,創新了思政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有助于思政教育工作效率的大幅提升。
其次,新媒體技術拓寬了之前思政教育工作中所運用的平臺。伴隨著移動互聯設備的普及和新媒體技術的出現,人們獲取信息咨詢的時間成本大幅降低。與此同時,新的社交媒介、網絡客戶端等也大大便利了當今大學生獲取與思政教育相關的信息與材料。傳統的以校園課堂等為依托的思政教育工作取得全新突破,新媒體取代傳統教育方式,使大學生思政教育信息的獲取來源不再局限于課堂,思政教育信息的所涉范圍亦不再僅僅指向本校。
最后,新媒體技術增進了當代大學生群體的自主意識。傳統的師生關系多為施教者與受教者的關系,前者在教育工作過程中,更多地居于主導地位。然而,在新媒體時代,新媒體技術憑借其自身的開放性特點,在拓寬知識、信息獲取渠道的同時,無形中平衡了師生兩方面的位置關系。學生不再只是學校課堂中的學生,他們也通過新媒體,做到了“開眼看世界”。在新媒體社交平臺上,他們可以接觸到更多、更全的信息與觀點,同時也可以就某些事件或信息發表自己的見解。以上這些都極有利于大學生自主意識的形成與發展。
三、新媒體對思政教育工作影響之對策探究
一方面,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清晰認識新媒體各方面的特點,為新時代思政教育營造優良環境。既要認識并善用其開放性、傳播性強的優勢,推動思政教育工作進展;也要意識到其具有信息內容龐雜繁復、用戶信息安全系數有待加強等諸方面的不足。“用善”的同時也要“防患”,確保為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一個優良的環境。
另一方面,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懂得把握新媒體優勢,推動思政教育改革工作。作為新媒體時代的思政教育工作者,了解新媒體相關信息,全面把握其優缺點之后,完善利用其優勢為當下思政教育工作的推進服務,強化學生思政教育工作,應用新媒體大力傳播中華民族優良傳統文化,向學生輸出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此外,為保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順利進行,監管工作一環亦不可或缺。與此同時,政府在監管方面的引導作用亦不容忽視。總之,要能夠借時代之風,順勢推動思政教育工作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張均瑤.新媒體信息手段多樣化下思政教育的創新[J].中國報業,2011(16).
[2]舒婭娜.新媒體時代的思政教育創新探究[J].中國報業,2012(22).
[3]陳磊.網絡傳媒時代思政課教學方法改革探析[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4).
作者簡介:
倪章龍(1983-),男, 漢族,湖北荊州人,本科,研究方向:中高職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