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成花
【摘要】近些年,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實施過程中,無論是教師的教學方式,還是學生的學習方式都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歷史教師不僅僅需要傳授初中生歷史知識,同時還需要加強對初中生自主學習能力、合作精神、探究能力的培養。探究性學習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為初中生提供了充足的時間與空間進行自主的探究與學習,有利于初中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筆者針對探究性學習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應用的基本原則進行了探究與學習,并提出了探究性學習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應用的有效策略,希望有助于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的構建。
【關鍵詞】探究性學習? 初中歷史? 課堂教學? 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0-0154-02
探究性學習是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其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充分體現了初中生在歷史教學中的主體位置,歷史教師結合教學內容合理的設置問題或者學習任務,初中生根據問題或者學習任務進行探究,以此理解和掌握歷史知識內容。探究性學習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不僅有助于調動初中生學習的自主性和主動性,同時還有助于培養初中生的創新精神。因此,初中歷史教師應該積極的轉變自身在教學中的角色,充分發揮探究性學習在歷史教學中應用的重要作用。
一、探究性學習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應用的基本原則
(一)開放性的基本原則
探究性學習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應該注重開放性的基本原則,充分突顯出初中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位置,不可以將歷史教學內容僅僅局限在歷史教材上,而是應該根據初中生的興趣,對歷史教學內容進行充分的拓展和延伸,并將其作為引導初中生進行探究的內容。在應用探究性學習的過程中,歷史教師不再是課堂教學的主導者而是教學的引導者與組織者,不僅需要確保教學內容的開放性,同時還需要確保探究性問題或者任務設置的開放性,以此加強對初中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養。
(二)自主性的基本原則
自主性是探究性學習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應用的另一重要基本原則。在初中生進行探究性學習的過程中,歷史教師應該充分的明確自身在教學中的角色改變,充分發揮自身引導者與組織者的重要作用,為初中生提供充足的時間與空間進行自主性的探究與實踐,只有這樣才能夠切實的提高初中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探究性學習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應用的有效策略
(一)加強情感教育的實施,培養初中生自主學習能力
探究性學習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應用的過程中,歷史教師應該充分將初中生作為教學的中心,突出初中生學習的自主性,充分調動初中生歷史知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但這并不代表就弱化了歷史教師的重要作用,而是更加需要歷史教師引導與組織作用的充分發揮,以此促使初中生進行有效的探究性學習。歷史教師可以在歷史教學中,合理的設置問題,有效的激發初中生的求知欲望和興趣,加強情感教育的實施,注重培養初中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例如:初中歷史教師在講《社會生活的變化》一課時,可以引導初中生結合自身的實際生活經驗對社會生活的變化進行探究,隨后歷史教師可以為初中生講述古代人們在沒有電力和網絡情況下的生活狀態,以此促使初中生更加珍惜現在的生活,充分的感知幸福的生活。在這一過程,不僅充分的發揮了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同時還激發了初中生的學習興趣,有效的引發了初中生的情感共鳴。由此可見,探究性學習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應用過程中,加強情感教育的實施具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加強多媒體教學技術的運用
在應用探究性學習開展歷史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歷史教師應該加強多媒體教學技術的應用。將圖片、視頻、動畫等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進行播放,以此使得枯燥、乏味的歷史知識變得形象、生動,這樣更加有利于初中生理解和掌握。通過多媒體教學技術的運用,能夠充分的調動初中生的各個感官,從而促使其更好的進行探究性學習,進而提高初中生的思維能力。例如:初中歷史教師在講《甲午中日戰爭》一課時,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初中生播放相關的視頻片段或者圖片,并提出問題:甲午中日戰爭爆發的原因是什么?戰爭的結果是什么?初中生通過視頻或者圖片的初步了解這一課時的教學內容后,根據歷史教師設置的問題,展開探究,并在學習小組內容展開探討,最終獲得問題的答案。在這一過程中,不僅有利于培養初中生的探究能力,同時,還有助于培養初中生的合作精神。
綜上所述,探究性學習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具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作為歷史教師應該注重堅持探究性學習法在教學中應用的基本原則,以此充分發揮探究性學習的重要作用,提高初中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從而為初中生未來的學習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武士鋒.初中歷史教學中如何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學周刊,2018(33):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