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彥
[摘 要] 新形勢為農村統計工作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也為農村統計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農村統計工作的質量將會直接影響到國民經濟的發展,但在實際的農村統計工作過程中,由于農村統計工作自身所涉及的內容比較廣泛,使得統計工作量較大,導致農村統計工作仍然存在許多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了農村統計工作的發展,也使得農村統計工作缺乏準確性、全面性及客觀性。基于此,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國農村統計工作的意義及存在的問題,并就新形勢下農村統計工作的著力點進行探究,希望對農村統計工作的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 新形勢 農村統計工作 著力點
中圖分類號:F302.5 文獻標志碼:A
一、農村統計工作的意義
(一)農村統計工作可以提升農村經濟發展水平
統計工作,指的是對社會現象進行數據調查和數據分析,而對于農村統計而言,其主要是指對農村經濟方面的統計工作。在農村統計過程中,需要應用科學的方法和方式對農村經濟現象進行調查,并將調查結果形成有效的數據信息,從而為政府和相關部門的決策及政策的制定提供真實、全面、客觀的數據依據。政府及相關部門根據對相關數據信息的分析,可以制定出有針對性的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措施,這對提升農村經濟發展速度,以及提升農村經濟發展活力而言,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近年來,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但在城市發展的同時,也應注重農村的發展。進行農村統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農村地區的發展速度,有助于縮小城鄉發展的差距,有助于實現共同富裕,可以有效緩解城鄉發展的不平衡局面。
(二)有助于提升國家整體統計工作的效果
農村統計工作是國家整體統計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提升農村統計的效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國家整體統計工作的效果。在新形勢下,國家對農村統計工作更加重視,為提升農村統計的效果,國家不斷加強對農村統計的資金、人力以及物力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使得農村統計得到了快速發展[1]。但由于農村統計工作所涉及的內容較多,并且統計內容比較復雜,因此,要注重不斷更新和完善農村統計工作的方式和方法,不斷提升農村統計工作的效果,從而推動國家整體統計工作效果的提升。
(三)農村統計可以為制定農村經濟發展規劃奠定基礎
開展農村統計工作可以反映出農村當年的收支情況,并且能夠及時、準確地反映出農村地區的經濟收入及農民的種植情況。通過對這些數據信息的分析,可以掌握農村的經濟發展狀況,使得國家以及相關部門能夠針對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制定相關措施,通過這些政策措施來解決農村地區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推動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縮短農村與城市在發展方面的差距,實現城鄉的共同發展。除此之外,農村統計還可以為改進農村地區的發展狀況提供全面、科學、詳實、準確的參考意見,為制定農村發展規劃奠定基礎。
二、農村統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統計人員專業水平不強
新形勢下,我國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升,這既給農村統計工作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也給農村統計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隨著農村地區的快速發展,農村統計工作的內容也更加復雜,農村統計工作的工作量也更大,這就要求統計人員必須具備較強的專業水平才能更好地完成農村統計工作。但目前普遍存在的問題是統計人員的專業水平不高,很難高質量地完成農村統計工作。由于統計人員的專業水平不強,農村統計工作的準確性及全面性等受到了較大的影響。目前,從事農村統計工作的人員往往是由村會計人員負責,雖然統計工作與會計工作都會較多地接觸到數字內容,但會計工作與統計工作有著本質性的不同,會計人員對統計工作存在知識盲點,這會影響統計數據的完整性和準確性。
(二)統計內容不準確
農村統計工作的內容比較廣泛,既包括農村經濟的發展速度及農村地區當年的收支情況,也包括農村地區當年的經濟收入及農民種植莊稼的規模,這些內容的統計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2]。由村里的會計人員負責對相關數據信息進行統計,會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會計人員的工作壓力,并且會計人員往往缺乏對統計知識的理解,不具備專業的統計水平,使其在統計工作過程中往往缺乏足夠的耐心和責任心。除此之外,在農村地區往往還存在用于統計工作的資金不足,以及被調查農戶的配合度不夠等現象,甚至還有的農村地區存在人為的夸大政績的現象。以上這些因素都是導致農村統計內容不準確的原因,使農村統計效果大打折扣。
(三)缺乏完善的制度
就我國目前的農村統計來看,存在統計渠道以及統計口徑不一致的現象,而且重復統計的現象也屢見不鮮。與此同時,鄉鎮和村統計工作缺乏協調性,使得在收成情況及糧食產量等問題的統計上往往存在自相矛盾的情況,也經常會出現相關數據不一致的情況。產生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完善的制度,使得多數的統計人員不能充分認識到統計工作的重要性[3]。而農村統計工作是為制定接下來的農村發展政策提供第一手資料,這會對農村經濟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因此,我國應不斷完善相關制度,并引起相關人員的足夠重視。
三、新形勢下完善農村統計工作的著力點
(一)秉持數據質量第一的原則
農村統計工作應高度重視統計數據的完整性、及時性、科學性、全面性以及準確性,這樣才能提升統計數據的質量,才能使統計數據能夠更好反映出農村地區的真實狀況,從而為國家和相關部門提供準確的參考資料。只有在確保統計數據質量的基礎上,才能保障國家和相關部門做出的決策以及出臺的政策措施更加科學合理,才能更好地促進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由此可見,提升統計數據質量的重要性。因此,統計人員應始終秉持數據質量第一的原則,將提升統計數據質量作為工作的重要要求,提升自身的責任心,規范工作程序和工作態度,確保統計數據的準確性、完整性、全面性以及真實性。要嚴格遵守統計制度和統計流程開展農村統計工作,要注重從統計工作的各個環節入手來提升統計數據的質量。
(二)建立健全農村統計調查體系
首先,要對現行的農村統計指標體系進行全面剖析,找出其中的不足之處,以促進農村地區經濟發展為目的來不斷完善農村統計指標體系,從而使農村統計指標體系能夠更好地發揮自身的作用[4]。其次,要注重建立科學、合理的統計調查方法,使統計調查方法更具適用性和科學性。最后,在農作統計過程中,要積極應用先進的統計調查手段,加速農村地區的網絡建設,應用手持電子設備對農村統計數據進行采集和傳輸。應用衛星定位技術及遙感遙測技術,調查耕地面積、農產品產量以及農作物的播種等方面的情況。
(三)構建高素質的統計調查分析隊伍
新形勢下,要想提升農村統計的效果,需要有高素質的人力資源作為支撐,因此,需要構建高素質的統計調查分析隊伍[5],首先要注重改善統計工作人員的工作條件,注重減輕統計工作人員的工作負擔,并要注重建立獨立的統計機構。加強對農村統計人員的培訓,通過培訓提升其法律意識和責任心。通過培訓,還可以提升統計人員的專業水平,這樣才能使其更好地完成農村統計工作。
四、結語
目前農村統計工作中仍存在許多問題,新形勢下,我國應針對這些問題積極采取有效措施,不斷完善農村統計工作,切實提升統計數據的準確性和完整性。
參考文獻:
[1]劉世榮.試論做好農村統計工作對縣級經濟發展的影響[J].財會學習,2015(8):172+175.
[2]冉莉君,朱勝.當前我國農村統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J].農家參謀,2018(20):28+56.
[3]楊志強.農村統計制度改革的有效嘗試——以北京市海淀區試點為例[J]. 中國統計,2007(4):36- 37.
[4]劉富彪.淺談鄉鎮統計工作的現狀、問題及對策建議——以張家口市宣化區鄉鎮統計工作為例[J].統計與管理,2018(5):32- 34.
[5]馬建堂.夯實基層基礎 確保數據質量 努力做好新形勢下的農村統計工作[J].調研世界,2010(1):3-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