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暢達
中圖分類號:D26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9)4-059-01
摘 要 煙草行業是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支柱性行業,在行業發展過程中,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嚴格按照黨建及基層組織建設的要求指導和開展各項工作才能夠使煙草行業這一特殊的行業既能夠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又能夠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優化自身,促進企業全面發展。本文對煙草行業黨建工作意義進行分析,并提出煙草行業開展黨建工作的思路。
關鍵詞 煙草行業 黨建工作 工作思路
一、煙草行業黨建工作的特點
煙草行業現在正處于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在發展過程中,應當清晰的認識煙草行業黨建工作的特點及對行業發展的意義,才能夠更好的發揮黨組織的作用,成為促進企業發展的核心內生動力。從煙草行業黨建工作的特點和意義上看,一是黨建工作是提高黨執政能力的重要體現。在我國的經濟發展模式中,國有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性發展產業,直接影響到我國的經濟力量。而煙草行業作為具有代表性的國有企業,各方面的發展水平往往在所在城市和地區名列前茅,從而對當地的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助力作用。從這個角度來看,更加體現出煙草行業對開展黨建工作的重要性和重要意義。只有深刻認識到企業黨建工作的重要性,才能夠更好的調動基層黨組織的政治積極性和核心價值觀,并通過發揮其先鋒模范性作用來調動基層企業職工的積極性和戰斗力,并為煙草企業的內部發展提供了堅實可靠的群眾基礎和政治基礎,為國家和地方的經濟平穩發展提供牢固的經濟基礎。二是黨建工作是加強企業自身優化的動力因素。在新時期的發展過程中,煙草企業的發展不僅僅要依靠自身的創新性技術來進行不斷的改革,更要嚴格執行基層黨組織的方針政策進行改革。以新發展理念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以構建現代化煙草經濟體系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以新戰略新布局統籌行業高質量發展。從制度和思想層面上來加強企業發展的改革,整合和優化配置黨建工作,利用黨組織的優越性為煙草企業的發展提供思想和精神上的保障,引導煙草企業在國際競爭的大潮流下贏得有利先機,實現以黨建促發展,不斷促進企業自身的優化發展。三是黨建工作是助推企業全面發展的的必然要求。在煙草企業開展黨建工作,要將煙草企業的自身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設相結合,在理論和思想上構成企業的核心價值體系,從而依靠黨建工作的開展,助推煙企的全面發展和進步。可以在煙草企業中大力推行“容”文化,講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培養企業員工容納的氣度,融會貫通的能力,營造一個比、學、趕、超的學習氛圍,全面提高黨員隊伍素質。
二、煙草行業黨建工作的思路
煙草行業要以新時代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堅持穩中求進,踐行“牢記責任、精細工作、用心服務、追求卓越”的十六字方針。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在基層黨建工作中要從理論學習、重大事項集體決策、民主生活會、紀律檢查四個方面開展相關工作,使基層黨組織發揮堡壘作用,成為推動煙草行業發展的核心思想動力。一是強化煙草行業黨建理論學習,加強理論學習來武裝頭腦,通過理論學習促進發展,把理論學習工作放在首位,通過深入學、反復學、比較學、聯系實際學等多種學習方法,提升煙草行業黨員的理論水平和政治修養,不斷增強黨性修養,提升黨員干部在群眾中的信任度,達到黨員干部帶頭學習的良好態勢,以黨員帶動行業健康有序的發展。二是明確黨組織在發展中的作用,煙草行業有著自身的特點,在落實上級工作要求和部署,以及自身發展重大事項中,應通過黨組織會集體決策,在基層黨建工作中應明確黨領導的核心地位,在涉及到行業發展的重大問題、重大事項中應通過黨委會、黨支部會集體研究、集體討論、集體決策,從而達到決策的科學化、規范化,使決策真正符合行業發展利益、符合員工根本利益。三是注重民主生活會在煙草行業黨建工作中的重要性,民主生活會是黨建工作中的重要內容,在煙草行業的黨建工作中更應將民主生活會放在重要的位置上,通過征集群眾提出的問題、黨員干部自查、互相批評指正等方式,認真梳理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認真查擺、規范梳理,形成為題清單,以問題為導向進行及時有效的整改,確保煙草行業發展的合法合規。四是加強紀律檢查,強化煙草行業規范運行。煙草行業有著自身的特殊性,在行業管理、行業運行等方面容易滋生腐敗現象。因此,在煙草行業黨建工作中應充分發揮黨的紀律委員會的作用,強化紀檢部門對于行業內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的監督,設立紀律檢查的“紅線”,通過動態的紀律檢查規范每一名黨員的行為,提升行業的規范運行和社會的認可程度,真正為經濟社會發展創造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三、結語
煙草行業有著自身行業的特殊性,因此在發展的過程中,更應強化黨組織在行業發展中的作用,不斷加強組織領導,深入學習和貫徹黨的政策方針,強化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完善黨內監督機制,實現以黨建促進發展、以黨建保障發展的目標和要求。
參考文獻:
[1] 蔣鐵柱,沈桂龍.企業黨建與公司治理的融合[J].社會科學,2006.
[2] 邵建光.改革開放以來非公企業黨建的發展歷程和創新實踐[J].探索,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