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發亮
【摘要】近些年來,我國教育機制的持續改革和不斷創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模式和方法也在持續進行改革和創新。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尤為重要的環節,對于語文閱讀教學,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有足夠的重視,同時要不斷更新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結合學生個性化特點并充分尊重學生主體性教學地位,不斷激發學生學習語文閱讀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更好地培養和提高學生語文閱讀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文章主要是對新形勢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進行探討,并提出有效策略來制定更加有效的教學方法,不斷提升語文閱讀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在教育改革不斷深化和創新的形勢下,小學語文教師要做好教學反思,對小學生在語文閱讀教學方面存在的局限進行分析,同時要進行教學觀念的有效更新,不斷創新多種閱讀教學方法,促進小學生們能夠更好地學習語文閱讀技巧,深入理解語文閱讀教育的含義和價值,不斷培養小學生語文閱讀的興趣,促使小學生有效養成語文閱讀習慣。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
當下,在國家教育體制持續變革和創新的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得到了重視,但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并不理想,教學質量也不高,這從根本上來講不利于小學生們更好地學習和掌握語文閱讀的方法和技巧,也不利于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養。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1.缺乏先進的教育理念
小學語文閱讀活動開展過程中,很多小學語文教師的教育理念沒有得到很好的更新,缺乏先進的教育理念,因而在指導小學語文教學方面會存在很大的局限,不利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率的有效提升。相當多的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偏重聽、說、讀、寫等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忽視了小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個性發展,忽略了班級學生的差異性,在因材施教上有所欠缺,更缺乏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體系的整體研究,沒做好不同年級的銜接和整合。因此,小學語文教師需要不斷地學習和更新語文閱讀教學理念,這樣才能促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的高效展開。
2.閱讀教學方法和模式過于單一和無趣
面對當前我國教育不斷變革的新形勢,小學語文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閱讀教學方法,要創造高效的閱讀教學模式。但是目前還有相當多的小學語文教師依然還在運用比較傳統的填鴨式或者灌輸式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和方法比較單一化,不能夠有效地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雖說教學改革在不斷深化,但仍有不少小學語文教師憑慣有的經驗在教書,仍以幾十年前的傳統方法來進行閱讀教學,主要表現為: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寫,學生抄;教師考,學生答……正因為很多教師運用的是老套單一的教學方法,造成小學生在閱讀教學課堂上的學習情緒不高,教學氛圍不活躍,學生的參與度和主動性并不高,不利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果及質量的提升。
3.學生們主體性地位沒有得到更好的重視
近些年來,隨著國家教育機制的不斷革新,學生們的主體性教學地位逐漸得到重視和凸顯,但是在實際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很多語文教師沒有重視小學生們的主體性教學地位,學生們學習的自主性和主動性沒有得到好的激發和培養,從根本上來講不利于小學生們閱讀能力的培養和提升,也不能有效地培養小學生們的閱讀能力和水平。此外,很多語文教師沒有明確好語文教學的內容和目標,沒有將語文閱讀的技巧通過有效的方法和途徑教給學生,沒有重視和培養學生在閱讀教學中主動探索閱讀問題的能力,這使得很多小學生在語文閱讀的學習方面略顯不足,也是學生們語文學習成績提升的短板。
二、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
在新教育體制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要進行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學方法的創新,緊跟時代發展的腳步,與時俱進,并充分結合新課改的標準和要求,不斷調動學生學習語文課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想象力,充分尊重學生們主體性教學地位,不斷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和探索語文閱讀知識和技巧的能力,從而更好地提升語文閱讀課程的教學質量。下面主要研究和探討了加強新課改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方法和策略。
1.更新小學語文閱讀教育的理念
在國家教育體制持續改革和創新的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也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國家教育體制的不斷革新而更新自身的教學思維和觀念。在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時,對于小學生學習語文閱讀課程的現狀要進行詳細的了解和掌握,從而改變語文閱讀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思維,從而更好地制定有效的語文閱讀教學方案,促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課程更好地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不能照本宣科,不能脫離生活實際,要以生為本,要適時地把語文閱讀教學與實踐活動相結合,到生活中去學語文,往往有事半功倍之效。如在《秋天》一文的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小學生的階段特點,秉承先進的教育理念,不斷激發小學生對《秋天》這篇課文的閱讀興趣和激情,并做好引導和鼓勵工作,讓小學生能夠深入《秋天》的美好景象當中,更好地理解和感受《秋天》的閱讀意蘊。在教學《秋天》之前,我利用實踐課的時間,帶領學生來到學校附近的田野,觀察稻谷豐收的情景以及農民伯伯收割稻谷的辛勤和快樂,到果園觀看橘子、蘋果等水果成熟的景象……通過走進秋天,親近自然,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讓他們真切地體驗到秋天的美好。課堂上,學生思維活躍,想象豐富,飽含對秋天的喜愛,在聽說讀寫以及情感體驗等各方面的表現均令人滿意,真正體現了課堂的有效性。
2.創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方法
近些年來,我國非常重視教育工作的開展,并出臺了一系列教育方針和政策,鼓勵和引導各個教育機構和單位要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和創新,旨在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提升國民素質。而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相當多的小學語文教師教學理念更新不夠及時,所采用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還存在明顯的單一化,學生在掌握語文閱讀課程知識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局限,閱讀教學效果很難得到提升。基于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認清當前的教育現狀,并對此教學現狀和局限進行有效的分析和探討,從而不斷創新出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不斷豐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內容,激發小學生學習語文閱讀課程的興趣和激情,引導和培養小學生在閱讀教學中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在具體的小學語文閱讀課程中,小學語文教師們可以運用分層次教學法、分組教學法、情境創設法、因材施教法等等,通過多種教學方法的運用來不斷培養和提升小學生學習語文閱讀知識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更好地促進小學語文閱讀質量的提升。例如《一路花香》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就是讀懂故事,體會《一路花香》這則寓言故事要闡述的深刻道理。在開展教學時,教師可以先布置學生自讀課文,并要求學生們讀出感情,自讀后四人小組分角色朗讀。教師讓學生在自讀和分角色朗讀課文的過程中讀懂《一路花香》這個故事,體會故事所蘊含的道理,并要求學生在閱讀課文的過程中將自己不懂或者自己認為比較優美的語句畫出來并在課堂上分享。筆者在《一路花香》這篇課文的閱讀教學中,不僅讓學生進行開火車式地讀課文,還讓他們分組分角色表演和朗讀課文。學生在有趣的表演和快樂的氛圍中深深地體會到了完好的水罐和破損的水罐這兩個水罐的特點分別為:驕傲自大和善良自卑。這堂課通過分組教學和角色扮演,豐富了語文閱讀教學的形式,活躍了課堂的教學氛圍,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構建了師生融洽互動的有效課堂,從而提高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
3.尊重學生自主閱讀的地位
國家持續改革和創新的教育體制要求教師必須要重視學生的主體性教學地位,逐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的能力。教學目標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每教一篇閱讀課文前要先明確閱讀教學的目標,讓學生的自主學習有明確的方向,有的放矢地讓他們圍繞教學目的展開自主閱讀。另外,小學語文教師要在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閱讀知識時給予必要的指導,逐步提升他們的閱讀的能力,促使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語文閱讀知識,提升語文閱讀素養和能力,進而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和質量。例如在《黃果樹瀑布》一文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就要預先明確本課的教學目的,然后讓學生帶著問題自主去閱讀《黃果樹瀑布》這篇文章。這樣,既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又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本課的教學前,筆者先布置學生去收集黃果樹瀑布的相關圖片和文字資料,自主學習字詞,熟讀課文,畫出課文中體現黃果樹瀑布壯美的詞句。課堂上,首先揭示本課的教學目標,再讓學生交流預習成果,然后圍繞教學目的設計了兩個問題:1.黃果樹瀑布壯美在哪里?請你圈出重點詞語,畫出關鍵句子,反復朗讀體會;2.說說作者是用什么方法來描寫黃果樹瀑布的?讓學生先分組學習討論,然后全班交流。學生在帶著問題自主學習體會中,情緒高昂,課堂氣氛活躍,師生的交流充滿歡聲笑語,本課的教學目的在這愉悅的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很好地達成了。
綜上所述,在國家教育體制持續改革和創新的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要充分認知和了解小學語文閱讀的現狀,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學習新的教學理論和經驗,更新自身的教學思維和觀念,創新語文閱讀教學方法和模式,讓學生能夠在靈活多樣的教學情境和模式下,不斷拓寬語文閱讀的視野,提升語文閱讀的素養和能力。與此同時,在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必須要重視學生的主體性教學地位,不斷培養小學生學習語文閱讀課程的興趣和激情,調動小學生閱讀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果得到很好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劉云芳. 新課改下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策略探討[J].兒童大世界(下半月),2018(1):88-89.
[2]胡小雪. 新課改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科教導刊-電子版(中旬),2018(9):154.
[3]吳甫貴. 淺談新課改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5(10):21.
[4]錢紅明.例談如何提高小學中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新課程(小學),2015(5):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