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靈霜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血液分析儀散點圖異常對瘧疾診斷的應用效果及價值。方法:選擇2016年1月-2018年10月在筆者所在城市治療的18例瘧疾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分析患者的血常規參數以及散點圖的變化規律。結果:經血液分析儀分析出三類散點圖異常。18例患者血常規基本參數變化中,以PLT降低發生最多。其中5例惡性瘧疾患者中血常規指標出現Eo%假性增高1例(20%)、WBC降低1例(20%)、RBC降低1例(20%)、PLT降低2例(40%)、Hb降低1例(20%),13例間日瘧換種血常規指標出現Eo%假性增高5例(38.46%)、WBC降低3例(23.08%)、RBC降低7例(53.85%)、PLT降低9例(69.23%)、Hb降低7例(53.85%)。結論:血液分析儀散點圖可以為瘧疾的診斷提供有價值的信息。
【關鍵詞】 血液分析儀; 散點圖; 瘧疾; 診斷
doi:10.14033/j.cnki.cfmr.2019.12.02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9)12-00-03
Application of Abnormal Scatter Plot of Hematology Analyzer in Diagnosis of Malaria/XIE Lingshuang.//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9,17(12):-59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and value of abnormal scatter plot of blood analyzer in diagnosis of malaria.Method:Eighteen malaria patients treated in our city from January 2016 to October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The blood routine parameters and the changes of scatter plot of patients were analyzed.Result:There were three types of abnormal scatter plots by blood analyzer.Among the 18 patients,the decrease of PLT was the most one.Among the 5 patients with falciparum malaria,there were 1 case(20.00%) with false increase of Eo%,1 case(20.00%) with decrease of WBC,1 case(20.00%) with decrease of RBC,2 cases(40.00%) with decrease of PLT and 1 case (20.00%) with decrease of Hb.And there were 5 cases(38.46%) with false increase of Eo%,3 cases(23.08%) with decrease of WBC,7 cases(53.85%) with decrease of RBC,9 cases(69.23%) with decrease of PLT and 7 cases(53.85%) with decrease of Hb in 13 patients with vivax malaria.Conclusion:The scatter plot of hematology analyzer can provide valuable information for the diagnosis of malaria.
【Key words】 Hematology analyzer; Scatter plot; Malaria; Diagnosis
First-authors address:Guilin Womens and Childrens Hospital,Guilin 541000,China
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數據顯示全球86%的瘧疾發生在非洲,9%的病例發生在東南亞,其余5%的病例分布在全球其他地區,我國的云南、貴州、安徽等地為瘧疾高發區,隨著醫學的進步,本地感染的病例已越來越少了,但隨著經濟貿易的繁榮及援非行動的不斷推進,瘧疾的發病率又呈現出逐年升高的趨勢。該疾病以蚊為傳播媒介,會對人類的身體健康產生嚴重威脅[1-2]。當前臨床上廣泛運用血液分析儀來檢查瘧疾,能有效診斷出瘧原蟲感染,降低瘧原蟲漏檢率[3-4],同時能夠減輕醫療人員的診療負擔。不過在應用血液分析儀檢測瘧疾時,不容忽視的是血涂片的顯微鏡檢查,主要是因為血涂片顯微鏡檢查復查率降低、血液分析儀散點圖異常不夠重視等造成,最終容易導致臨床誤診漏診,耽誤治療。本研究對血液分析儀散點圖異常對瘧疾診斷的價值進行探究,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1月-2018年10月在筆者所在城市治療的18例瘧疾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其中惡性瘧原蟲感染5例,均為男性,患者年齡17~52歲;間日瘧原蟲感染13例,其中男8例,女5例,患者年齡13~60歲。
1.2 檢測方法
1.2.1 檢測儀器 選擇使用邁瑞BC-6800全自動血液分析儀及配套試劑進行檢驗,血涂片則選用瑞氏-姬姆薩復合染液按照臨床檢驗操作的相關規程進行染色。
1.2.2 檢測方法 通過使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鉀抗凝真空管來采集標本,取2 ml靜脈血,然后通過邁瑞BC-6800邁全自動血液分析儀進行檢測,再采集散點圖進行分析。最后,取上述標本制作血涂片,用瑞氏-姬姆薩復合染液染色,之后用清水浸泡去除多余的染液,待其干后就可進行鏡檢,觀察血細胞的分類及形態[5-6]。
2 結果
2.1 散點圖特征
瘧疾患者是因瘧原蟲侵入血細胞后消化血紅蛋白而產生瘧色素,當裂殖體破裂后,虐色素就會從感染的血細胞中釋放,被宿主白細胞吞噬。通過血細胞分析儀就能簡便、快速地篩查瘧原蟲?;颊叩难毎Ⅻc圖出現異常,其異常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單核細胞與淋巴細胞區之間的間距消失或者變小,單核細胞區間向右上方延伸出彌散顆粒團,見圖1;第二類顯示圖1的異常變化特征,并且中性粒細胞與嗜酸性粒細胞間距變小,見圖2;第三類具有圖1的變化特征,并且中性粒細胞與嗜酸性粒細胞之間沒有間距,見圖3。
2.2 患者血常規基本參數變化情況
18例患者血常規基本參數變化中,以PLT降低發生最多。其中5例惡性瘧疾患者中血常規指標有出現Eo%假性增高1例(20%)、WBC降低1例(20%)、RBC降低1例(20%)、PLT降低2例(40%)、Hb降低1例(20%),13例間日瘧患者血常規指標出現Eo%假性增高5例(38.46%)、WBC降低3例(23.08%)、RBC降低7例(53.85%)、PLT降低9例(69.23%)、Hb降低7例(53.85%),即患者出現一種或多種變化,見表1。
3 討論
瘧疾會對人類身體健康以及生命安全產生嚴重威脅,當前,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將其歸為全球三大公共衛生問題之一[7-8]。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醫療技術的進步,我國在治療瘧疾方面已取得了顯著成效。近些年來,由于經濟貿易的繁榮,與人口流動性不斷加大,瘧疾以惡性虐與間日瘧為主,三日瘧比較少。一旦患者感染了瘧原蟲,機體紅細胞內的瘧原蟲就會裂解增值,破壞紅細胞,從而釋放出大量的裂殖子與各種代謝產物,這是導致瘧疾患者出現貧血的一個重要原因。釋放出的這些產物最終會被具有吞噬能力的血細胞吞噬,導致宿主產生特異性抗體,形成抗原抗體復合物,其附著在正常成熟的紅細胞上,很容易引起免疫性溶血[9-10]?;颊忒懠舶l作越頻繁、病程越長,其貧血情況會越嚴重,因此,大多數的瘧疾患者會出現紅細胞減少現象。雖然,當前瘧疾發病率很低,但是如果在沒有醫囑提示且僅依靠顯微鏡檢查的方法來診斷瘧原蟲感染,不僅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而且還很容易造成漏檢。一旦患者沒有得到及時治療,對其健康會造成嚴重危害,嚴重時還會引發區域性傳播。因此,利用血液分析儀散點圖來診斷瘧原蟲感染,對臨床診斷與治療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本研究所采用的邁瑞BC-6800全自動血液分析儀的工作原理是:采用鞘流阻抗法,激光散射法,結合熒光染色的流式細胞技術進行細胞分類。利用側向熒光強度來反映cell的DNA與RNA含量;利用側向散射光強度來反映cell內容物復雜程度;利用前向散射光強度來反映cell體積。血液分析儀具有準確、簡便、快速等優點,并且有信息提示功能。通過精確分析各種白細胞細胞核形態、體積大小、顆粒性質與數量、DNA與RNA含量等,并對異常信息進行提示,就可實現瘧疾的有效診斷[11-12]。
這是因為當部分單核細胞以及中性粒細胞吞噬了瘧原蟲各種代謝產物以及裂殖子之后,會造成單核細胞以及中性粒細胞中的內容物出現異常,此外還會吞噬未被感染的細胞以及PLT,導致PLT降低。與此同時,在經血細胞分析儀檢驗后,側向熒光強度以及側向散射光強度均會發生變化,從而在圖上呈現出特征性變化,并且會因為單核細胞以及中性粒細胞的形態與吞噬機理等方面的不同而出現不同區域的異常顆粒團。
此次研究結果顯示,患者的血細胞散點圖出現三類異常,分別為:第一類是單核細胞與淋巴細胞區之間的間距消失或者變小,單核細胞區間向右上方延伸出彌散顆粒團;第二類則顯示具有圖1的異常變化特征,并且中性粒細胞與嗜酸性粒細胞間距變小;第三類是具有圖1的變化特征,并且中性粒細胞與嗜酸性粒細胞之間沒有間距。同時,血常規檢測結果發現,患者RBC、PLT、HB等有不同程度的降低,Eo%假性增高。
本研究目前還存在一些不足或者還需進一步深入探索的地方,一是,18例瘧疾患者均有圖1所示的特征性散點圖,但由于可供研究的比例太少,尚不能得出所有瘧疾患者均會有第一類散點圖所示的特征性散點這一結論,還有待于進一步大量研究探索。二是,除疾病影響外,在出現異常散點圖時,還需考慮檢測儀器自身的原因,如稀釋液與固定劑是否過期;燃料試劑是否充足,并且通入標本稀釋池的接口是否堵塞;光檢測室是否污染等。因此,在分析異常散點圖時,還需對檢測儀器及環境等進行全面排查,及時排除其他因素的影響,保證檢測儀器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性以及可靠性。
綜上所述,通過血液分析儀散點異常圖,發現單核細胞與淋巴細胞區之間的間距消失或者變小,單核細胞區間向右上方延伸出彌散顆粒團,或者中性粒細胞與嗜酸性粒細胞間距變小;中性粒細胞與嗜酸性粒細胞之間沒有間距,并且患者RBC、PTL、HB等有不同程度的降低,EO假性增高,WBC正?;蚪档停瑒t應高度懷疑其瘧原蟲感染。這時,應及時并主動了解患者的臨床表現及癥狀,快速發現可疑標本,并將其及時反饋給臨床,為診斷提供準確且可靠的依據。
參考文獻
[1]李冉,葉青.某院1例三日瘧患者實驗室檢測結果分析[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8,15(14):2159-2161.
[2]高曉玲,黃琪富,楊美蘭.XE-2100血液分析儀篩選檢出瘧原蟲感染1例[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4,25(23):5500-5501.
[3]廖東錚.血涂片檢驗在臨床診斷中的研究進展[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7,10(3):174-175.
[4]王曉歐,陳小劍,舒曠怡,等.血液分析儀散點圖異常對瘧疾診斷的應用價值[J].中國現代醫生,2011,49(36):80-81.
[5]羅榮.SysmexXT-2000i異常散點圖篩檢瘧原蟲感染的探討[J].中國社區醫師,2017,33(31):91,93.
[6]華明泉.全自動血液分析儀操作管理系統的應用軟件開發[D].南京:東南大學,2015.
[7]王庚,陳倩,王欣,等.因血小板減少血涂片復檢出瘧原蟲[J].協和醫學雜志,2014(3):327-330.
[8]張艷,袁利月,楊瓊.LH750血細胞分析儀異常散點圖與單核細胞體積參數在瘧原蟲感染篩查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11,34(18):34-36.
[9] Wang B O,Han S S,Cho C,et al.Comparison of microscopy,Nested-PCR,and Real-Time-PCR assays using High-Throughput screening of pooled samples for diagnosis of malaria in asymptomatic carriers from areas of endemicity in Myanmar[J].J Clin Microbiol,2014,52(6):1838-1845.
[10]王愛彬,王琳,蔣榮猛,等.瘧疾早期溶血與治療后遲發性溶血臨床分析[J].中華傳染病雜志,2015(10):608-610.
[11]王朝輝,仲華.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異常白細胞散點圖的應用價值[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4,35(3):338-339.
[12]陳衛民,王煒,沈菁,等.運用XE-2100D血液分析儀快速篩選瘧原蟲的研究[J].徐州醫學院學報,2012,32(1):60-63.
(收稿日期:2018-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