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東梅
【摘 要】制造需要技術,技術的提升需要精神的支持。我國從“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由依靠資源優勢走向創新創造方向,需要工匠精神的支持。隨著時代發展,我國對于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要求,培養高職學生“工匠精神”就迫在眉睫。高校是我國人才培養的主要基地,培養什么人和為誰培養人,是高職教育需要把準的主要方向點。探索“工匠精神”的內涵和外延,分析“工匠精神”對高職院校教育及學生發展的重要性,探析高職院?!肮そ尘瘛迸嘤穆窂健?/p>
【關鍵詞】高職院校;工匠精神;路徑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提“工匠精神”,高職院校是培養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陣地,是國家制造行業人才培養的搖籃。目前是我國從“中國制造”升級“中國智造”的重要階段,國家對于具有工匠精神的勞動者的需求更加迫切。高職院校承擔著培養制造業應用型人才的主要任務,在培養具有工匠精神的未來職業勞動者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一、“工匠精神”概念解析
“工匠精神”在我國古代已經有了一定的體現,魯班、黃道婆就是優秀代表。隨著我國制造行業的發展,我國新時代中國智能制造的新需要,“工匠精神”具有新的時代內涵。
“工匠精神”的內涵是什么?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對自己的產品進行精雕細琢、追求精益求精、更加完美的精神理念。工匠們對自己的產品,不斷的進行打磨雕琢,不斷的趨于完善完美,享受著產品在自己手中不斷盡善盡美的過程。概括而言,工匠精神體現的就是一種職業精神,是一個勞動者職業能力、職業素養、職業道德、職業品質的綜合體現,綜合表現著從業者的職業價值理念和行為表現。換言之,“工匠精神”表現為:一是追求卓越的創造精神;二是追求精益求精的品質精神;三是對職業的敬畏和終生熱愛;四是內心的執著與篤定;五是創新與用戶至上的服務精神?!肮そ尘瘛斌w現了對職業的敬畏和操守,是個人對于職業的嚴謹認真,對完美和卓越的追求,對于自我不斷提升的矢志追求。
二、高職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在高職院校全面系統的推進“工匠精神”進校園、進課堂、進學生頭腦,是一項長期且具有意義的工作,“工匠精神”所表現出來的時代內涵和時代意義,對于高職院校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一)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高職院校人才的培養,不僅僅在于對學生技能和知識的傳授,鑒于高職院校學生的具體實際情況,在對高職生進行教育教學過程中,更應該注意學生職業素養的深化和內化?;趯W生對專業技能的掌握,在日常的校園活動建設及課程目標建設中,嵌入“工匠精神”培養目標和要求,讓學生不僅僅掌握扎實的專業技能,更能形成良好的職業素養。在學生未來的發展中,依靠扎實的專業技能和良好的職業道德品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高職院校結合企業發展要求,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對于高職教育而言,“工匠精神”對受教育者來說是一種重要的精神,是對職業教育本身來說的一種要求。接受職業教育,高職生一個重要的目的是為了實現有效的就業,實現自身的價值?,F階段,通過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等方式,推動高職院校與企業的緊密連接,能及時高效的了解企業的人才需求動態,尤其是在對專業技能和人文素養方面的要求上,結合企業需要,培養符合企業需求的人才,不斷細化人才培養措施,結合學校教育與企業需求為一體,知行合一,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三)有利于塑造民族品牌,堅定民族自信
“工匠精神”融入高職院校學生教育中,對于未來中國制造行業的發展,形成獨特的民族品牌具有重要的意義?!肮そ尘瘛比谌胛磥碇圃煨袠I大軍中,其形成的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職業精神和職業品質,在日常的工作中進行表現,形成的良好風氣對于我國制造業走向世界,形成良好口碑具有重要的意義。制造行業的快速發展,對于國人堅定民族自信,形成民族自豪具有潛在的推動,這是一個民族的自覺,也是一個民族的驕傲。
(四)助力中國制造2025,實現制造業良好態勢發展
《中國制造2025》的發布,受到了國人的高度關注。就我國制造業發展內涵和發展的深度而言,與西方國家相比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我國制造業在品質傳承、品牌特色、知名度等方面來說,還存在一定的欠缺。我國要進入世界強國,培養一大批技術精湛、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制造業人才很關鍵。加強高職生工匠精神培養,是為我國培養優秀制造業隊伍的前提,更是有效推動中國制造2025目標實現的重要舉措。
三、加強高職院?!肮そ尘瘛迸嘤耐緩?/p>
(一)堅持以文化人,將“工匠精神”教育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
“工匠精神”在其深層含義中其實是一種文化的體現和表達,是一種精神層面需求的具體化,需要通過多種文化表達的形式進行內涵和闡釋。校園文化在高職生塑造職業理念,培養職業情操,內化職業精神方面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高職院校在培養學生“工匠精神”中,需要高度重視校園文化這一有效教育渠道,以校園活動為載體,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內容,培養學生細心專注、甘于奉獻、善于創新的精神。將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有效結合,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將形式與內容深化,通過舉辦演講比賽、張貼宣傳標語、舉辦手工藝作品展等活動,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深受工匠精神熏陶,堅定追求。在日常的教育教學當中,堅定專業教育,融入工匠精神,加強兩者的結合度,促進工匠精神高效入學生頭腦。
(二)堅持實踐育人,在實踐中領會“工匠精神”內涵
“工匠精神”需要在實踐中得到體現,只有實踐才能表現“工匠精神”。高職院校在培養學生工匠精神的過程中,首先應該注重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和提升,高職院校學生培養的目標明確了學生發展的方向是專業技術型人才。掌握專業技能,強化專業實訓,是高職生參與實踐的重要途徑?!肮そ尘瘛钡呐囵B是一個長期過程,要想將“工匠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離不開專業實訓的長時間鍛煉和提升。在參觀企業和頂崗實習實踐中,學生也要注意企業技能及優秀企業文化的深入發掘,了解當前專業領域內企業發展的現狀,了解企業人才需求的職業標準,從而更好的適應企業的要求,實現更好就業。
(三)借鑒企業優秀文化成果,加強與企業的緊密溝通
高職文化是高職院校發展的關鍵,高職教育尚未形成獨特的文化體系,將企業行業優秀文化與“工匠精神”結合起來,融入高職院校文化建設當中,對于高職院校形成自我獨特文化有重要的意義。在工匠文化教育教學實踐和改革中,多派教師去企業學習和鍛煉,直觀感受工匠精神文化,再在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中,傳遞給學生。高職院校也可邀請大國工匠進課堂,言傳身教,在不斷豐富高職院校文化的過程中深入工匠文化,隨著畢業生進入工作崗位,會將自己所自帶的文化融入企業和社會,將“工匠精神”固化傳承。
【參考文獻】
[1]饒瑋.“工匠精神”培育與高職教育改革的思考[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8,31(17):34-35.
[2]廖翠玲.試論工匠精神視角下的高職學生職業素養培養路徑[J],中國校外教育,2018,08:25-27.
[3]任芬.高職教育培養工匠精神,提高學生職業素養的路徑[J],現代職業教育,2017( 1) : 5.
[4]孔德忠,王志方.校企合作模式下學生“工匠精神”培養的路徑探析[J],成人教育,2017,37(11):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