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丹
摘? 要:小學體育教學的娛樂性、趣味性較強,合理有效的音樂滲透可以使學生團結在一起,使人積極向上勇于創(chuàng)新,也能促使個性、獨特氣質的形成。本文通過查閱文獻資料并結合自身教學感受梳理了一些教學心得,積極的選取適合小學生心理特征的音樂運用于體育課堂教學之中,提高課堂效率,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培養(yǎng)同學們感受美、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讓有音樂相伴的體育課堂更加絢麗多彩。
關鍵詞:小學體育? 教學? 音樂? 滲透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3(b)-0131-02
在近幾年的全國中小學體育教學觀摩展示活動中,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形式和形式多樣的教學手法令觀摩者受益匪淺。所授內容也基本涵蓋了中小學體育教學的各水平段的主要內容,既有傳統(tǒng)又有特色鮮明的地方教材,展現(xiàn)出多姿多彩的體育課堂。筆者通過觀摩比賽視頻發(fā)現(xiàn)課堂上教材的選擇、教法的運用、音樂合理的融入、學生氣氛的調動、組織與管理的把控、場地的畫法、自制創(chuàng)新教具、準備和放松活動的特色等,都給與會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做課者一般都是在針對教學內容的音樂的伴奏下進行熱身操、搏擊操、放松操的練習,尤其是小學展示課音樂的運用幾乎貫穿整個課堂,音樂與教學內容環(huán)環(huán)相扣,課堂氣氛濃郁,讓觀眾和課堂上的孩子們都沉浸在歡快的氣氛中不能自拔。可想而知,這樣的課堂無疑是精彩而又成功的。作為一線的體育教師,也長期堅持和嘗試著從體育課教學的形式入手,努力將音樂引進體育課堂,用熟悉的音樂結合簡單的肢體動作,創(chuàng)編韻律操,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對所教的班級進行教學嘗試,培養(yǎng)學生活潑開朗、積極向上、團結拼搏的奮斗精神,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1? 課堂不同時段音樂的有效滲透
體育課堂上,體育教師既要有技能還要能有效傳授技能,既要提高教學能力,更要提高通過體育對學生進行教育的能力,創(chuàng)新教學情境,設置多種多樣的學習條件,給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留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搭建更好的學習平臺,引導并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注重教育觀念的更新和轉變,完善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與手段,因此在課堂上合理有效地運用好音樂提升體育課的品味勢在必行。
1.1 準備部分的音樂滲透
小學生體育課前好動,自制能力較差,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在做準備活動的時候,盡量選用那些節(jié)奏較為鮮明、活潑而又歡快的音樂曲目,這些曲子最好分分前后兩部分進行,前一部分節(jié)奏稍慢,逐步加快過渡,讓學生的情緒由低緩到高漲,快速的融入到課堂中來,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并積極參與運動中來,讓孩子們能夠盡快的融入到音樂中,進入課堂學習狀態(tài)。
1.2 主要部分音樂滲透
小學體育教學的娛樂性、趣味性較強,課堂主體部分音樂滲透的選擇應該考慮到旋律優(yōu)美,節(jié)奏相對于開始部分應更為鮮明的音樂,讓他們聽聞音樂就較為亢奮,練習更為投入。球類和操舞類以及田徑類的在音樂的選擇上也應有區(qū)別,小學低年級和高年級也應充分考慮他們的不同水平,選擇與內容水平較為貼合的音樂對于課堂教學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在跳山羊、前滾翻、中長跑中,配以美妙的圓舞曲、鋼琴曲等,活躍課堂學習氣氛,減輕學生的排斥感,減少枯燥感,從而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當然選擇的音樂要恰當,穿插的時機要巧妙,并經常性地變換所選擇的音樂,防止出現(xiàn)重復性的厭煩心理。
1.3 結束部分的音樂滲透
在一堂緊張而又有較高強度的體育與健康課后,學生的生理和心理都達到了一定的疲勞,為使學生能夠更快地消除生理與心理上的疲勞,選用的音樂要愉悅輕松,促使緊張的肌肉和神經得到放松,真正的享受課堂上因為運動而收獲的成功感,比如較為經典的《拍手歌》《讓我們蕩起雙漿》等,耳熟能詳,又朗朗上口。
2? 結合教學內容的滲透
(1)選擇音樂應具有教育和藝術的價值,科學而又具有時代性,以滿足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之需要。因此要求教師要認真?zhèn)湔n、精心調試,使音樂伴奏與課堂教學聯(lián)系得更緊密、更和諧,以防授課過程中出現(xiàn)意外情況導致效果不佳或適得其反。
(2)選擇音樂時要注重音樂風格與動作風格、內容相一致,不能一味地生搬硬套,不切合學情而無針對性地使用,脫離實際的教學需求或情景。
(3)針對低齡段的學生,盡量選用兒歌搭配進體育課堂,這樣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共鳴,收到極為顯著的教學效果,學生在兒歌的伴奏下,不知不覺的就學會了體育技能,鍛煉了身體,增強了身體素質。
(4)因地制宜,挖掘地方特色資源。中國地大物博,長期以來形成的獨具地方特色的音樂是孩子們不可或缺的教育資源,也是加強和培養(yǎng)學生傳統(tǒng)文化的有效途徑,如安徽的黃梅戲、泗州戲、廬劇、鳳陽花鼓戲、徽劇等。
3? 建議
在小學體育課教學目標的設置、教授內容的選擇、教學方法的實施、學習評價的采用等,都要圍繞增進學生的身心健康進行設計和落實,以音樂提高練習興趣,簡單易行,好操作。還要注重體育課堂的鍛煉實效,更為重要的是要能保證體育課的適宜練習密度和運動負荷,不能為了追求課堂氣氛而忽略了運動量。除了在“課課練”環(huán)節(jié)提高鍛煉實效,重點是在主教材學習環(huán)節(jié),教師要精講,學生要多練,要給學生提供多一些邊學、邊練、邊思考的時間,確保每一節(jié)課都能達到一定的運動強度。
總之,轉變小學體育課堂的教學模式,提高小學體育教育的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fā)展既是黨和國家對我們學校體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符合國際體育課程發(fā)展的大趨勢,更是我們每一名體育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和使命。我們不光要齊心協(xié)力的備課學習,還要更新教育觀念,善于反思,敢于改革和創(chuàng)新,共同推進我國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更好地發(fā)展,讓更多的學生從體育與健康教育中受益,努力實現(xiàn)學校體育的“中國夢”。
4? 結語
小學體育課堂上應用和滲透音樂進行教學的目的是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是現(xiàn)代教學的需要,音樂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了學習興趣就可以為學生的活動提供動力,尤其是對于自制力相對較差的小學生,音樂可以使他們快速的靜下來,吸引學生積極的聽講并熱情的參與到體育活動中。這同時也符合新課程標準中指出的體育與健康課必須注重在校學生的身心健康的發(fā)展,增強學生們的心理、生理和社會適應的能力。這也表明了體育教育除了強身健體之外,也培養(yǎng)了同學們感受美、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相信我們未來小學體育教學的課堂因為有音樂的相伴而更加的絢麗多彩。
參考文獻
[1] 楊桂華.將音樂融入體育教學中的探討[J].西部素質教育,2015,1(9):69.
[2] 王藝賓.體育教學中如何進行音樂滲透[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11):224.
[3] 金家棟.關于小學體育課堂中音樂元素的有效運用思考[J].亞太教育,2016(3):10.
[4] 王政欽.音樂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J].教育,2014(3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