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佳慧
摘 要:黨的組織路線是黨的建設的基本保證,習近平總書記闡明的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的科學內涵和實踐要求,是基于我們黨在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理論創新而成。從歷史維度、現實維度、發展維度來剖析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的意義,是新時代發展的需要,是建設黨的新偉大工程的需要。
關鍵詞: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組織保證
中圖分類號:D26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2-2589(2019)03-0098-02
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中,形成了政治路線、思想路線、組織路線和群眾路線四條黨的路線,其中黨對政治路線、思想路線、群眾路線都有規范性的表述,僅有組織路線沒有做出明確的表述。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首次鮮明提出了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的科學內涵和實踐要求,這在我們黨的歷史上是第一次,是對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的開創性貢獻,對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做好黨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從歷史維度看,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為實現奮斗目標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
事物的發展都有其歷史的脈絡走向,從1921年建黨開始,組織工作一直是我們黨最重視的工作之一,回顧其歷史進程,不難發現,黨的組織工作是在時代需求中不斷豐富和完善的。
在站起來的過程中,黨的組織路線為戰爭的勝利提供了組織保證。在28年浴血奮戰的歷程中,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共產黨人,解決了如何救中國的問題,完成了站起來的歷史任務。在總結革命經驗過程中,我們黨能否制定出正確的、符合客觀要求的組織路線,是關乎抗日戰爭能否有光明前景的關鍵因素。毛澤東同志曾說過:“一個政黨要引導革命勝利,必須依靠自己政治路線的正確和組織上的鞏固。”從黨的一大規定黨的組織建設的原則,到六大明確提出了“組織路線”的概念,從1938年毛澤東同志提出的“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到新中國成立之初黨中央強調的各行各業干部要又紅又專,都充分地體現了黨在實踐探索中逐漸形成并深化了對組織路線的認識。也正是對組織路線的不斷深化認識,根據當時革命時期實際情況制定的靈活政策,才形成獨具中國特色的組織路線,為抗戰勝利提供了組織保證,同時也為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在富起來的過程中,黨的組織路線為改革開放的實踐提供了組織保證。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以鄧小平同志為代表的共產黨人,在新的歷史時期恢復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同時,把脈時代特征深化認識發展規律,做出了改革開放的重要戰略性部署。黨的十二大明確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開創了中國發展的新時期。在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同志強調:“中國的穩定,四個現代化的實現,要有正確的組織路線來保證。”提出了干部隊伍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方針,重新確立了黨的組織路線。江澤民同志堅持并發展黨的組織路線,開創了黨的建設新局面;胡錦濤同志堅持以黨的建設面臨的新問題為突破口,以創新為抓手,用科學的方式謀劃組織工作思路。實踐證明,黨的組織路線不是一成不變的,是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和完善的,為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的提出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在強起來的過程中,黨的組織路線為新時代偉大民族復興的實現提供了組織保證。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以前所未有的責任擔當精神,解決了黨長期沒有解決的難題和大事,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偉大的社會革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黨面臨的困難和問題越來越復雜。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現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斗爭,實現偉大夢想必須建設偉大工程,實現偉大夢想必須推進偉大事業。”黨的建設偉大工程在“四個偉大”中起決定性作用,是確保黨在世界形勢深刻變化的歷史進程中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的保障。組織工作始終與黨的生存發展息息相關,是黨全部工作的基礎,是發揚黨的優良傳統、提高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的堅強保證,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不僅堅持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組織建設理論,繼承了我們黨關于組織工作的寶貴經驗,同時習總書記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以創新的形式對組織工作進行了頂層設計和全面部署,是新時代黨的建設必須貫徹的“綱”和“本”,是黨的組織工作的根本原則和實踐路徑。
二、從現實維度看,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為推動黨的建設提供了系統的工作思路
加強黨的建設,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化發展,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至關重要的因素。習總書記以問題為導向,以時代為準繩,以全新的視角對新時代黨的組織工作進行了科學性、嚴謹性的工作部署,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既是理論的也是實踐的。
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豐富了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深刻地提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具有強大的生命力,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邏輯嚴謹,深刻的闡明了無產階級政黨產生、發展和自身建設的客觀規律,是無產階級政黨建設的理論武器和行動指南,其理論不是一層不變的,是應時代需求而不斷豐富發展的。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凝結了黨的組織工作的歷史成就和基本規律,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黨的執政規律認識的又一次飛躍。圍繞“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理念,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于干部隊伍建設的理論,習總書記對新時代黨的組織工作中什么是好干部、怎樣成長為好干部、怎樣把好干部用起來等一系列問題做了系統的回答,為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適應新時代要求的干部隊伍提供了基本遵循,為如何提高組織能力提供了理論指導,為堅固基層組織戰斗堡壘提供了實踐支撐。
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強化了黨的全面領導。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是新時代黨的建設全部創新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習近平同志關于黨的建設思想注入了新的科學內涵。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黨領導全國人民奮力拼搏的長遠目標,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長征路上,我們黨面臨著更加嚴峻、更加復雜的考驗,能否積極穩妥有序發展,關鍵在黨,關鍵在人。一個黨、一個國家領導核心是關鍵,堅持黨的領導是一切工作的前提,組織工作為黨的政治領導、思想領導、組織領導提供服務和保證。黨中央是大腦和中樞,8 900多萬黨員必須強化組織觀念,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因此,各級黨組織的根本任務是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各項決策和部署,加強對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教育,使黨員在思想上自覺認同、依靠、服從、依賴黨組織,確保每條戰線、每個環節牢不可破,永葆黨的先進性和戰斗力,真正將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落地,融入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中去,確保偉大的社會革命順利進行。
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完善了黨的組織體系。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是規范的、嚴密的、成熟的黨的理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理論,是黨組織體系的理論支撐。完善黨的組織體系建設是提升黨的領導力的關鍵步驟,黨的組織體系嚴密,黨組織的號召力、領導力就會增強,反之就會減弱。建設新時代黨的組織體系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堅持黨的領導是完善黨的組織體系建設的核心和根本,是黨的組織體系的最大特色和優勢;健全基層黨組織是完善黨的組織體系的基礎和保證,“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新時代黨的建設關鍵在于鞏固深化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激發其活力和創造力;規范的紀律規矩是完善黨的組織體系的紐帶橋梁,沒有嚴明的組織紀律和組織規矩,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黨組織就會變成一盤散沙,就會失去凝聚力和戰斗力,十八大以來打造的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三道防線,充分說明了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首要嚴明的就是紀律規矩;打造干凈忠誠擔當的干部隊伍是完善黨的組織體系的關鍵要素,實現國家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確保“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建設忠誠擔當、數量充足、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干部隊伍是歷史使命的需要。
三、從發展維度看,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為組織工作的挑戰提供了新的發展方向
以“變與不變”的辯證關系來看待黨的組織工作發展的過程,不難發現不變的是馬克思主義關于建黨的基本原則沒有變,我們黨的組織工作的原則沒有變,變的是新時代黨的組織工作面臨了新的挑戰、注入了新的活力、增添了新的動力,明確了新的方向。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做好新時代組織工作的根本指針。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面臨前行的困難和挑戰,以獨具特色的政治智慧和前所未有的魄力,在治國理政上提出了許多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提供了思想指導。黨的十九大最大的貢獻就是提出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同時新思想寫進了黨章,納入憲法中,標志著新思想由黨的指導思想上升為國家的指導思想。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是習近平總書記從九十多年黨的歷史、理論、實踐經驗中繼承創新的關于黨的組織工作的思想,是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的重要理論,是對黨的執政規律進一步深化的理論成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注入了新的科學內涵。新時代完善組織體系建設、做好組織工作,擺在首位的就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行動指南,才能明確組織工作的目標、任務和著力點,才能不“偏離航線”,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新時代提高組織戰斗力是主要任務。首先,夯實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黨章明確規定:“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等中介組織和其他基層單位,凡是有正式黨員三人以上的,就應當成立黨的基層組織。”基層黨組織是黨全面的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是提升黨的執政能力的關鍵,是實現偉大民族復興的保證,只有科學、規范建設牢不可破的基層黨組織,黨的組織才能不斷強大。因此,認真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健全基層黨組織功能,挖掘基層黨組織的創新能力,激發基層黨組織的活力,是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必然要求。其次,深化人才的體制機制改革。習總書記曾強調: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再次強調培養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干部隊伍,因此,加強高素質干部隊伍理想信念教育是拒腐防變的基礎;建立源頭培養、跟蹤培養、全程培養的體系是培養高素質干部隊伍的方式;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任人唯賢的選人標準是培養高素質干部隊伍的關鍵。人才是國家發展的重要資源,同時也是黨組織的重要資源,著力集聚各行業愛國的優秀人才,是提高黨的建設質量和組織工作水平的重要步驟。遠眺未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認真踐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扎實做好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組織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