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反思教學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不僅能有效督促教師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還能增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從而有效地提高整個課堂的教學效果。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從教學觀念、教學設計、教學過程、教學效果幾個方面開展反思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語文;反思教學;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0-0085-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0.074
反思教學是20世紀教育學家杜威提出的一種理論,其通過對“日常行為”與“反思行為”進行對比,提出日常行為會受到制度、傳統習慣等的約束,在學校教學中其廣泛地存在于每一個環節中,因此其被認為是一種“集體法典”。不管是在教學目標的制定,還是在教學過程的開展中,只要不會出現重大性的問題或者是差錯,都會認為是正確的,這樣導致教師不能夠正確地認識自己的偏差。而反思行為則與之相反,其主要是對日常行為等進行評價和反思,從而體現出教學過程的嚴謹性。
探究反思教學在教學中的應用研究非常有必要。
教學觀念決定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態度,因此教師要想有效地提升教學效果,就要從觀念上進行轉變。首先要嚴格要求自己的行為,時刻關注時代的變化,將一些與小學語文相關的時尚元素融入到教學活動中,與時俱進,從而更好地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還要注重反思教學,不管是在教學設計上,還是在教學活動中都要進行反思,并將自己的反思結果進行記錄,以便以后在教學過程中進行調整。
比如說教師可以積極參加一些教學交流會,在交流會上對自己的教學方式、教學情況與其他教師進行討論,并聆聽其他教師的教學建議,從而取長補短,創新出自己獨特的高效的教學方式。
教學設計就是對整個教學活動有重點、有針對性地進行規劃,其在思想上能夠體現出整個教學活動進行的依據,因此對于小學語文教師來說,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以課程教學改革目標為依據,以實際的教學內容為主體,精心進行教學設計,具體來說教學設計需要涉及兩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所設計的教學內容是否合理,是否符合教學目標要求。比如在進行《山海關》一文的教學過程中,就需要對教學內容的合理性進行判定。該文章在內容上有對山海關景象的描寫,其利用山海關的雄壯氣勢表達出作者對山海關的歌頌以及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但是如果在進行教學設計時不能夠進行合理設計,就無法突出作者的這種情懷。因此為了實現合理設計,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與山海關相關的視頻,并設置“學生在山海關想說什么”這樣的情境式問題讓學生回答,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讓學生更深刻地了解作者情感。
二是所設計的教學內容是否具有層次性。對于整篇文章的教學來說,合理地安排文章層次,能夠對本節課教學內容進行總結,還能夠為下一節課堂活動安排奠定良好基礎。因此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充分地考慮其層次性。
教學過程反思主要就是對自己在教學活動中的教學目標是否明確,是否充分認識到學生差異性等進行反思。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能夠對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的反應進行分析,從中認識自己的教學效果,然后進行總結和改正,從而為下一次的教學調整奠定良好基礎。
比如在進行《難忘的潑水節》一文的教學時,教師就要對教學過程進行反思。首先,在進行備課時,教師要對教學目標進行深入挖掘,明確教學內容從開始的感受人民與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的快樂,逐漸轉變為傣族人民與周總理之間的深厚情感,這樣通過教學過程的轉變,學生可以更為全面地理解文章內容,從而提高自己對文章的閱讀能力。
除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能夠衡量教師教學效果以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成的學習習慣,也能夠反映整堂課的教學效果。教師通過對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的表現進行觀察,能夠全面地了解學生是否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是否將全部身心投入到聽課中。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訪談的形式及時了解教學效果,從而提高自身的教學素質。
比如在進行《十六年前的回憶》一文的教學時,教師就要對教學效果進行反思。在該教學內容中,主要通過人物情感這樣的一個主要感情線進行分析,對父親這樣的一個人物進行深入描寫,從而讓學生能夠體會到父親身上所體現出的人生真諦。通過對父親語言、神態、動作等多方面的描寫,體現出李大釗作為一個革命者,在面對死亡時所展現出的大無畏精神與愛國氣節。然后對學生進行情境引導,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悟。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就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知識探索中,從而積極思考教師所提出的問題,進而引起學生的共鳴,這樣就完成了本篇文章的教學目的。通過這樣的教學反思,教師能夠時刻明確是否已經達到了教學要求。
總之,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反思教學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式。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通過對教學觀念、教學設計、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進行合理反思,能夠不斷發現自己的不足,從而有效提高自身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丁軍輝.對新時代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的反思[J].考試周刊,2016(34).
[2]張翔.生活化教學策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線·中), 2015(3).
[3]張朋成.淺談反思性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2). ? ? ? ? ? ? ? ? ? ? ? ? ? ? ?? [責任編輯 谷會巧]
作者簡介: 滑少婷(1990.6— ),女,漢族,河北邢臺人,中小學二級,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