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我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來,科技型中小企業逐漸成為我國科技創新及經濟結構轉型的主力軍,但是我國目前針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一些財稅政策尤其在稅收優惠政策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限制了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進而阻礙了我國的經濟結構轉型。本文針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現狀,以及相關稅收優惠政策在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中所起的作用,分析我國的稅收優惠政策目前還存在哪些不足,給出一些政策建議。
【關鍵詞】 科技型中小企業 技術創新 稅收優惠
一、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現狀
根據2017年科技部、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印發的《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辦法》的通知,對科技型中小企業進行了明確定義,即指依托一定數量的科技人員從事科學技術研究開發活動,取得自主知識產權并將其轉化為高新技術產品或服務,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中小企業。這一類型的企業需要進行不斷的高水平創新,具有附加值高、增長率高、技能勞動力密集程度高、研究和開發費用高的特點,它的生產力主要在科技產品上。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經歷了由弱到強、由慢到快的發展過程。雖然現在我國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總體規模還比較小,成活率相較發達國家來說還比較低,但從發展趨勢以及政策環境來看,科技型中小企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正在進入爆發式發展的新時代,已逐漸成為中國科技創新不可或缺的新力量。
無論是大企業,還是中小企業,技術創新都是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核心要素,而企業技術創新能力與企業的研發投入密切相關。科技型中小企業既具有創新能力強、決策機制靈活、市場適應能力強等優勢,同時也不可避免的兼具經驗不足、風險程度高、融資渠道匱乏等方面的不足。
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資金來源中,自籌、國家投資和銀行貸款分別占83%、8%和9%左右。從此可以看出,資金問題仍然是制約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最大問題。融資對于科技型中小企業尤其重要,尤其是企業研發,企業需要投入大量資金來支持新產品和新技術的開發,包括招聘人才,購置設備和引進技術,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越多,他們需要的投入就越多。首先,由于科技型中小企業與供應商之間信息不對稱,完整的風險評估無法被做出,做出決策。科技型中小企業由于規模小,財務狀況差,科技產品價值不確定等原因,使得投資者難以準確評估企業價值,增加投資風險,從而減少投資。
二、相關稅收優惠政策作用及問題
近年來,我國政府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重視度不斷提高,對其發展構建了一整套優惠框架,其中,稅收優惠政策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內學者普遍達成共識,科技型中小企業作為高新技術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成為我國技術創新的生力軍。但由于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科技創新具有正外部性,即企業科技創新活動的內部收益總是小于社會收益,企業遵循市場原則作出的科技創新決策的均衡規模總是小于社會均衡規模;同時,科技創新結果具有不確定性,尤其是對科技型中小企業來說,由于其資金規模有限,且融資相對較困難,使得科技型中小企業在技術創新活動中面臨較高的風險。稅收優惠政策的介入可以激勵科技型中小企業提高研發投入強度,加快科技創新步伐以及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率,進而提升我國的科技創新實力。
雖然稅收優惠在促進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我國目前相關稅收優惠政策還存在許多不足:(1)整體效果不顯著。當前我國稅收優惠方式仍然集中在所得稅方面,對流轉稅方面涉及不多;相較于企業科技研究進程而言,更重視其科研成果;當前稅收優惠只針對已研發成功或失敗的產品,雖然對于發展后期的企業,起到了較好的鼓勵作用,但對于發展前期的企業,仍然不能解決其資金壓力問題,中小企業發展仍有一定的限制,存活率不高。(2)優惠政策方式單一。當前針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稅收優惠缺乏多樣性,直接稅比重過大,間接稅比重太小。(3)政策制定缺乏規范性與系統性。在已出臺的稅收優惠政策中,大多都是通知、暫行條例為主,導致在總體上缺乏法律支撐、統籌規劃不到位;同時由于優惠政策變動過于頻繁,使得中小企業發展不夠穩定,無法進行長期發展戰略的規劃。
三、稅收優惠政策優化建議
第一,健全稅收優惠體制。相關部門要加強稅收優惠統籌,在現有稅收優惠政策基礎上,完善稅收優惠體制,促進科技型中小企業公平競爭。完善稅收優惠環節,不只能夠對科研成果進行優惠,對科技研究過程同樣要建立起優惠體系,確保科技研究的每個環節都有相應的優惠措施,最大限度地激發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積極性。
第二,完善稅收優惠政策多樣性。針對我國當前直接稅與間接稅比重失調的問題,我國相關部門應加快完善稅收優惠政策的多樣性,調節直接稅與間接稅比重,所得稅與流轉稅比重,使得稅收優惠體系能夠在更大程度上減少企業研發成本,更加有利于促進企業的科技創新活動。
第三,加強相關稅收優惠政策的立法工作。稅收優惠政策如果只停留在條例、通知等層面,科技型中小企業進行技術創新活動就不免會有擔憂,同時也不利于本就具有融資難問題的科技型中小企業進行融資活動,進一步阻礙了其研發投入。相關立法部門應加強相關稅收優惠政策方面的立法工作,加快促進相關條例、通知轉化為法律,從法律上明確對科技型中小企企業技術創新及科研成果的優惠,解決其融資難問題的同時,也進一步激發其本身對技術創新活動的投入,以形成良性循環。
【參考文獻】
[1] 朱蘭艷.科技型中小企業稅收優惠問題探討[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8(14):121+124.
[2] 雷琳.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問題與對策研究[J].江蘇商論,2016,(29):95-96.
[3] 嚴衛中.科技創新型中小企業財稅政策探索[J].中國稅務,2013(08):61.
作者簡介:翟長城(1994—),男,漢族,山東省菏澤市人,財政學碩士;學校:北京工商大學;研究方向:財政理論與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