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正輝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當前,信息技術教育在我國小學已經基本普及。如何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有效的網絡安全教育,如何提高學生的網絡安全意識、有效引導學生正確使用網絡成為擺在廣大小學信息技術教師面前的重要課題。鑒于此,本文就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網絡安全教學展開一番探討。
【關鍵詞】小學教學;信息技術;網絡安全教學
網絡的普及,給人們的生活、工作、學習帶來了很多便利。在我國,小學生已經成為使用網絡的重要群體。網絡為小學生打開了連接世界的新窗口,上網已成為小學生獲取信息、娛樂休閑、互動交友的重要途徑。然而,網絡的開放性導致一些負面信息找到了存在的土壤,這些負面信息給小學生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比如:網絡隱私侵權、侵犯知識產權等不良行為,時常發生在青少年身上,導致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成長受到了嚴重影響。在網絡道德規范還沒有成型的當下,如何引導小學生正確上網、安全上網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小學生年齡尚小,是非判斷能力較弱,在使用網絡的過程中往往缺乏安全意識。因此,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必須做好網絡安全教學,幫助學生樹立網絡安全意識。通過網絡安全教學,可以引導學生正確識別網絡上的各種負面信息,如網絡病毒、色情、暴力、賭博等。可見,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對學生開展網絡安全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網絡安全教學現狀
首先,網絡安全教學在培養學生正確使用網絡、合理運用信心技術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理應成為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重點。但是,有一部分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只重視信息技術的教學,只關注學生是否掌握信息技術,而忽略了網絡安全的教學。其次,學生缺乏足夠的網絡安全意識,小學生年齡小、好奇心強,對于各式各樣的信息技術和設備很感興趣,很多學生早已熟練掌握常用電子信息設備。但是,他們對網絡詐騙、網絡色情、網絡病毒等不健康網絡信息的危害性認識不夠,缺乏足夠的網絡安全意識,網絡安全知識匱乏,網絡安全意識薄弱,在使用網絡時非常容易受到一些負面信息的干擾,從而對學生的生活和身心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二、小學信息技術網絡安全教學策略
(一)轉變教學觀念,提高自身教學能力
對學生來說,教師是他們的引導者、指路人。教師的教學觀念對學生的學習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小學生年齡小,生活閱歷不足,知識積累較少,在學習中,他們更加依賴教師的引導。因此,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在開展教學之前,必須先認真反思自己的教學理念是否正確,并及時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充分重視網絡安全教學,意識到信息技術的教學固然不可缺少,但對學生開展網絡安全教育同樣非常重要。不光要讓學生掌握“處理圖片”“收發電子郵件”等信息技術,還要加強學生的網絡安全意識,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融入網絡安全教學,如:在教學“收發電子郵件”時,教師可以在講解電子郵件的接受與發送方法的同時,告訴學生不能隨意點開來歷不明的電子郵件,因為很可能藏有網絡病毒,這些病毒會盜取個人信息,破壞個人資料;不要將自己的郵箱賬號、密碼告訴陌生人。又如在教學“用瀏覽器上網”時,教師可以在講解瀏覽器使用方法的基礎上,教授學生一些安全上網方法,如:不要隨便點擊不正規的網頁,在瀏覽網頁是要注意核對網址是否正確,不要在來路不明的網頁上隨意輸入自己的個人信息,以防信息被盜。這樣一來,學生在學習到信息技術的同時,還能增強網絡安全意識,養成正確的上網行為習慣。
此外,要做好網絡安全教學,教師必須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不斷充實自己,學習更多的網絡安全知識。如:積極參加網絡安全知識培訓,自主學習最新的網絡安全知識,及時了解網絡安全形勢,具體來說,小學信息技術教師需要學習的網絡安全知識范圍較廣,包括網絡安全教學的必要性,加強網絡安全的意義;網絡安全知識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應用技術以及網絡安全知識的結構;防范計算機病毒、計算機黑客程序、惡意軟件的知識;關于操作系統、網站安全設置、數據庫安全管理的知識以及身份安全認證、訪問權限控制、信息加密方法等。此外,還有必要了解網絡信息安全的相關法律法規。只有這樣才能滿足教學工作的需要。
(二)結合實際案例,激發學生興趣
在教學中,教師常常會用到案例教學法。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案例教學法也是第一種非常實用的教學方法。通過引入實際生活的各種網絡安全案例,讓學生意識到網絡安全就在自己的生活中,體會到網絡安全知識的重要性,從而激發學生對網絡知識的學習興趣,同時具體、生動的案例也能活躍課堂氛圍,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用瀏覽器上網”時,教師可以適當引入一些網絡不法分子通過釣魚網站實施網絡詐騙的案例,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案例視頻,讓學生直觀地了解生活中真實存在的網絡安全問題,使學生充分意識網絡安全問題的嚴重性,從而積極主動的學習網絡安全知識,強化自己的網絡安全防護意識。這種深入淺出、化繁為簡、寓教于樂、喜聞樂見的教學方法非常適用于網絡安全教學。
(三)開展情境教學,促進學生理解
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具體教學內容,創設適當的情境,模擬生活中的網絡安全事件開展網絡安全教學。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模仿一些具體的網絡安全案例進行情境表演,如:教師扮演陌生的網友,向學生詢問家庭地址、電話、家長職業等個人信息,要求學生自己思考如何處理這種情況,討論是否要告訴對方這些信息,應不應該向家長或教師求助。在情境中引導學生解決這些問題,學到正確的處理方式,促進學生對網絡安全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安全上網的行為習慣。又如,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引入《網癮少年后悔歌》創設情境,開展課堂導入,并組織學生表演情景劇,直觀呈現學生中存在的網癮現象。再結合網癮的癥狀和特點,引導學生展開探討,了解網癮對青少年的危害。還可以組織學生圍繞“上網是利大還是弊大”這一主題展開辯論,讓學生通過辯論深刻意識到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必須具備一定的網絡安全知識才能用好這把劍,否則很可能傷到自己。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通過大致闡述了小學生的網絡使用現狀及對網絡安全的認識,并針對當前小學信息技術網絡安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展開探討,結合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工作實踐,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議,指出小學信息技術教師應充分重視網絡安全教學,及時轉變教學觀念,不斷豐富自己的網絡安全知識,提高網絡安全教學水平,采用合理的教學方式為小學生構建網絡安全“防火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