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琴
【摘 要】目的:研究討論腦膜瘤患者在圍術期采用舒適護理理念進行護理的應用效果及其價值。方法:將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間接診的88例腦膜瘤患者隨機分配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44例。對照組采用圍術期常規護理,觀察組采用圍術期舒適護理,將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進行比較。結果:觀察組患者的SAS和SD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觀察組患者對醫院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對圍術期腦膜瘤患者采用舒適護理理念進行護理,有效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狀態,增強了治療效果,同時提高了對醫院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值得臨床大力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舒適護理;腦膜瘤;圍術期;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8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9)12-03--01
腦膜瘤是一種較常見的、且多發于中老年人群的顱內原發性腫瘤,此類腫瘤屬于膨脹性生長良性腫瘤,主要的發病原因與基因變異及環境有關。由于此類疾病會導致患者出現肢體障礙、癲癇等癥狀,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一定影響,因此,臨床醫學多采用手術切除的方式進行治療。由于切除類手術屬于侵襲性操作,一旦出現護理不當便會引發一系列不良的連鎖反應。因此,本文將對腦瘤膜患者在圍術期采用的舒適護理理念的實際應用效果進行調查和研究,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間接診的88例膽結石患者,其中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36例,年齡范圍在42~75歲。采取隨機分配的方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44例。對照組中男性28例,女性16例,平均年齡(56.78±6.53)歲;觀察組中男性24例,女性20例,平均年齡(55.85±6.42)歲,P>0.05,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同意。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圍術期常規護理。
觀察組采用圍術期舒適護理,主要護理內容包括以下幾點:(1)術前護理。腦膜瘤是一種顱內原發性腫瘤,屬腫瘤類疾病的范疇。絕大部分患者對此類疾病知之甚少,容易在手術前出現不良的心理情緒及心理壓力。因此,醫院的護理人員應當提前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有效溝通和交流,幫助患者積極樂觀的面對手術治療。(2)術中護理。手術開始前,調整手術室內合適的溫度和濕度,同時引導患者擺放合適的體位,盡可能的減少手術時患者可能出現的應激反應。手術時密切關注患者的情況,并及時告知醫生。(3)術后護理。保持干凈、整潔、舒適的病房環境,調整房間內適宜的溫度和濕度,保證患者擁有良好的休息環境;密切關注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變化,一旦出現異常情況,及時通知醫生;為盡可能的降低患者顱內感染的幾率,應與患者家屬共同密切關注患者的體溫變化,體溫升高意味著感染幾率升高,應及時進行物理降溫;為有效減輕患者的身體疼痛感,可以采取聽歌或播放電視節目等方式分散患者的注意力。
1.3 觀察指標 (1)將兩組患者的SDS和SAS評分進行比較;抑郁自評量表(SDS)和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標準SDS量表:臨界值為53分,分值越高,抑郁越嚴重;SAS量表:臨界值為50分,分值越高,焦慮越嚴重;(2)將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比較。
護理滿意度評分標準 90分以上:十分滿意;60-90分:滿意;60分以下:不滿意。
護理總滿意度=(十分滿意+滿意)/總數×100%
1.4 統計學處 本次統計均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分析,計算數據采用()表示,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t值進行檢驗,數據對比采用χ2進行檢驗,計算后若P<0.05,則本次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SDS和SAS評分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SDS和S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2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治療腦膜瘤,手術根除術擁有最佳的治療效果。但由于此類疾病的患者患病時間較長,且多為中老年人群,手術時的侵襲操作容易帶來術后一系列的不良反應,嚴重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本次調查研究發現,觀察組患者的SAS和SD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證明了對腦膜瘤患者采用圍術期舒適護理,可以有效增強治療效果,同時提高對醫院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值得臨床大力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那佳.舒適護理模式在腦膜瘤手術患者中的應用及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17:248-249.
鄭艷嬌,鄭莉.舒適護理理念在腦膜瘤手術患者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體會[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03:100+102.
常一心.舒適護理理念在腦膜瘤手術患者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山西醫藥雜志,2018,4710:1214-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