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宇
摘要:教育數據系統建設在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美國高等教育綜合數據系統(IPEDS)作為高等教育的基礎數據庫在積累基本教育資料、掌握教育概況、提高管理效率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文章從內涵闡釋入手,通過分析該系統的數據來源、數據采集和數據利用等運行機制要素,發現整個數據系統呈現出整體規劃、三級管理、賦權增能等特點。我國教育數據系統建設可以從頂層設計、技術引進、分析應用和文化培育等方面借鑒美國高等教育綜合數據系統的經驗。
關鍵詞:美國;高等教育;綜合數據系統;數據
教育數據系統建設在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它是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科學力量,對于系統收集各類教育數據,科學反映國家和地方教育現狀,促進教育決策科學化,推進教育治理現代化,提升教育服務個性化,增強公眾對高等教育的了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聯邦政府的支持下,美國國家教育數據系統發展迅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其中,高等教育綜合數據系統(theIntegratedPostsecondaryEducationDataSystem,IPEDS)作為美國高等教育的基礎數據資源庫在積累基本教育資料、掌握教育概況、提高管理效率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
美國高等教育綜合數據系統(theIntegratedPostsecondaryEducationDataSystem,IPEDS)是美國國家教育統計中心(NationalCenterforEducationStatistics,NCES)授權國家高等教育合作社(NationalPostsecondaryEducationCooperative,NPEC)研究和開發的教育數據項目,是美國高等教育領域的核心數據采集計劃和信息系統。1965年修訂后的高等教育法案明確提出,所有參與聯邦學生資助計劃的大學和學院有責任向教育部門提交申請和注冊學生數、學位頒發和證書獲得情況、畢業率、教職員工、財政情況、學雜費以及學生資助等教育數據,并對此作出了強制性規定,所以IPEDS所有調查部分的響應率幾乎都接近100%。[1]目前,有超過7300個高等教育機構(涉及50個州和哥倫比亞特區)依法向IPEDS提交相關的教育數據資料,IPEDS已成為美國最全面和最完整的高等教育數據來源之一。[2]
IPEDS的數據是完全公開和免費的。在每年三次的數據收集工作結束后,IPEDS會有六個月的時間對數據進行處理,通常前三個月會對數據進行全面審查、編輯和估算,并發布臨時性報告,接下來的三個月教育統計信息管理人員會對數據進行深加工、再修訂,并發布多種教育主題的正式性報告。[3]同時,IPEDS還會根據每年數據分析結果發布大量相關的數據產品,例如IPEDS招生手冊、畢業率手冊、教育統計摘要、少數族裔學生群體的教育現狀和發展趨勢等。從其內容看,這些教育數據產品將原來分散的教育數據進行更為結構化的處理,使得教育統計信息轉化為知識內涵更為豐富的決策支持型信息,這也說明美國高等教育管理信息系統已經處在智能化決策支持的過程中。另外,IPEDS會按照不同利益主體的需求和認知水平將數據進行相應的分類處理并在網站上進行公布。聯邦政府、州政府、學校、教育研究者、媒體乃至第三方教育機構等都可以根據自身訴求,使用IPEDS提供的數據工具獲取全國、全州或某一類高校的數據資料和統計結果。[4]這為教育發展中熱點和難點問題的把握提供了科學的依據,也為高等教育管理提供了參考和決策的支持,提高了全美高校教育信息管理的實時反應能力。由此可見,IPEDS已經發展成為政府、學校、學者、公眾等利益相關者描繪高等教育輪廓的“畫板”,成為全美集教育信息管理、科學研究、教育決策于一體的高等教育數據綜合體和信息中心。
IPEDS是一個多維、動態的數據系統。國家教育統計中心(NationalCenterforEducationStatistics,NCES)從數據定義、收集、使用、公開、儲存等多個方面對其進行了科學設計,使其在數據統計的規范性、數據來源的整體性、數據使用的時效性等方面得到充分保障,零碎的、分散的高等教育數據資料得以整合成規模化、結構化的數據系統,使得IPEDS成為美國高等教育數據管理的門戶。而對于我國高等教育數據系統的建設和發展來說,比較關注的是IPEDS的數據來源、采集和使用等問題。
(一)數據來源
在數字時代,數據是教育發展的基礎設施,蘊藏著巨大的潛能,是高等教育數據系統的核心資源。經過長期發展和不斷修正,IPEDS所收集的數據基本涵蓋高等教育的所有方面,涉及高等學校的機構特征、入學、學位授予、畢業率和學習成果測量、招生、學生資助、人力資源、財政、圖書館等各個領域。[5]參與調查的學校基本包括所有不同類型的學院和大學,遍布美國50個州和其他司法管轄區①。2016-2017年有6760所高校完成向IPEDS的數據提交工作(如表1所示)。這些學校不僅包括4年制的研究型大學、州立大學,還包括2年制的文理學院、社區學院等高校,同時也包括一些學制不足2年的技術學院、美容學院等非學位授予的高校。

目前,IPEDS具體的數據收集工作主要從11個調查部分展開。(1)院校特征。院校特征數據主要收集每所院校的名稱、地理位置、教育服務、提供遠程教育的機會、控制或隸屬關系、入學要求以及學生服務等基本信息。另外,學生的消費,如學費、書費、食宿和其他費用(如交通費、洗衣費和娛樂等)數據也會在這一部分的調查中被收集。學院和財政援助辦公室會根據學生的消費數據來確定其是否需要資助。(2)學位授予和證書獲得。這一調查部分主要收集院校授予的學位、學生獲得的證書和獎項的數量。IPEDS會根據獎項的級別、種族/民族、性別以及學科專業目錄(CIP)對獲得相應證書或學位的學生群體進行分類統計。(3)年度招生數。因為美國的高校之間可以進行學分互認,而且允許學生自由轉學,所以年度招生數指的是12個月內不重復進入一所高校的學生數量。為了保證數據的準確,IPEDS同時會收集教學活動數據(如簽到等),并據此計算每年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入學人數。(4)學生資助。這一部分主要收集每所院校受資助的學生數和相關資助的額度,具體關注點主要集中在全日制學生和大一新生以及其所受資助的類型和學生的平均資助率。IPEDS會將其作為計算學生平均花費的重要參考,并確定院校和學生應獲得的撥款和資助金額。(5)畢業率。在美國畢業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高等教育概念,是院校分配教育資源、學生選擇學校、媒體評估教育環境的重要指標。在這一部分中,IPEDS主要收集院校全日制學生數、初次申請學位的學生數、轉學生數以及100%畢業率②、150%畢業率和200%畢業率。(6)成果測量。學生學習成果測量是IPEDS在2016年最新加入的一個調查部分,它要求各院校提供四組學生的學習成果數據,即全日制在校生、全日制畢業生、非全日制在讀生和非全日制畢業生。(7)入學申請。入學申請是院校招生部門選拔本科生考慮因素的具體體現。在這一部分,IPEDS主要收集參與申請的學生數、學生的入學考試分數以及中學期間的檔案袋記錄。(8)秋季注冊。這一調查部分主要是收集新入學學生的人口學數據,主要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總人數、性別、年齡、種族以及其是否需要遠程學習、是否為全日制、是否寄宿等信息資料。另外,IPEDS也會要求院校提交新一年的學生留存率和生師比的數據。(9)財務概況。財務數據主要涉及院校的年度總收入和總支出、凈資產變化、捐贈以及獎學金和研究經費。但是由于高校類型(公立、私立營利、私立非營利等)的不同,其財務執行的標準也不盡相同。通常情況下,財務數據的提交會使用政府會計準則委員會(GovernmentalAccountingStandardsBoard,GASB)或者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inancialAccountingStandardsBoard,FASB)的標準。(10)人力資源。高等院校的教職員工體系的差異性很大,IPEDS主要從人口學和職業特征來收集全職教學研究人員、全職非教學研究人員、兼職人員和新入職的全職人員的基本信息,其中包括工作類別、職位、學歷、性別、種族等數據資料。(11)學術圖書館。IPEDS對圖書館數據的收集主要由兩部分組成:其一為圖書館館藏、館際互借服務、數據庫和電子媒體的使用量、圖書館借閱量(包括紙質書、媒體、電子書)、閱覽室上座率等核心數據;其二為圖書館員工薪資和福利、圖書購買、館內日常運營和維護支出等管理數據。經過多年的積累和更新,IPEDS已經形成了涉及不同教育主題、不同教育領域的橫向縱向數據,數據完整性高、覆蓋范圍廣、時間跨度長的教育綜合數據系統,逐漸成為支持高等教育政策制定,提供及時、準確的數據信息的“教育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