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曾
摘 要: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學方式也要隨著時代和社會的進步逐漸改變。在實際的初中數學課堂中,教師要逐漸轉變教學方式,將傳統的注重考試成績的教學模式轉變成為以學生為主體的合作學習模式。讓學生在輕松的課堂學習氛圍中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糾正教學方式,充分考慮到學生在學習中的不同需要,以合作學習的方式提升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因此,主要講述了在新課程理念下初中學生數學課堂合作學習的重要性。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初中數學;合作學習;重要性
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積極地引進合作學習的形式,有利于教師不斷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潛能,在實際的數學課堂中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進而直接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合作學習的精神是一種十分重要的品質,在某種程度上學生掌握這樣的品質,其結果會高于學生在數學知識的積累上取得的成效,合作學習的思想也是新的課程改革中積極提倡的一種教學模式。因此,初中數學教師積極地將合作學習的形式引進初中數學的教學中是十分必要的。
一、初中數學合作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在初中數學的合作學習中,主要存在的問題就是,教師在實行合作學習的過程往往只注重合作學習的形式。在實際的合作學習應用過程中,由于教師在課堂中的引導不到位,就會使合作學習的形式在課堂中顯得很吵很亂,這就直接喪失了合作學習的意義。其次,在合作學習應用的過程中,教師沒充分準備,所設計的合作學習內容不合理,降低學生參與合作學習的熱情,導致合作學習的效果不明顯[1]。
二、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提升合作學習效率的主要方式
(一)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為合作學習的模式奠定基礎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地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會為合作學習形式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也會逐步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提升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綜合素養。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思想,讓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取得成果,感受到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2]。
例如:在教學初中數學知識點“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在小組之間進行合作學習,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的形式制作立體圖形,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再將圖形展開,直觀地感受到由立體圖形到平面圖形的變化,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點的感悟,教師及時地鼓勵學生的合作學習成果,讓學生逐漸形成合作學習意識,感受到合作學習的重要性。
(二)設定適當的合作學習內容,為合作學習的模式提供條件
教師在開展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還應該注意的是為合作學習挑選合適的內容,教師對合作學習內容的精選,有助于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取得成果,增強學生對合作學習重要性的感悟[3]。
例如:在教學數學知識點“幾何圖形”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通過合作學習的形式,制作長方體或者正方體的盒子,教師這樣的做法在提升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同時,又可以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合作學習的成果,吸引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合作學習中,提升初中數學課堂的合作學習效率。
(三)合理的合作學習分組,提升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教師只有在開展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才會不斷地提升合作學習的有效性。科學的分組方式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學生數學知識的實際掌握情況,將學生進行合理有效的分組,教師要注意的是在分組的過程中要保證小組成員之間能力的均衡,這樣的做法為建立高效的合作學習形式奠定基礎。
例如:在教學數學知識點“命題、定理、證明”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依據學生的性格和學生對數學知識點的實際掌握情況,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的形式,能夠判斷命題的真假,同時能寫出簡單的命題推理過程,教師可以適當地設置命題,讓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進行討論。如:兩條線平行,同位角相等;對頂角相等;以這樣的例子告訴學生這就叫命題。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合作學習互相提問,讓學生真正學會命題的含義,提升合作學習的實際效率,完成初中數學的教學目標,體現了合作學習的重要性。
綜上所述,合作學習的模式體現了新課程中先進的教學思想。經過在初中學校的真實實踐結果表明,教師在初中數學的日常教學中積極地應用合作學習的模式,會在課堂中達到激發學生學習潛質的效果,同時合作學習的模式也會在教學的過程中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點的記憶,會讓初中數學課堂變得更加高效,這些都體現了在新課程理念下初中學生數學課堂合作學習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張積云.課改新氣象 教改新模式:試論新課程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模式的改革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22):95.
[2]田利和.初中數學教學中探究性學習分析及開展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22):43.
[3]龔慧.初中數學教學中任務驅動式教學法的運用分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