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妮

摘 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要讓孩子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要認識常用字1600至1800個;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5萬字。”因此,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教學的難點。為了完成這一目標,我們的教學要培養孩子們的識字興趣,教給他們科學的識字方法,并逐步培養孩子自主識字的能力。
關鍵詞:識字;學習;興趣
根據小學二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我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采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自主識字,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課前借助學習工具,自主識字
1.借助文中拼音識字
人教版部編版語文教材的課文都帶有拼音,在孩子們預習時,我要求學生借助文中的拼音自主識字。如果遇到難拼的音節用橫線標注出來,多讀幾遍,直到熟練;用圓圈圈出輕聲音節,讀輕聲音節要輕短;用波浪線畫出兒化音節,讀準兒化音節。
2.借助查字典識字
查字典可以幫助學生自主識字。學生在一年級下學期學習了音序查字法,在二年級上學期學習了部首查字法。在教學中,我引導他們靈活地運用這兩種查字法自主識字。為了有效地落實、檢查他們識字的效果,我設計了查字典的表格,讓他們學習每篇課文的一類字時,在家提前預習填好表格,上課時展示自己的識字效果。
二、課內采取多種方法,自主識字
在識字教學中,如果讓學生被動地記字,機械地抄字,學生會感到厭倦,只有調動學生的識字愿望,主動識字,獲得成功的愉悅,從而增強自主識字的信心,這樣,其自主識字的愿望也會更強烈,他們才會認識更多的字。自主識字就是讓學生自由選擇愿意識記的字,自由選擇不同的方法來記住字形,老師的引導只是體現在恰到好處的點撥上。課內我鼓勵孩子們采用多種方法,訓練自己主動識字。
1.游戲識字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引導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游戲中識字,激發他們自主識字的興趣。課堂中,他們采用猜字謎“一條白毛巾,掛在木頭上(棉)”、看圖片、做動作、摘果子、奪紅旗、找朋友、開火車等游戲進行識字,提高了識字的效率。
2.歌訣識字法
在識字教學中運用歌訣來幫助學生識記生字,學生讀著歌訣朗朗上口,饒有趣味,識字也就輕松多了。如:人教版部編版第三冊識字單元中的《場景歌》一課“一只海鷗,一片沙灘。一艘軍艦,一條帆船。一方魚塘,一塊稻田。一行垂柳,一座花園。一道小溪,一孔石橋。一叢翠竹,一群飛鳥。一面隊旗,一把銅號。一隊紅領巾,一片歡笑。”在歌訣中,學生不僅快速地認識了許多字,還可以仿照文中的句式自編識字歌,幫助身邊的同學認識更多的字。
3.歸類識字法
識字是一、二年級的教學重點,因而每一篇課文的生字都很多,為了讓學生輕松地識字。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學習運用歸類識字法識記生字。
(1)熟字加一加、減一減,如“力-為(辦)”;
(2)加偏旁、減偏旁、換偏旁,如“方-仿(訪、芳)”;
(3)比較法,如“們-閃”“圓-園”;
4.字理識字法
學生都喜歡聽故事,在教學中運用簡短的故事來闡明字理,追溯字源,科學地分析漢字理據,可以使學生不僅學得興趣盎然,而且記憶深刻。如:學習“馬”字時,引導學生“馬”字的第一筆豎折相當于馬的脖子,就要寫得比較窄,下面是馬的肚子,就要寫得比較寬,橫是馬的尾巴,就要寫得長長的。運用這些形象的小故事讓學生不僅對抽象的漢字字形頓生興趣,還能夠在活躍輕松的課堂氛圍中輕松地識記生字。
三、課外主動走進生活,隨處識字
識字學習,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我們把識字教學置身于生活的大課堂里,讓學生在生活中隨處識字,生活為學生的識字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學生在上學、放學路上收集一些門牌、廣告牌上的字;大量閱讀各種課外書、報刊、雜志;指導學生收看新聞,甚至在街道、小區、旅游景點等地都可以隨處認識到許許多多的漢字。
每天晚上,我們班的孩子在自己的識字積累本上記錄當天在課外認識的5個新字。第二天早讀時間,同學們一起交流,相互學習。
總而言之,多樣的方法,多彩的情境,讓學生認識的不再是一個個枯燥的符號,而是充滿生命力的活生生的字,感受到了漢字的魅力,識字的興趣進一步增強,識字量有了顯著提升。
參考文獻:
[1]韓芳.培養小學低年級學生自主識字的方法與策略[J].學周刊,2016(21):138-139.
[2]張佳秀.漢字構造理論與小學語文識字教學[D].遼寧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