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艷
摘要:目前從職業崗位對實用型人才的綜合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的要求出發,職業教學一直“以學生為主體”的課程實踐,遵循高技能人才培養的原則。發展智力和培養能力是歷史教學的重要任務。歷史課程面對職業要求,不能繼續停留在應試教育中。傳授歷史知識的同時,教學方式結合職業要求,更要偏重注重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各學科的進步,這對他們未來的職業道路才大有益處。
關鍵詞:職業教育;歷史課程;教學方式;轉變;培養
中圖分類號:G71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21-0007-01
1.注重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作為職業中學的學生,大多成績不如人意,分數讓他們沒有足夠的信心面對試卷。但這些并不能否定他們的一切,不能再單單依靠試卷衡量他們,而是教會他們如何接受行業的考核。而考核的第一步就是面試,就是學會如何介紹自己、推銷自己——如何開口說話。我校的學生,大多面向窗口服務行業,對他們的語言表達更是有所要求。
課前小故事,教學中規定每節課前五分鐘由一名學生講一個歷史小故事。起初,一些學生語句繁瑣、表達不清,甚至出現中斷的現象。在這時,學生尤為需要同學的鼓勵,教師的肯定,師生共同找閃光點,一起將不足的地方進行彌補。
朗讀對學生領悟課文內容,增強語感,激發情趣,培養想象力有特殊作用。教學中,選擇課文中一些學生感興趣與課文內容緊密相關的段落。強調特定歷史環境中的意境美、形象美,要求必須用普通話,語言流暢、吐字清晰。
教師提問、學生回答。首先是鼓勵學生開口,其次在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補充。這就要求教師,一是授課時要不斷提出問題,為怯場者答問多創造些機會,培養他們在眾人面前勇于表達自己觀點的能力;二是幫助學生提高取舍材料,有的放矢地回答問題的能力。
2.注重觀察能力的培養
在歷史教學中,利用現行豐富的教學道具,以及多媒體的運用,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是切實可行的。在歷史教學中,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明確觀察的目的和任務,避免觀察的盲目性和無效性。歷史問題的提出不是很隨意的,而是根據學生的思維水平,針對教學內容的重難點來設計。問題的設計應注意梯度,應由易到難逐步推進,由淺入深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要讓所有的學生都動起來,都能開動腦筋,帶著思考去觀察。
例如,講授唐朝的“曲轅犁”時,讓學生觀察圖示,明確提問“比較漢犁和唐犁在結構上的區別”。根據區別點撥學生進一步明確唐犁與西犁相比的各種優點。使學生深刻認識到,農業生產工具的改進是唐朝農業生產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
3.注重理解能力的培養
理解能力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能讓學生深入領會和把握事件的中心環節,這樣能讓學生在以后踏上職場中,及時準確的領會各種方針政策的要求、顧客需求等等,運用已知知識解決未知問題。
歷史課程的安排,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線索、層次等方面,多方面進行設計。對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度、廣度和靈活性有很大的益處。要讓學生掌握運用已知解決未知問題的能力,就要培養學生對任何事物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有著連貫的思維,事物發展的規律性。
例如,在講解到我國重要珍奇野生動物分布變遷時,不光表面的停留在對野生動物的介紹和簡單的提出要愛護自然,愛護珍稀動物,更應該通過動物的生存變化,引導學生理解到很多野生動物分布在逐漸縮小,野生動物種群和數量都在大大減少的內在原因,一些已經滅絕。這是由于歷史氣候的變化,影響了這些動物的自然繁殖;二是由于歷史時期自然和人為因素造成的植被變化,使動物失去了生存的空間;三是由于人類不合理的物戒指捕殺。只有學生理解到根本的原因,才能促使學生對大自然發自內心的熱愛,并且也懂得如何去保護自然環境。
4.注重分析綜合能力的培養
分析綜合能力的要求,也是我們對學生就業的一個高級要求。分析綜合能力的培養,關系到學生在就業后是否具備時間發生的預見性,及時有效處理突發性事件的能力,也是學生在就業后是否可以繼續進步的關鍵。
分析的目的是為了綜合,而綜合又必須以分析為基礎。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分析與綜合能力,主要是培養學生運用事物發展的基本觀點觀察、分析與綜合問題的能力。而分析與綜合能力的培養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提問。因為,沒有問題,分析與綜合便沒有目標。所以教師在歷史教學過程中要善于運用各種方法提出問題,啟發學生積極思考并回答問題,并對提出的問題展開一番議論,最后由教師作透徹分析總結。
教師要在教學內容的設計上,在學習環境的創設上,都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營造一種和諧民主的氛圍,放手讓學生去練習,無所顧及地去分析、綜合、比較。學生練習得多了,分析綜合能力也就逐步形成了。教師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與學生共同總結正確進行分析綜合的方法。引導學生挖掘事件內在聯系時,按照“是什么”、“為什么”、“說明什么”這三步去循序漸進地展開。在訓練途徑中培養出來的分析綜合能力既準確地抓住了事件的重點,又簡潔明了。
參考文獻:
[1] 王平.《歷史教學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策略》,《湖南教育》,2002年16期.
[2] 張曉明.《歷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學與管理》,2002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