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讀寫結合蘊含了語文教學方式的精華。課改新教材中涉及了詩歌、童話故事、寫景狀物的記敘文、抒情性散文、說明文、文言文等多種文體。由于文體特點不同,在讀寫結合教學中落腳點和訓練點也就不同,只有針對不同文體特點來挖掘讀寫結合點,擇優運用,才會產生最佳的教學效果,才能使學生寫出各具特色的文章,提高學生的語言表現力。
關鍵詞:初中語文;讀寫結合;寫作效率;提高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22-0073-01
1.詩歌的讀寫結合點在賞、用、改上
古詩的讀寫結合點主要落在以下三點上:第一,落在“賞”上,在賞析中學習古人是如何錘煉語言的;第二,落在“用”上,在熟讀能誦的基礎上,讓學生學習運用古詩詞,可以為學生的作文增添更多的色彩和韻味;第三,落在“改”上。引導學生對情節進行補充擴寫,或把詩歌改寫成一篇記敘文,既有利于學生理解古詩,也訓練了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如,教師指導學生進行的《游子吟》的改寫:夜漸漸暗了下來,四周一片漆黑,勞累了一天的人們已經進入甜美的夢鄉。只有孟郊家發出微弱的光線,因為孟郊將要遠行了,他的母親正為孟郊收拾行李。正當母親收拾衣服的時候,突然看到衣服的領子開了一個口子,母親把針紉好,就開始縫補,母親縫的樣子是那么得仔細,那么得密。母親心想:“孟郊這次遠行不知道要多長時間,我要把衣服縫得更密一些,可以穿的時間長一些。”……
2.童話故事的讀寫結合點在語言和人物形象上
通過教學研究,結合童話的特點,我們認為閱讀童話時,完全可以結合故事里的人物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想象它們會說什么,會做什么,可以續編故事的結尾,也可以為學生創設一個情境讓學生創編童話故事。如在學完《皇帝的新裝》后,教師組織學生進行了“續寫”:游行大典好不容易結束了,皇帝與他的內臣們都回到了皇宮。皇帝氣急敗壞,火速下令:“將那兩個騙子給我押上來。”一名大臣說:“回陛下,那兩個騙子在游行一開始就不見了,可能早已逃之夭夭。”皇帝大發雷霆:“在全國發布通緝令,不把他們捉回來,我誓不罷休。”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皇帝下令后的第二天,兩個騙子就被共和國衛隊在地窖中抓住,押解到皇帝面前,皇帝龍顏大怒、拍著龍椅大叫:“你們竟敢欺君犯上,來人呀!把他們拉出去斬了!”騙子甲裝作不知道:“陛下你說我們欺君犯上,總得說出理由吧!”于是,皇帝把游行的過程全部說了一遍,騙子甲無話可說。正在他絕望時,騙子乙說話了:“陛下,我們承認,是我們害得你在你的老百姓面前出丑。但是,你想過沒有,也正是我們,讓你看見在你的國度里,你的老百姓(除那個小孩外)和大臣都是虛偽的。正是我們讓你看見你的國度的人們的內心世界……”
皇帝如夢初醒,最終原諒那兩個騙子,同時,他謙虛謹慎、勵精圖治,重振朝綱,整頓吏治,修訂法令,下令全國把游行的日子作為愚人節。
3.以寫景狀物為主的文章的讀寫結合點在線索、關鍵句段和議論抒情上
學習以寫景狀物的記敘文要注意文中的線索、關鍵句段和議論抒情句,因為一是通過分析文章中的敘事線索,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繼而有感而發;二是分析文章中關鍵性句段,特別是首尾段,從中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適時掌握首尾呼應的寫作方法;三是文中如有議論、抒情的語句,應特別給予關注,這些語句往往就是文章的主旨。如,《紫藤蘿瀑布》是一篇寓意很深的“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的記敘文,文章比較明顯的運用了“對比”的寫作手法,文章的主旨句也是一句頗耐人尋味的話語: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生活的長河卻是無止境的。這都是比較好利用的讀寫結合點,可以指導學生運用對比手法完成一次作文片斷練習,也可以要求學生就文章的主旨寫寫自己的讀后感悟。
4.說明文的讀寫結合點在貼近生活與說明特點上
說明文教學的讀寫結合點主要應落在兩點上:一是貼近學生生活,滲透寫法的指導,確保一課一得。如在學完《蘇州園林》之后,教師布置了一個小練筆——《說說我的小書房》,要求運用一到兩種說明方法,把自己書房的主要特征介紹出來。
二是抓住說明文的敘述特點,采用多種形式創設練筆機會。如《蘇州園林》這篇文章,介紹了蘇州園林的設計和建造美學。學完這篇文章后,我們可以讓學生以一名導游的身份,準備一份介紹蘇州園林的解說詞;也可以讓學生從一名園林設計師的角度,介紹蘇州園林的設計和建造理念;還可以指導學生搜集中西方園林的相關資料,運用對比的手法,寫一篇“中西方園林各具特色的美”的介紹說明文字。
如此一來,既可以讓學生熟悉說明文相關的文學文體常識,也可以初步掌握說明文的寫作思路,收到一舉兩得的效果。
5.文言文的讀寫結合點在經典語句運用及改寫上
文言文教學的讀寫結合點應落在:把古文改寫成白話文,既便于學生對古漢語的理解,又可以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從而發展學生的書面語言。如,《石壕吏》是杜甫創作于安史之亂期間的經典作品,思想性和藝術性都很有特色,因此在學完之后可讓學生進行相應的改寫。
總之,讀寫結合點的選取是進行讀寫結合教學的第一步,限于篇幅,這里只能就要點加以概述。教師要指導學生以隨筆寫作的形式進行學以致用的訓練,努力提高學生的寫作效率。
參考文獻:
[1] 盧嘉玲.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教學策略探究[J].速讀,2010(18).
作者簡介:張天柱,本科;任職于農安縣華家鎮初級中學;研究方向:初中語文教學。重要榮譽:本文收錄到教育理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