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友華
摘 要:初中數學對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是目前教育領域對數學教師提出的新的要求。教師應當進行教學方式的創新,幫助學生提高能力。選取初中階段學生所必須掌握的數學思維當中的歸納意識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對數學知識課堂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的創新,幫助教師形成歸納意識的培養能力,提高初中學生的數學水平。
關鍵詞:初中數學;數學思維培養;課堂教學;歸納推理意識
歸納推理意識是中學階段學生所能夠接觸到的數學思維當中的一項重要思維方式,通過掌握歸納推理意識,學生能夠更加自然、自主地在復雜、混亂的數學知識表象當中,尋找內在的邏輯聯系,并通過推理和演繹的方式,總結出規律,獲取數學答案。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需要將歸納意識作為能力培養目標,融合滲透到教學活動當中。
一、課堂教學中數學知識點的總結教學策略
知識點的掌握是學生在進行數學學習和數學能力形成當中主要的內容,缺乏理論概念的鞏固,學生難以在實際的數學解題實戰當中發揮應有的水平。但是在傳統教學方式內部,教師無法將知識點概念通過生動形象的方式進行展現,幫助學生理解,學生僅僅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了解數學知識概念內容。這種學習方式對于學生的能力成長而言,沒有幫助。學生只會感受到學習的枯燥,同時在實際運用當中仍然感覺到困惑。因此筆者提出,教師應當通過教學思維的引領,幫助學生依據思維能力,形成自主的規律探究,并從規律當中完成對概念的歸納和總結,只有這樣,學生才可能做到數學知識概念的靈活運用[1]。例如,在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學當中,筆者就將思維引領和歸納總結的教學流程融入課堂設計當中,要求學生能夠根據其經常接觸的生活場景,對一元二次方程所具有的規律進行總結。例如,在地毯問題當中,需要在長20米、寬10米的客廳地面鋪設面積為100平方米的地毯,地毯周圍的空白客廳地面的四周寬度保持相等,并計算這個寬度。學生則需要在了解面積計算方法的基礎上,對空間環境進行模擬,并在腦海當中對地毯面積和客廳地面面積之間的關系進行思考,從而列出方程。對于所列出的方程,學生要通過觀察方式從中總結規律。該地毯問題方程可以被列為(20-2x)(10-2x)=100,最終完成對規律的總結和思考,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題思路。在整個思考和解題的過程之中,學生能夠通過想象、模擬,對題目當中所提供的客觀規律之間存在的邏輯聯系進行整理,最終形成歸納意識。
筆者認為,課堂教學作為一種傳統教學方式和教學場景,教師所能夠做出的創新和策略打造十分有限,但不是說教師只能夠遵循以往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思路,墨守成規地完成教學任務。在新課程標準的影響下,教師應當充分認識到素質教育和能力培養的重要作用,在教學環境當中,充分利用課堂教學資源,完成對學生的引導。對于初中數學教學來說,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組建教學框架,通過框架模式,引導學生形成問題探究的基本思路。學生在進行問題探索時,教師則采用從旁引導的策略,避免學生遇到困難和瓶頸。這種教學方式既能夠保證學生擁有充分的探索空間,同時又不至于使學生面對挫折喪失信心。
二、加強課外環境下的生活實踐教學
生活實踐教學是現代教學理論當中將理論與實際相聯系的教育理論創新。初中學生在思維能力的形成方面,往往無法與成年人的思維方式進行對比。初中生一般需要借助具象的生活現象來總結規律,最終形成抽象概念。而在初中數學的學習當中,大部分數學內容無法直接在生活當中找尋到與之相對應的實體,因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感受到困難和理解障礙。筆者提出,在初中課堂教學當中,教師可以嘗試通過理論聯系實際的方式,引導學生參與到與其理解能力相適應的社會生活當中,通過豐富的課外活動方式,幫助學生了解生活當中的數學常識。例如,在目前的教育環境下,研學旅行這一教學方式逐漸被廣泛的教學一線學校所認可,學校通過組織開展研學旅行的方式,幫助學生深入生活、感受社會、形成能力[2]。相較于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學生在接觸社會環境的過程中既能夠感受到樂趣,又能夠進行不斷的思考。對于數學思維的形成來說,學生參與到生活環境當中進行親身體會的方式,能夠幫助學生養成勤加思索、不斷歸納、不斷總結的習慣,最終實現歸納推理能力的培養和貫徹。初中數學教學當中的幾何學知識,往往需要學生通過圖形的觀察和圖形間位置關系的分析,來形成數學思維。因此透過生活觀察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形成幾何學的認知手段。
綜上所述,歸納推理意識在數學學習和數學探索當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初中生能力和思維培養的主要環節。教師應當通過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設計兩種方式,潛移默化地將學生自主探究與歸納意識培養進行融合,幫助學生在學習和生活當中發現聯系、感受數學魅力、構建屬于自己的數學世界。
參考文獻:
[1]焦小金.“數學現實”引入新知,讓“數學課講數學”:以“銳角三角函數”概念引入為例[J].中學數學,2018(24):28-29.
[2]秦愛東.分層教學背景下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成果展示的研究[J].中學數學,2018(24):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