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聲 嘉興學院南湖學院
隨著全世界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在中國的教育領域,網絡信息成為教育的重要資源。2016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發布,倡導加快推進教育信息化,深度應用信息技術,與教育發展融合創新,對教育信息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與此同時,隨著互聯網+時代“大智移云”(大數據、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等現代網絡技術的發展,市場對會計職業提出了新要求。
作為會計信息化人才培養的核心課程《會計信息系統》,如何適應這種變化,以促進信息技術在會計教學中的有效運用,關于學生能力的。
(一)教學內容。目前大部分應用型高校的《會計信息系統》課程偏重于財務軟件功能和操作方法的學習。課程中雖然會涉及會計信息系統的邏輯關系與數據傳遞基本原理,教學中這個部分屬于理論性較強的內容。往往放在課程的開端,所占課時較少。學生在學習時難以理解,缺乏對會計信息整體框架的把握。教學實踐中,一般以某種財務軟件為基礎介紹各子系統的功能及系統設置、日常處理賬表輸出等操作方法,要求學生熟練操作該財務軟件進行企業的業務處理。
課程中涉及會計信息系統中的各類數據獲取、數據處理、數據分析內容較少。而這些內容恰恰是培養企業需求的、適應于互聯網+環境的應用型會計人才應具備的自我解決問題能力的關鍵。
(二)教學模式。《會計信息系統》課程采取的是理論教學+實驗教學的模式。
理論教學秉承教師主導課堂的教學理念,采用的傳統的“PPT+黑板”授課方式,對學生進行知識傳授和技能訓練,強調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教學手段單一,教學資源貧乏。教師與學生間缺乏溝通互動,教師無法實時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難以因材施教。
實驗課教學主要是教師演示講解,學生進行驗證性實驗。實驗過程中,學生能夠根據教材中的操作指導完成單個經濟業務。學生一旦遇到問題,往往是找老師解決,并不能思考問題出現的原因、解決的方式以及相應的理論知識。學生在實際工作中,出現書本以外的復雜經濟業務時,束手無策。
這種教學模式,由于學生是被動學習,疏于思考,教學效果欠佳:無法培養學生知識的運用與創新的能力,制約了學生判斷能力和決策能力的鍛煉與開發。
(三)考核方式與方法。目前《會計信息系統》課程成績基本由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兩部分構成。平時成績根據作業、出勤情況和實驗情況由老師綜合評定。期末考核不同學校略有差異。一部分學校采用為傳統閉卷筆試方式。考試成績更多地反映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能力,無法有效反映學生實際應用能力。學生通過死記硬背就能得高分。
還有一部分學校采用上機考核方式。上機考核結果往往反映的是學生對某一財務軟件的操作能力,容易導致學生忽略理論知識的學習??荚嚂r的業務相對簡單,也不能體現學生解決現實復雜業務的能力。
(一)重構教學內容
根據專業培養目標,以社會和企業發展需求為導向,合理重構《會計信息系統》教學內容。以財務軟件為導向,適當介紹會計軟件開發、會計信息系統分析、財務共享、云會計等相關內容。教學內容中既要涵蓋會計信息系統的基本知識,也要介紹會計信息系統的發展趨勢、財務共享的概念以及財務機器人的工作原理等相關內容。學生通過課程學習,能熟練運用財務軟件處理經濟業務,并在此基礎上了解會計信息系統開發的基本流程、數據庫存與數據管理,成長為適應互聯網+的應用型會計人才。
(二)構建基于互聯網+的教學模式
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構建基于互聯網+的全方位、立體教學。
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讓學生自學。互聯網的發展,也促進了教育的發展,各種優質教育資源得到了廣泛的傳播。各大教育平臺,如中國大學MOOC網、愛課程等均有《會計信息系統》精品課程。教師可以選擇內容,讓學生能在課前自主學習,課后復習,延伸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課堂教學中,可以采用案例式、任務式的教學設計實現“翻轉課堂”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亦可通過互聯網,在“課堂派”等平臺建立《會計信息系統》課程教學資源,提供給學生。課堂教學時亦可通過“課堂派”增加課堂互動,將學生的“聽課”與“參與互動”兩種狀態無縫融合,豐富課堂形式。
學生在課前預習、課后復習過程中如有疑問,也可通過平臺與老師、同學進行討論,擴展了教室的空間、時間范圍,學生可以充分利用碎片時間進行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三)建立與教學模式相適應的多元化評價方式。課程教學模式改變后,課程評價方式也應隨之變化。教師應根據教學模式的改變,采取與之對應的、多元化的評價方式。課程成績分為平時成績、實驗成績、期末成績三個部分,并適當加大平時成績、實績成績的權重,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積極性。平時成績的評定,除考慮出勤情況外,教師可參考所選擇平臺提供的出勤、作業完成情況。涉及案例教學、小組任務時,可根據案例成果展示,增加小組自評、互評成績,改變平時成績完全由教師評定的模式。此外,教師可引導學生參加相關的專業競賽,將競賽成績計入課程成績,以賽促教,以賽促學,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期末考核可采用上機考試與課程答辯相結合的方式,全面考察學生對課程的掌握程度。
結語: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時代,學生的學習習慣與網絡、智能手機緊密相聯,《會計信息系統》的內涵也在不斷擴展。教師應充分利用互聯網,更新知識體系,創新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出適應互聯網+的應用型會計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