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照坤
小微企業發展潛力強,活力充沛,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中舉足輕重。在中小微企業蓬勃發展的同時,對相關會計人才的需求量也在增加,但是我國中職院會計人才培養與中小微企業實際經營中會計人才需求存在脫節現象,會計專業學生在畢業較難適應中小微企業的會計工作需求。中職院會計專業就業之所以會面臨與中小微企業就業對接困難的難題,會計專業學生的學習內容偏重理論,而中小微企業需要的會計人才是到崗既能承擔崗位職責,適應期和磨合期非常短,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中小微企業對會計人才技能的需求不相符或不適應這一問題將長期存在。因此,從中職院會計專業與中小微企業就業對接方面思考中職院會計專業的教育優化問題,刻不容緩。
(一)中職院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中職院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具有一線會計核算和基層會計工作能力的社會應用型人才,需要學生在畢業后能夠適應具體的會計核算崗位的相關工作。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蓬勃發展,各類中小微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崛起,尤其在服裝制造、食品加工、鞋業制造等生產制造業中,更需要對行業有一定了解且能夠從事一線記賬、出納、收銀核算等會計基礎崗位工作的專業人員。基于這樣的社會人才需求和經濟發展,在我國中職院會計專業人才培養中,就需要根據當前我國經濟發展中對會計崗位需求的特色,進行目標性和針對性明確的人才培養,重點塑造學生的會計實際操作能力和深入企業就業的一線會計核算等方面能力。
(二)中小微企業經濟發展及人才需求。中小微企業是當前我國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推動力,其企業數量多、提供就業崗位多、企業類型多等特點都極大激活了我國市場經濟,而且中小微企業由于數量巨大,也成為我國稅收的主要來源,據不完全統計,中小微企業所繳納的稅費,占據全國稅收50%以上。隨著科技產業發展,中小微企業在技術創新上也有十分豐富的貢獻。在所承擔社會責任逐漸增加的情況下,我國中小微企業需要更多能夠直接參與一線會計工作、實際操作能力較強、能更高效和創新的完成企業稅收籌劃、會計核算、企業財務管理的會計人才,這也是中職院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一)中職會計專業課堂教學與中小微企業實際經營發展聯系弱。想培養能夠與中小微生產實際和企業發展需求相適應的會計人才,首先在課堂會計知識講解中就應該注意與中小微會計實際問題相結合。但是當前中職院會計專業教學中仍然采用比較傳統的教學方式,課上教學時教師講解會計理論知識,學生臺下記錄筆記,以應試為思路進行學習,會計學習的內容與中小微企業生產經營中的稅收、會計管理等問題缺少結合,導致學生會知識點也無法與解決實際案例問題結合,學習思路不清晰,在實際應用中也勢必會遇到瓶頸。
(二)會計專業教師對中小微企業的認識了解不深入。中職院會計教師是學生會計學習的重要引導力,但是當前很多中職院會計教師都并沒有中小微企業從業經驗,對中小微企業的實際業務情況并不了解,反而重點針對會計科研事業進行研究和關注。這樣的教師隊伍雖然具有較為專業的理論知識教學能力,但是在實用性人才培養,和為中小微企業輸送人才方面的效果并不好。中職院會計專業學生與中小微企業就業銜接,仍需要更多具有企業工作經驗的教師進行教學引導,使得校企對接更順暢,模式更科學。
(三)中職院會計教材與中小微企業銜接較少。教材是中職院會計專業學生學習的重要依據,但是當前中職院會計教材多是通用會計教材,在教材內容、案例分析等方面都沒有結合中小微企業情況進行編寫,這就導致學校學習內容的實踐性和應用性不強。從教材編寫方面改革,中職院會計與中小微企業就業對接相關內容,是作為中職教育一線工作者和教育科研人員思考和評估的新方向。
(一)結合中小微企業實際情況授課并構建情境課堂。要想學生的學習能夠高效,在教學中“還原生活本色”十分重要。中小微企業是當前社會上比較常見的企業類型,學生日常生活中也比較熟悉和經常接觸,只是缺少對中小微企業有目標的觀察和深入了解。所以在進行中職院會計專業教學中,想教學與中小微企業就業對接效果更好,教師應該注意課堂情境創設,在基礎會計知識的基礎上,講解更多與中小微企業實際會計工作情況相關的內容,補充中小微企業的基本知識,讓學生通過情境創設能對會計學習更有興趣,也能更了解中小微企業的實際會計經營管理情況。教師可以模擬小微企業工作環境,讓學生擔當其中的崗位角色,模擬經營和業務數據,讓學生模擬會計人員的的工作,實踐統計、核算、銷賬等會計基礎技能,同時,還要讓學生體驗小微企業的工作節奏,特別是財務工作臨時性強、突然性大的特點,讓學生有著充足的心理準備。
(二)強化中職院會計專業教師的中小微企業實踐經驗。在中職院會計專業與中小微企業就業對接中,中職院教師應該起到重要的銜接和引導作用。為促進就業對接,中職院會計專業可以嘗試組建專業實戰經驗更豐富的教師團隊。例如,聘請當地經營效果出色的中小微企業中具有豐富一線會計工作經驗的人員作為實踐輔導教師參與教學,這樣能夠最直接的將中小微企業會計工作的真實情況和問題傳遞到教學中,讓學生專業學習與中小微企業就業實踐相關聯。另外,學校也可以采取指派會計專業教師在每學期一段時間加入中小微企業或者當地優秀會計師事務所進行會計一線實踐、做真賬等等,這是比較直接、有效的提升教師教學能力的辦法,能夠更快的將中小微企業會計實務引入課堂教學,讓中職院會計專業學生就業能力通過課堂學習和與教師交流快速提升,促進學生就業發展。
(三)中職院會計教材的編輯與中小微企業經營內容結合。在中職院會計專業與中小微企業就業對接中,還可以通過改革中職院會計教材的方式。積極發動學生主動收集中小微企業的各類憑證,并進行歸類整理和識別,并交給會計專業老師作為校本教材編寫素材,教師再根據教學目標和需求,將這些來源于中小微企業的一線會計資料編輯進教材中,讓中小微企業實際經營內容與會計專業教學相結合,這樣能更好的實現通過學校教育完成中職院會計專業與中小微企業就業對接的教育支持。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中職院會計專業教育教學中,想實現中職院會計專業與中小微企業就業對接更好的效果,需從教學內容、教師教學實踐能力與中小微企業銜接、會計教材中的中小微企業會計內容豐富等多面進行,才能更好的實現校企就業對接問題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