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是為了更好地發揮出就業指導課程的作用,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就業觀,合理規劃職業生涯。本文就此展開了討論,詳細分析了高校如何從大學生就業指導教學實際出發,采取有效的改革措施,加快就業指導課程改革。
【關鍵詞】新時期 大學生 就業指導課程 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7.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6-0052-01
隨著高校擴招,大學生的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這給高校就業指導課程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須加快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的創新,引導大學生理性看待就業。尤其是在新課改深入實施的背景下,更應加快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的改革,以提升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的應用成效。
一、將就業指導課程納入教學計劃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深入實施,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設立就業輔導中心,用以輔助就業指導課程教學,為學生提供就業指導。但每個高校的實施策略不同,就業指導課程的實施效果也各不相同。
為了確保就業指導課程的實施效果,高校應統一將其納入到教學計劃中,并明確課程課時、課程目標、課程計劃等。也就是說讓就業指導課程成為大學生的必修課。另外,我國早在2007年就出臺了《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教學要求》,各大高校也積極響應了國家號召開設了就業指導課程。但是大部分高校的就業指導課程規劃并不夠合理。鑒于此,高校還應當結合整體教學計劃,細化就業課程規劃。比如在大學一年級,重點培養學生的就業意識;在大學生二年級,重點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在大學第三年級,增加大量的實踐活動及輔助課程,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如開設社交禮儀、溝通交流等輔助性課程。
二、改革就業指導課程教學
在新的教育形勢下,教師也應積極采用新方法、新技術創新就業指導課程教學模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只有這樣才能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就業指導課程教學活動中,從而真正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
首先,教師應當轉變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中心,創設課堂教學活動。比如改變傳統灌輸式教學模式,創設集體討論、小組合作分析等學習活動。其次,教師應當重視增強就業指導課程的實踐性,以增強課堂教學的生動性、趣味性。比如教師可以將往屆畢業生的就業經歷融入到課堂教學中,開展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學習活動。最后,教師還應當擴展教學的活動,豐富就業指導課程教學形式。
三、開展個性化就業指導
高校在開展就業指導課程時,應依據年級段的不同,合理設置教學內容。只有這樣才能強化學生的就業意識,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
個性化就業指導主要是針對畢業生。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開展個性化就業指導時,應結合學生實際學習需求,對學生進行就業指導,并幫助學生建立終身職業理念。另外,教師還可以借助測評工具,幫助學生認識自我、了解自我,從而使學生清楚自己喜歡什么職業、適合做什么崗位。這樣更能引導學生科學規劃職業生涯。另外,在個性化就業指導過程中,教師還應當重視學生的心理指導。畢竟在就業過程中學生可能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產生心理問題。比如遇到一些比較自閉、內向的學生,教師要積極運用心理學知識,提升學生的自信心,使其能夠勇敢面對就業問題;若學生多次面試不成功,產生自卑感時,教師應適當地鼓勵學生,并幫助學生選擇合理的職業。總之,開展個性化就業指導不僅能提升學生的就業質量,也能為學生以后的就業之路奠定基礎。
四、打造專業的就業指導課程教學團隊
教師是就業指導課程的主要組織者和實施者,對學生學習的影響非常大。為此,高校在改革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時,也應當組建一支專業水平過硬的教師隊伍。
首先,高校應當設立就業指導中心,參與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改革,同時為大學生提供專業的就業咨詢服務。另外,設立就業指導中心平臺還有助于教師參與就業指導教研活動、了解最新就業政策,從而達到提高教師就業指導水平的目的。其次,高校還可以聘請專業的就業指導師資團隊,并積極邀請校友、企業家進行就業指導教學,充實就業指導教學隊伍。最后,高校還應重視教師的再教育。畢竟就業環境日新月異,幫助教師了解最新的就業形勢,更有助于提高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質量。
綜上所述,在就業形勢不斷變化的背景下,開展高校就業指導課程是非常有必要的。高校應結合教學實際,從多個方面入手加強就業指導課程改革,強化學生的就業意識,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
參考文獻:
[1]王慧.新時期高校就業指導課程改革的探索[J].科技風,2015(01):216.
[2]于曉丹.新時期高校就業指導課程改革[J].科教導刊(下旬),2016(05):171-172.
作者簡介:
萬玲曦(1986-),女,貴州貴陽人,碩士研究生,講師,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學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