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會碧
摘 要:新課程下的英語教育要求學生做到國際化,這就要求小學英語必須達到堅實的基礎,為此就需要為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環境。學校是學生練習英語、學習英語的重要場地,所以如何提高小學英語教學效率就成為當前的重中之重。
關鍵詞:小學英語 教學效率 方法途徑
“有效教學”是教師在教學生涯中最為關注的,同時對于學生而言,“有效教學”也充分的體現出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有無進步或是否發展的重要指標。在現階段為進一步實施素質教育,推進課程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提高小學英語教學效率,積極探討提高英語教學效率的途徑。為此,本文作者就小學英語教學為題探討提高小學英語教學效率的途徑。那么,在教學中如何提高小學英語教學效率呢?
一、明確教學目標,設計有效的教學活動
教書也和干所有的大事一樣,明確自己所要達到的目的是十分重要的,目的清楚了,著手工作的最好的方法一般也就清楚了。教師設計和安排的各項活動都必須有明確的目的,每個活動都應以達成教學目標為導向。比如,這一節課的目標是“理解并運用現在進行時”,這樣教師才可以確切知道自己在上課時應該做些什么。首先教師可以先做一些明顯的動作,邊做邊說自己正在做什么;然后可以讓學生運用這個時態,叫他們做些簡單的、自然的動作并且把自己正在做的這些動作正確地說出來:“We are sweeping the floor.”“We are cleaning the windows.”“I am washing clothes.”“I am standing.”“Im running.”
清楚明確的教學目的可以給一堂課確定一個中心,使教師能夠確切地知道自己的學生在這一堂課中必須做些什么,而且可以幫助學生確切地了解自己到底需要掌握些什么。明確的教學目的還可以使備課簡單集中,這對于提高教學質量來說,是最有效的了。
二、生動的教學方法,讓學生享受教學盛宴
小學生的思維方法存在閃憶化,在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很快容易吸收也很快會忘記,在英語教學中許多的基本對話和課文內容不容易記住和掌握,針對其記憶特點教師應當立刻轉換教學,尋找有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記住學習內容的同時也不過于死板,就此情況提出了“生動的教學方法,讓學生享受教學盛宴”的觀點,在教學過程中使教學直觀化、趣味化,讓課堂生動起來。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充分的運用設計精美的課件,惟妙惟肖的展示課文中所描寫的內容,也可以將講臺變換成舞臺,設定簡單的場景,學生扮演課文中或者是課件中的角色進行簡單的對話,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其中。亦或者可以在課堂上做一些小游戲,輕松娛樂之余學生還可以學到知識,幫助他們加深記憶,讓學生主動學習英語。例如:做一些畫有圖案的大卡牌,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教師在講臺上隨機抽取出一張卡牌讓學生舉手回答,正確的給予一朵小紅花作為獎勵,在小紅花積攢到一定數額時可以兌現一份小組禮物。學生在學習英語是不但得到了老師的肯定,也得到了同學的認可,還可以激勵其他的學生一起學習,何樂而不為之呢?
與此同時我們還可以適當的引進一些課外有聲教材,例如英文動畫、英文歌曲,或者是電影,學生學起來也較為方便,也可以提高集中力,能輕松的記憶單詞和簡單的句子,同時也可加深印象。
只有教學課堂變得生動了,學生才會覺得學習的課本是有聲有色的,才不會覺得學習是乏味的,只有讓課堂變“活”了,學生才會真正的用心去學習。
三、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英語是一種包含聽、說、讀、寫的課程,為了促進英語教學效率,就必須有一個學習英語的良好環境,漢語也是一種語言,但為什么沒有老師的教導學生就會了,是因為學生有一個良好的漢語學習環境,所以對于英語也一樣,良好的學習環境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我國絕大多數家庭的英語環境較差,這就要求老師必須在課堂上營造出適合學習的課堂氛圍,我們可以在每天上課前讓值日生用英語來向同學提問或報告今天日常,也可以讓英語課代表帶領全班同學唱一首英語歌,這樣在開始上課時就讓課堂充滿的英語氛圍。老師在教學時要注意學生一切細節,讓學生有良好的習慣,并注重和家長之間的交流,把學生需要改的一些習慣告知家長,讓學生在家時也有人來督促他們,為學生的良好習慣打下堅實的基礎,這種形式相互配合從根本上改變了學生,讓學生可以享受高質量的環境和學習。
四、注重激勵性教學
多多鼓勵學生,樹立學生的自信心。無論是誰,當面對失敗或成功的時候,都會希望聽到別人的安慰和鼓勵。作為學生,特別期待教師公正真誠的評價,這將是他們成長道路上的動力。教師不應吝嗇自己的話語和神態。當學生有新成績時,應該給予贊許。“Very good!”、“Good job!”、“Well done!”如此一些簡單的話語,學生聽來就是沐浴春風。一個贊許的笑貌,學生也會像食了蜜糖一樣。當學生因失誤而自責時,教師可以寬慰一下他們的心,肯定他們對學習認真的態度,相信終有一日他們會迎來成功。
五、英語教學要生活化
中國學生學習英語就是缺乏英語語言環境,這就要求教師盡量用英語組織和進行教學,給學生提供濃厚的英語語言學習氛圍。從學生剛接觸英語開始,筆者就開始使用英語課堂用語,以后每節課堅持使用,并逐步增加句數。這樣,在課堂上營造生活中的情景,使課堂生活化,貼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探究新知,為以后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創造課外生活英語環境,對于學生來說也是十分必要的。筆者在課外帶頭說英語,無論在校園中還是樓梯口碰到同學,都會用最簡單的語句打招呼:“Hi! boy,How are you ?”一段時間后,學生課外見到筆者,就會爭先恐后地用英語招呼,養成了用英語進行交際的習慣,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聽說能力。
六、從實際的情況出發制定策略
對于英語課堂教學效率而言。要想有效的提高,就不得不從實際的情況出發.無論是制定策略。還是向其他的學校進行借鑒,都需要根據本身的情況進行一定的分析,再做決定。在現階段的很多學校中,為了能夠快速的提高英語課堂教學質量.在策略的制定和實施方面,都沒有從實際的情況出發,致使教師和學生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在從實際情況出發的時候.需要從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出發,將學生和教師的情況都摸清楚,再制定符合二者情況的策略,這樣才能得到最好的效果。
總之,在教學中教師要不斷推進課堂教學資源的開發與整合,為學生提供更寬廣的渠道,已經成為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學趨勢。作為一名小學英語教師,應該即要站在教學大綱的高度,又要站在學生發展的角度,開拓思維,積極探索,積極促進課堂教學資源的開發,為學生的語言學習提供更加寬廣的天地,更加豐富的內容,更加靈活的平臺,有效地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