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鴻杰
摘 要:色彩給予人們視覺上的享受,是描繪繪畫藝術的一種感情豐富的語言。它在藝術中具有獨特的表現力、感染力,在油畫中更是起到重要作用,因此色彩教學在油畫課程中占據了重要的位置。縱現我國高校油畫課程的教學活動中,普遍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學生對藝術的研究與學習。本文結合調查研究的教師教學經驗和學生學習情況著重研究對于色彩教學中存在的誤區,并對相應對策做出討論。
關鍵詞:油畫色彩;高校;教學實踐;反思
在各大高校中高等教育逐漸朝著大眾化的方向靠近,但藝術專業的學生基礎出現了較大的分化趨勢,再加上大多數教師沿襲傳統的教學方式,使學生最多只能擁有繪畫技巧,缺失了對藝術的審美內涵,剝奪了學生的表現能力和創新精神,那么做出的作品也是沒有底蘊和靈魂的,因此將色彩教學在油畫專業中放在正確的核心地位上,推動油畫色彩專業課的教學改革,對培養多元化的藝術人才、油畫藝術的傳播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 對油畫色彩教育的反思
1.1 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
油畫色彩教學中主要側重與學生對藝術的感知、個性和創造能力的培養,當前一些高校的油畫色彩專業仍固守過去的教學方法,對于新時代的人才培養難以發揮作用。油畫藝術是在源遠流長的歷史中一代代傳承而來的,其調色規律、演變過程具有自身的依據,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往往只注重了知識的傳授,技巧的使用,忽略了理論知識的講解。書中的基本知識點也通常在學生的理解范圍之內,教師需要做的不是鞏固書中內容,而是拓展知識范圍,比如教授三原色、三間色和復色的概念時延伸至油畫創作中調色規律的教學,告訴學生應當遵循什么樣的規律進行調色。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了解不充分,只會運用熟練的技巧加大量的練習,這樣就導致審美能力的下降,不會運用色彩的表達,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將錯誤的繪畫方式形成一種習慣,一旦形成習慣就很難改變,對未來的創作產生嚴重的影響。
學生在創作時往往是根據搜集的素材,進行草圖繪制、勾線、細節刻畫,最后定稿,重內容輕形式,重題材卻失了自己的風格,這樣和按照公式做題目沒有區別,創作不單單是臨摹搜集的場景、別人的畫作,將別人的東西變為自己的復制品,把作品當做范本。這樣完成的且畫作不談成品的好壞,是肯定沒有完成的成就感的,油畫不是單純的作業,學生應有自己的風格,將自己的個性投入到畫作中去,用色彩去表現感情的張力,只讓學生一味的模仿,走陳舊的套路,只會使他們缺乏創造能力,畫風面貌相似并且缺乏鮮明的特點,摧殘學生對藝術創作的自發性。
1.2 對優化色彩教學的輕視
要創新藝術首先需要作者充分的展示個性,所以培養學生的個性作畫方式是優化色彩教學的重點。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大多只注重培養學生掌握與運用色彩的能力,講述一般的繪畫知識技巧,卻忽略了對理論知識的深入講解,由于學生的能力限制,做不到精確的把握物體之間的形態、透視,色彩的表達也不盡人意,這些都是教師對教學的輕視造成的。盡管近年來高校學生的畢業作品在風格和題材上也呈現出了多樣化的趨勢,但上述問題依然普遍存在著。教師要認識到在油畫色彩中需要解決的是學生對色彩的認識問題,需要培養的是藝術情感,看重的不是教學中的單一和教條,改變態度和教學方式尤為重要。
1.3 學生藝術情感的缺失
在實際學習中,學生大多數的繪畫創作方式是以臨摹為主,重視畫的相似度,卻不具備表現能力。臨摹的方式固然有它的好處,很多人接觸藝術的起步就是開始臨摹,有了方法的繼承才能談其發展,沿用這種方法可以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少走彎路,但大多數學生過于固守老方法,將油畫色彩可當做一門機械化的課程,當做一種任務去做,這樣就很難在藝術領域開辟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很多學生不理解自己為何要去創作,不明確自己的創作目的,對時代精神的感應力不強,這也跟學生自身的興趣愛好有著一定聯系。這也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培養出學生的藝術個性,油畫色彩領域注重的是藝術感情與創新能力的雙重培養,若是放縱學生用這種錯誤的方式去學習,那么缺乏藝術個性和創造能力的學生是難以進入色彩的感情世界的。
2 提高油畫色彩教學的方案
2.1 培養學生的藝術情感、挖掘創造力
色彩充沛著繪畫語言,不同的色彩凸顯不同的效果、表達不同的情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給學生欣賞一幅范畫,讓學生思考作品中蘊含了什么樣的感情,這種感情在線條、色彩中是用什么樣的表達方式表現出來的,感知其使用的語言,在欣賞的過程中讓自己的主觀色彩呈現出獨特的審美觀,使色彩變為表現內心體會及其感情的繪畫語言,當學生在這一程度上有所感悟,就可以讓他們根據題材進行自主創作,鼓勵他們大膽的揮發想象、大膽使用顏色,讓學生把學習到的內容注入自己新的血液,形成自己的風格,這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將別人的東西變成了自己的東西,掌握了色彩運用的靈魂,就可以進一步的原創,學會通過對比、襯托、融合等手法有個性的進行創作。
色彩本身是豐富的,和情感一樣具有無窮的表達空間,學生可以經過色彩的表現促進創造性思維的延伸發展,使色彩轉變為傳達內心感情的繪畫語言,每個學生的體驗結果是不同的,就像樹上的葉子也是完全不同的,傳達出的感情也一樣豐富多彩,這就是藝術的本質。學生個體的差異才是藝術的魅力所在,藝術的精髓便是創新,歷代的油畫大師們都是依據自己獨特的個性開創出獨特的表現手法,傳承了豐富的精神財富。因此學生在接受藝術教育時要用于突破自己的枷鎖,給自己插上一雙想象的翅膀,大膽的創造出自己的藝術風格,并加以創新開拓,讓自己在進步的過程中也變得個性豐富。
2.2 改變陳舊的教學觀念
優化色彩教學的任務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藝術素質,因此教師在藝術素質方面也不可欠缺。教師需要完善自身的專業技能,同時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藝術美感。比如運用多媒體教學,集圖、文、聲、色于一體,可以更好的加深學生對美感的理解,根據學生之間的互動差異進行回放演示,把多媒體對色彩的理解、審美進行有機的結合,突出作品的美點,感受畫家的創作意圖,從而激勵學生創作。此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室外寫生,選取風景好的地點作為寫生素材,高校學生充滿著青春活力,每個人都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每個人都能發現不同的美,讓學生選擇自己想去的地方,在感受大自然的同時結合自己產生的奇妙心理進行繪畫,這樣得出的作品往往更加感情豐富,畫面真實感也有所增強。藝術情感的培養可以讓學生發現色彩的表達可以反應人們內心最真實的想法,表達自己對事物的看法和思考,每個人對色彩的藝術情感的不同體驗都會產生不同的感受,因此對于單一式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藝術情感更能推動優化色彩課程的教學。
3 結語
色彩是繪畫創作中的靈魂,它用深刻的感染力和豐富的表現力成為油畫藝術的核心。藝術不會獨獨在某一個人的某一種本領上有所造詣,學生將色彩的運用方法了解透徹才能更好的創造出與人共鳴的作品,提高對色彩的思考能力。當前我國繪畫藝術風格呈現出多元化的局面,油畫色彩教學應突破傳統教學的約束,進入到一個新的時代。
參考文獻
[1]蔡惠姝.高校油畫色彩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北方文學(下旬刊),2017,(2):145-146.
[2]廖蘭.高校油畫色彩教學的實踐探討[J].美與時代(中旬刊)·美術學刊,2018,(1):107-108.
[3]劉小玉.高校油畫創作教學民族化的思考[J].美術教育研究,2016,(13):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