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燕 張偉
摘要:隨著社會對精神文明建設的日益重視,高職院校也緊隨國家政策腳步,深入貫徹落實高職院校的思政建設與教書育人的結合。本文主要從高職院校進行課堂思政建設的角度出發,分析了進行思政建設的重要性及意義,然后提出了現在高職院校存在的一些主要問題,并且對其具體措施的實施給出了相關對策。希望通過對現存問題的分析解決高職院校面臨的嚴重問題,真正做到課程思政建設與育人的有機結合。
關鍵詞:思政建設;高職院校;立德育人
高職院校是一個培育國家未來棟梁的教育場所,他的目標就是教書育人,教導學生樹立良好品德,為社會進步提供更多優質的高素質人才。作為新型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們對思想政治建設的關卡把控非常嚴格,因此高職院校也在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在課程計劃中,加強對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深入進行思政建設,實現高職院校的思想進步。
一、課程思政建設的重要性分析
(一)課程思政建設的內在價值
少年強則國強,大學生是一個國家的未來,因此,高等教育的發展狀況對未來國家的發展有著重要作用。高職院校重點培養技能專業性的高素質人才,將來會從事到國家的各個行業,對行業的發展起到不可磨滅的作用,甚至會推動整個行業的進步,這種情況下學生的德育素質就更需要受到學校及社會的關注。
一般來說,思政課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引領學生樹立良好的價值觀以及人生觀,使他們對于社會的認知以及職業的素養都有良好的規范,并且強調誠實守信等。這相對于其他專業課來說,具有一種不同的整合作用,不同于一般的思政課,更不是簡單的專業課研究,而是整合了專業課程知識與思想教化的新理念,讓它們在堅持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引領下,即使是在學習專業課程時,也能夠將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融入到課程當中,并且通過教師的示范作用,學習楷模,真正的將思想政治理論轉化成學生的素質,將育人價值體現在教育過程的始終。
(二)課程思政建設的重要意義
近年來,思想政治建設已經不僅僅局限于口頭上的傳述,社會各個團體以及階層都在身體力行的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因為在個人層面上的要求就是要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希望所有高職院校都能夠把思想政治工作貫徹到生活當中的每一個細節,在進行專業課程的建設時,思想政治教師通過合理的把握,對大學生的思想進行政治教育,從而使他們能夠時刻的保持清醒的頭腦,有著深刻的理論認知和政治認同,從而形成強大的情感共鳴,讓自己的大學時光處于一個精神飽滿的狀態。因此,課程思政并不是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課,而是在傳統的基礎之上,合理的調整各個專業的教學計劃及目標,將思想政治教育合理的融入到各種綜合素養以及專業課程當中,就可以讓課程思政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在潛移默化中真正實現教書,立德,育人。
二、高職院校課程思政體系的構建
課程思政建設是目前新興的教育改革方案,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技能課程的有機結合,將會對高職院校的教育工作有重要的影響。但是,高職院校的同學與普通高等學校相比,學生的理論知識都較為薄弱,在進行課程思想政治教育時,有很多的抽象理念都不易理解,因此,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接收這些思想政治理論有一定的難度,不過只要合理的將這些理論與他們所熟知的專業技能相結合,效果將會好很多。因此,加強高職院校思政體系建設,構建一套完整的教書育人結構,讓整個高職院校的課程思政改革有依據可循,這對當下的情況來說十分重要。
(一)進行試點課程實踐
任何事情在開始的時候難度都會很大,因為沒有前人的經驗作為基礎,一切都需要摸著石頭過河。而高職院校的課程思想政治建設著手點在于如何進行課程改革,所以在實踐的初期,需要對各種專業進行統籌規劃,挑選時注意要選擇那些有較好實行條件的專業作為課程的試點進行實踐,當然,這些課程不能夠是思政課,并且最好是這些課程能夠很容易的讓學生輕而易舉的就可以將這些內容與思政教育的內容相聯系,這樣就可以較好的實現專業課程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結合,從而實現教書育人,價值引導等終極目標。過程中,需要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隱藏在專業課程當中,貫徹于課程實施的各個階段與方面。還有一點必須要注意的就是,在進行試點課程的選擇時,必須做好學科和不同專業的合理分配,不要出現偏重于文科或偏重于理工科專業的情況,對于學校的重點專業和弱勢專業更是要公平對待,努力做到通過試點課程的學習,就能夠初步的實現所有專業都能有所覆蓋,都可以享受這種課程思政建設的成果。
(二)創新課堂思政教育形式
大部分的學生都認為思政類課程都是繁瑣枯燥無味的,而且理論性很強,與現實的聯系也很少,這種看法實際上對教學效果起到了非常不好的影響。但是現在的市政課程改革后,已經和傳統的思政課具有很大不同,教師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會更多的結合生活中發生的真實案例,能夠讓學生切身感受到這些案例的鮮活性,接收的信息也更真實準確,這種方式大大提高了學生參與思政課堂的熱情。而且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靈活的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從而增加課堂學習的樂趣,一鍵不能總是采用灌輸方式的傳統理論教學模式。
(三)重視后期的考核階段
想要構建一套完整的課程思政體系,就要抓住每一個環節,在最后一個階段,也就是考核與評價的過程,這個過程很容易被教師忽略,但是這一階段的重要性沒有被很多教師以及學生重視。高職院校的學生同其他學生一樣,也非常看重成績,在每一門課程結束時,都需要進行一定的考核,如果能將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也融入到考核中,必然能夠更廣泛的激發起學生對于思政教育的重要性。這就需要教師在進行教學計劃設計時,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努力做到提高學生的興趣,并且讓學生也真正重視起來。并且在課程設計時,多添加一些學生對于品德以及理想信念的題目,明確思政教育方面的評價指標。這樣一來,通過多種途徑來構建思想政治教育課堂體系,就可以在其最終的考核與評價過程中起到非常明顯的效果。
三、高職院校課程思政教育育人的要點
(一)注重品德修養
教育的目標是立德樹人,這是教育的根本任務,因此,學校的教育不僅要傳授知識,更是培養人的思想品德修養。在進行課程思政教育的過程中,要著重把握塑造學生的品格,讓學生行為舉止文明,并且能夠相親相愛,互相幫助,擁有積極健康的道德品質。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與學生相處時,要有一定的感染力,通過自身的模范作用,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做一個正確的引路人。
(二)培養大國工匠精神
高職院校與普通高等學校最重大的區別就是,更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尤其是專業性技能。這就要求他們要努力樹立起大國的工匠精神,追求精湛的技藝,樹立良好的職業素養,并且還要擁有堅韌的意志力和高度的責任感。進行課堂思想政治教育時,可以聯系現實生活中各個的卓越人才,體會他們的工匠精神,通過榜樣的力量,樹立起強大的感召力,培養學生的敬業精神。
(三)樹立法治觀念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現代社會是一個重視是法治的社會,依法治國也是四項基本原則之一,因此,在課程市政建設中,要更加注重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重視法制理念的教育。雖然說高職院校的學生對理論的把握較差,但是關于法律知識的學習一定不可以馬虎,要切實培養學生的知識產權意識,讓學生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好青年。
四、結束語
課程思政建設是高職院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巨大成果,是立德樹人的重要途徑。但是,高職院校的專業結構過于復雜,各種學科的課程思政知識也都大不相同,需要各類教師積極探索,在理論與實踐方面都不斷提升,對高職院校也提出了巨大的挑戰,但只要社會學校老師和學生都努力貢獻自己的力量,繼續貫徹推廣課程思政建設成果,未來一定會取得更大成就。
參考文獻:
[1]熊玲玲.高職院校森林生態旅游專業課程思政建設路徑探析——以甘肅林業職業技術學院森林生態旅游專業為例[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8(12):187+189.
[2]李楠.高職院校課程思政建設與育人路徑的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8,5(46):177-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