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凱
摘 要:落實立德樹人是深化課程改革的根本任務,教育部在總結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經驗的基礎上,對課程方案進行了全面修訂,構建符合我國國情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教材教學要求以發展學生素養的核心素養為指導思想,為促進教師落實學習發展目標,必須加強教師培訓資源整合,設立多層次的教師培訓項目,建立高效能的教師培訓體系。
關鍵詞:學生核心素養;教師培訓
黨的十八大以后,教育部頒布《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的意見》,明確提出落實立德樹人是深化課程改革的根本任務,要求對實驗課程方案進行全面修訂,構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中國特色課程體系。新的課程文本要求教學以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為綱,如何確保落實學科教育目標,是每個教師面臨的新挑戰。學生的全面發展離不開教師的指導,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關鍵在于教師的專業素養水平,加強對教師培訓的研究對提升教師專業教學技能,更好的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全面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教育理念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教師培訓工作的意義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國家制定的課程方案能否得到有效貫徹落實,主要取決于教師的教學行為?!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發展綱要》要求,完善教師培養體系,優化教師隊伍結構。我國教師培訓工作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同步改革。培訓先行是保障課改順利的前提。
教育事業的發展呼喚教師培訓的改革,現代教育培養創新型人才對教師專業素養提出新的要求。教育規模迅速擴大,必然帶來學生發展的多樣性與教學需求的差異性,教師的專業水平、教學水平和能力提升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高校教師發展中心應該積極探索,多措并舉,努力通過提供優質的教師培訓來全面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與能力。而且,教師要適應教育改革的發展必須要加強培訓工作。
隨著基礎教育規模的擴大,教師隊伍數量急速增長。加快培養造就師德高尚,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已成為當前教師隊伍建設的迫切任務。新世紀以來,國內學校教育價值取向不斷發生變化,由原來強調基本技能訓練的能力取向階段發展到強調價值觀取向,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階段。教師對課程的價值,教師的價值,必須有全新的思考。堅持教師繼續教育,是終身學習理念下學習型社會的歷史重任,教師必須不斷學習完善自身專業素養,才能適應新時期教育工作要求。
二、學生核心素養培養背景下的教師培訓工作
(一)增強專業化培訓
部分高校教師培訓工作不盡如意,有的高校教師培訓工作中甚至存在突出問題,這就要求從改革培訓模式著手,改進培訓內容,轉變培訓方式,增強培訓針對性。強化培訓自主性,加強培訓者隊伍建設,規范培訓管理,建設培訓公共服務平臺?!蛾P于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提出核心素養培養體系,提出教育工作要從學科轉向育人為中心。教師要建立更深厚的專業思想意識,為實現對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做出更大的貢獻。
教師發展中心要為高校教師提供增強其專業化發展的培訓,根據不同專業、不同類型的教師提供多種類培訓,讓教師在培訓中轉變思路,促進教師強化學習多元知識,學習先進的教學理論方法,促使自己具有趕超精神,不斷改進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效果。促使產生敏銳的研究意識,用專業思想發現生成問題,關注學生的成長。促進教師廣泛涉獵各領域知識,包括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知識,獲取生活知識,讓學生感受到知識來源于生活。只有教師涉及多方面的知識,才能幫助學生拓展學習視野,做到因材施教,培養個性化的學生[1]。
(二)加強新教育理念培訓
在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背景下,需要教師緊跟時代潮流,吸收并掌握教育新理念,新方法,其中,教師職業角色的轉變尤其重要。教師需要轉變角色意識,調整思想狀態,適應教育改革的發展要求。激發教師的工作主動性,促進師生關系更加和諧發展。在教學中,教師應樹立課堂組織者,引導者的角色。教師的教學根本目的是為促進學生最大限度的發展。這種角色的轉變離不開教師培訓工作,各個高校的教師發展中心應該整合資源,豐富內容,為教師實現角色定位的轉變提供培訓保障。
通過參與轉變角色定位的專業教師培訓,將培訓中學習到的理論在實際教學中應用開發。通過培訓,教師可以發揮好組織者的角色作用,組織好課堂教學是學生形成核心素養的主要途徑。重點開展課程的生成,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組織好學生的學習活動,重點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自主自律等核心素養[2]。教師可以發揮好指導者的角色,指導學生懂得如何獲取與處理各種信息的辦法,指導學生利用好課堂提高學習效率。指導學生確定適合自己的學習目標,掌握有效的學習策略。指導學生學會與人交往,處理好生活中的各種事務,學會創造,發展自己的優勢才能。教師必須具備相應的能力指導學生,成為學生終身學習意識與能力的促進者。
(三)提高提升教育能力的培訓
教師的職業成長離不開教育實踐,脫離教學實踐就會失去教師發展的基礎,學校要提供教師繼續教育,不斷提升成長的平臺,教師要抓住良好契機促進自身專業能力的發展。首先要善于教學反思,教師要想獲得理想的專業發展,必須具有強烈的自我發展意識,需經常對教學實踐進行反思,不斷審視教學效果,查找教學中的不足,分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有效的改進措施不斷提升教學質量。
教師要充分利用學校搭建的培訓平臺,促使自己反思進步。如學校開展“自我成長設計”活動,讓教師進行自我定位,激發自我發展意識。積極參加教研專題培訓活動,掌握教學反思,教學日記等自我反思的途徑方法。開設“課課思”專欄,讓每位教師每節課后進行反思,對教學內容,質量檢測等進行反思。學期末將優秀的反思稿件匯編成冊,為其他教師提供參考。
三、結語
21世紀是信息時代,教育工作者需要資源共享,才能實現共贏。教師的專業發展是學生成長的前提基礎,只有加強教師的培訓工作才能促進學生核心素養教育的落實,教師專業化發展有利于課程改革發展,促進教師不斷成長。
參考文獻:
[1]程明喜,馬云鵬.聚焦學生核心素養:新時期我國教師培訓課程建設的新定位[J].現代教育管理,2018(8):74-78.
[2]吳惟粵,李俊.“發展學生核心素養”背景下的教師培訓課程[J].課程教學研究,2016(08):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