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蘭英
摘要: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都應該重新定義,以增加學生的英語知識量為基本目標,以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為準則,為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為根本目標,以趣入手,改變小學英語教學現狀。
關鍵詞:小學英語;趣味化;教學策略
趣味化教學是改變傳統單一的英語教學形式,以豐富的英語課堂形式深入教學,將英語內容豐富化,教師要深入教學實際中,引領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英語實踐活動。
1 趣味化教學的重要性
趣味化教學和小學生的成長規律相適應,小學生正處于好奇心較重的階段,對各種新奇的事物充滿了好奇心,單一枯燥的教學方法,對小學生沒有吸引力,教師將課堂趣味化能夠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小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教學趣味化與新的教學理念相適應,趣味化教學能夠為學生營造一個舒適輕松的課堂氛圍,幫助學生發揮自身的潛能,完善自我的英語能力,提高自我的口語交際能力。
2 趣味化英語教學策略探究
趣味化教學的核心點是‘趣,要實現趣味英語課堂,教師就要改變思維模式,創新教學方法,采用多樣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增加課堂趣味性。
2.1 圍繞重點內容,設計游戲
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引入游戲,讓學生參與到游戲中,在游戲中感受學習英語知識內容,提高英語能力,在英語課堂中設計游戲時,教師要結合英語課程的重點內容,科學的設計游戲,注意游戲的可操作性和實施性,英語課程通常是在室內進行的,所有游戲動作不能太大,避免影響其他班級,同時游戲要具有趣味性,能夠調動學生的參與性。例如,在學習《Happybirthday》一課時,教師可以設計一個歌曲游戲,將學生們分成小組,然后每個小組唱兩句,接著另外一個小組唱兩句,如果哪一個小組唱錯了,可以適當懲罰,讓唱錯的小組進行歌曲表演,教師所設計歌曲,要結合課程重點內容來設計,讓學生們以游戲的方式進行唱誦,在實踐練習中掌握了課程的重難點,提升了學生的英語能力,增加了英語課堂的趣味性[1]。
2.2 創設情境,增加課堂趣味
2.2.1 設計音樂情境
教師可以根據英語課文設計音樂情境,讓學生在音樂情境中感受英語文章的基本內涵,音樂情境要和課程的內容的情境相適應,音樂情境的節奏、情調等要和英語文章一致,利用音樂情境提高課堂的趣味性,提升英語教學質量。例如,在學習《we love animals》一課時,課程內容主要是讓學生掌握動物的英語讀法,增加學生的詞匯量,所以,教師可以設計一個和課程內容一樣的音樂進行播放,讓學生根據音樂的節奏,朗讀單詞,當音樂出現動物名稱時,教師帶領學生一起朗讀動物單詞,增加課堂的趣味性,聽歌對學生也能掌握更加標準的讀音。音樂情境十分有意境,讓學生可以通過歡快的音樂節奏找到上課的歡樂。
2.2.2 設計故事情境
教師可以設計故事情境,故事情境往往具有極大的趣味性,通過趣味的故事情節,吸引學生的眼球,讓學生沉醉于故事情境中,從而從故事中選取有用的英語知識和內容。例如,在學習《It,s warm today》一課時,教師可以創設一個故事情境,讓學生身處于故事情境中體會英語知識和技能,情境可以這樣設計,在一個溫暖的冬日里,小熊出去買餅干,在路上遇到了好久不見的朋友棕熊,小熊說:‘你最近好嗎,今天真是一個溫暖的天氣,能和我一起去購物嗎,棕熊說:‘我很好,當然可以,然后他們一起購物。教師創設完這個情景后,然后讓學生進行英語對話,主題為‘It,s warm today教師所創設故事情境,短小精悍,能夠引起學生的注意注意力,通過英語對話,讓學生掌握了課程重點和難點,提高了英語能力[2]。
2.3 利用多媒體設計英語課件
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計英語課件,用豐富的網絡圖片和視頻刺激學生的視覺,用立體的聲音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英語課件貫穿于整個英語課堂中,教師要科學的設計,在課件中加入少量的趣味元素,豐富學生的眼界,拓展學生的思維。例如,在學習《At a farm》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制作電子課件,在課件中插入一些關于農場的視頻和圖片,讓學生通過直觀的畫面和視頻,感受農場的相關事物,體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農場的特色,對于小學生而言,由于缺乏社會經驗,對于農場是陌生的,教師利用多媒體將農場的場景播放出來,能夠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幫助學生增長見識,在提高課程趣味性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了解到了英語課程內容。
3 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英語趣味化教學是建立于豐富的教學活動之上的,教師要合理的利用教學資源,采用多種教學方法,為學生創造一個充滿趣味的英語課堂。
參考文獻
[1]劉小茜.以興趣為引導以樂趣為開端——小學英語趣味化教學策略探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307;247.
[2]李秋玉.趣味化教學在小學英語中的應用[J].名師在線,2018,34;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