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翠婷
【摘要】特殊教育工作,主要是指對有特殊需求的學生進行教育。在具體的工作開展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教學方案,最大程度給予學生關懷和愛護,保證學生可以朝著良好的方向進步。一般情況下,音樂教學的開展,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還可以促進其未來發展。因此,在今后教育工作開展期間,教師應該加大對音樂教學的重視程度。
【關鍵詞】特殊教育學校;音樂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4 【文獻標識碼】A
在特殊教育工作開展期間,音樂教學是其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對學生審美能力以及欣賞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但是,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使得在具體的音樂教學期間,還存在了很多的問題,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造成了很大制約。對此,教師在今后的音樂教學中,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分析,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合理研究,然后制定科學的音樂教學優化對策,確保在提升學生能力的同時,提高特殊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一、特殊教育學校開展音樂教學的必要性
在特殊教育學校發展過程中,音樂教學是其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這些音樂工作的有效進行,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良好品質,還能夠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對學生健康成長具有很大的作用和意義。音樂教學還可以大程度上滿足特殊教育學校學生的心理需求,能夠樹立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養成一種樂觀且積極的生活態度。眾所周知,音樂可以使人類產生共鳴,讓音樂與身體有效的結合在一起,可以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對學生的未來發展具有很大的意義。在特殊教育學校中強化音樂教學,還可以不斷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并且幫助學生擺脫孤僻的心理狀態,能夠有效促進特殊教育學校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發展[1]。
二、特殊教育學校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對學生的心理輔導相對缺乏
結合當前特殊教育學校的發展來看,在開展音樂教學工作期間,就是往往側重于對學生良好行為的培養,忽視了對學生的心理輔導。并且根據當前我國特殊教育學校師資配備得知,只有很少一部分學校配備了專業的心理教師。甚至有一些學校在發展期間,并沒有設立專門的心理咨詢師,學生在遇到問題時也不能及時地對其進行疏導,致使學生的心理存在問題,影響了其健康發展。同時在具體的音樂教學課程開展期間,教師更多的是側重于對課本內容的講解,而忽視了學生的實際需求以及心理狀態知識音樂教學無法發揮出其自身的價值和效果。對于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而言,多數問題學生的主要問題都是來源于自身的心理障礙,如果教室沒有對其心理問題,進行及時的糾正和引導,那么其在行為上就存在很多的錯誤,進而影響了學生的發展[2]。
(二)教師的研究以及創新意識相對缺乏
在當前我國特殊教育學校的發展期間,普遍應用的教學模式為24小時封閉式值班管理,這種模式也在特殊教育學校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這種模式的應用,雖然可以有效促進教育工作的開展,但是很多教師在這種管理模式下,經常會忽視對個體的研究,對于心理教育方面的知識,也不能深入研究,沒有意識到學生的心理問題,對其成長的影響和重要性,缺乏對學生問題的關注,長久下來,到時就會產生一種倦怠的心理。在實際音樂教學期間,不能側重于對學生的人文關懷,教學工作積極性相對缺乏,而使得音樂教學工作的開展,形成了一種不協作、不研究的局面,進而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學生的未來發展[3]。
(三)特殊教育學校的音樂設備相對缺乏
一般來說,特殊教育學校如果想開展音樂教學活動,就一定要配備音樂教室以及樂器等,以便學生可以更好地學習以及欣賞音樂。但是當前,由于學校的資金不足等因素的影響,使得很多學校在發展期間,只能將普通的教室當做音樂教室,在教學期間也只有少量的樂器供學生學習。由于學校場地的限制,學校在開展期間,缺少寬敞的音樂場地,不能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以及表演的機會,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學生的發展[4]。
三、特殊教育學校音樂教學策略分析
(一)強化對音樂教學的認識
在特殊教育學校發展期間,學校的學生應該接受更高的音樂教育。因此為了可以更好地解決教育存在的問題,無論是學校還是政府,都應該意識到其重要作用,從根本上對教育行政機構的教師、學生等進行革新,而且能夠意識到音樂教學的重要意義。應該不斷強化教師的意識,建立完善的培養機制,為教師提供更多學習的機會,讓其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和經歷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的水平和素養,能夠革新教育理念,確保在音樂教學中,可以利用更加先進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保證學生可以從多個角度提升自己[5]。
(二)革新教學觀念
當前,我國特殊教育學校在開展音樂教學期間,通常是將娛樂作為主要的教學目的。雖然,這一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帶給學生快樂,但是卻無法將音樂教學的作用和價值全面發揮出來。所以在今后相關工作開展期間,教師以及學校應該充分意識到教學開展的目的,然后結合學生的自身特點以及需求,制定良好的教學模式,提升教學水平。在發展期間,學校還應該樹立良好的教學理念,強化資金投入為學生營造一個健康且良好的音樂教學環境,保證學生可以愉快的成長。還應該對教育模式進行不斷革新,確保可以將單一且粗放的教學模式逐漸朝著精細和多維的方向轉變。比如教師在教學期間,可以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導者同時結合其興趣及愛好等,適當的開展教學,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可以自主進行學習。針對一些相對孤僻的學生,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具體現狀與需求,有針對性地制定教學方案,并且及時對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適當疏導,從而促進其健康成長。
(三)對教學手段進行不斷創新
近年來,社會發展速度的不斷提升,信息技術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因此也為教學工作提供了更多的教學模式,促進了教學工作的開展。所以為了可以更好地提升教學質量,具體的音樂教學期間就是應該積極地脫離課本內容,土豆應用先進的現代化設備以及技術,對教學模式進行不斷創新,適當的在課堂上引入一些具有時代感的舞蹈以及音樂,不斷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全面提升學生的審美以及欣賞能力。比如教師在進行《小蘋果》舞蹈教學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歌曲的MV呈現在學生的眼前,吸引學生的眼球,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可以主動參與到歌舞學習中,確保在提升教學質量的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在音樂教學期間,還可以采用電話教學的模式,主要是利用現代化設備等,通過對信息的存儲以及傳輸等進行教學。利用這一方式進行教學,教師可以將音樂中非常抽象的內容更加直觀地表達出來,有效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對提升音樂教學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
四、結束語
音樂教學是特殊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對學生整體進步就有重要作用。但是,針對特殊學校的學生而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再加上受到一些客觀因素的制約,使得在實際的音樂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還存在了很多問題如教學資金投入不足等,對教學工作的開展造成了很大影響。對此,教師應該結合具體情況,制定科學的問題解決對策,強化音樂課程與音樂治療的有效結合,積極開展各項音樂活動,確保可以為學生的未來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劉小平.特殊教育藝術團音樂教學訓練研究的成果和啟發[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8,12(10):100-101.
[2]涂鳳.關于特殊教育學校音樂教學的探討[J].藝術評鑒,2018(2):138-139,155.
[3]烏日娜.特殊教育學校音樂教學的創新[J].林區教學, 2018(9):113-114.
[4]劉蕊.特殊教育學校音樂教學方法研究[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7(3):112-113.
[5]程郁.浙江省特殊教育學校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8,22(12):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