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美娥
【摘要】音樂是提升學生人文素養,落實素質教育的重要學科,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音樂學習興趣,提升音樂教學實效性的黃金階段。為此,文章嘗試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及當前教育教學現狀,對相關問題進行詳細分析和論述。
【關鍵詞】小學生;課堂;音樂教學;實效性;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小學階段的音樂教學中,注重教學實效性的提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育教學的基礎所在。對于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工作來說,實效性的核心就在于全面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欣賞、演唱與演奏等綜合技能,進而為學生以后進入高年級學習更加高難度,復雜的音樂知識,奠定良好的基礎,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做好準備。
一、以興趣為媒,提升課堂教學實效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課堂音樂教學實效性提升的關鍵就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音樂相較于語數外等學科來說,內容更加活潑,教學方式更加多元化,因此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更容易激發。而筆者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發現,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雖然容易激發,但是始終難以長久的保持,因為小學生的年紀小,其學習興趣來得快,去得也快,教育教學中,當教師發現某教學方法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時,就不愿意再進行創新,而是長期依賴該教學方法?;谶@樣的原因,筆者認為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實效性提升過程中,教師在激發學生興趣時,不僅要注意學生當前興趣的激發,還應注意學生興趣的長久保持。在平時教師要注意多觀察,分析不同學生的音樂興趣愛好,如喜歡兒歌的學生有哪些,喜歡流行音樂的學生有哪些,在學習上學生有哪些相同點和異同點,進而因材施教,全面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說,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采用趣味游戲模式,設置不同的合作小組、引導學生們討論交流,發揮學生的學習參與積極性,調動其學習興趣。
二、理性規劃教學環節,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小學音樂教學中,全面提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其需要保證教學環節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教師要從音樂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出發,做好教學環節的調整工作,如在課堂教學中,發現教學不暢時,要及時的進行調整。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活動進行過程中,由于傳統教育教學觀念的影響,音樂這門課程始終沒有被當作主課對待,教學重視程度有限,大部分音樂教師往往需要同時教授多個班級,教師的教學壓力比較大,教師綜合素質參差不齊,教學環節設計不夠科學合理的情況也時有發生。筆者所在小學里只有3名教師,卻需要負責校園內近20個班級的教學工作,教學壓力之大可想而知。因此,筆者認為在科學合理設計教學環節,提高音樂課堂教學實效性時,學校還應當提高對音樂這門課程的重視力度,結合學生的音樂學習需要,招聘更多專業素質高的音樂教師,加強對音樂教師的培訓,滿足學生的多元化需求,讓其能夠更好的投入到各項教學活動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筆者所在的班級為例,在教學中為了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筆者嘗試采取了一下舉措,首先,在調整教學環節之前,筆者先與學生進行了溝通交流,結合學生反饋意見,分析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如有的學生反映在課堂上教學節奏過快,自己還沒有完全理解老師所講解的內容,就已經進入了下一個環節,還有的學生則表示學習內容過多,而且有許多內容自己并不是十分的喜歡,因此在課堂上不愿意配合教師。針對學生們所提出的問題,結合音樂教育教學現狀進行了深刻的反思。教學中,筆者嘗試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對教學環節進行了調整,放緩了教學速度。針對部分難度比較大的學習內容,嘗試將游戲融入到其中,增添學習的趣味性,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比如說在講解“五線譜”的知識時,嘗試開展“識譜”游戲;而針對樂感比較強的學生,則注重培養學生處理歌曲情感的能力,針對樂感比較弱,接受能力慢的學生,在教學時則嘗試選取一些比較簡單的內容,讓學生們學習,并經常在課堂上鼓勵這些學生,促使其能夠全面的參與到音樂課堂學習活動中。
三、豐富音樂教學形式,提升學生的音樂體驗
(一)豐富教學游戲形式
小學生的年紀小,課堂上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課堂40分鐘的時間,教師要想讓學生真正地投入到音樂教學活動中,就需要采取切實有效的教學方式和手段,進而有效的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如在教學中從學生的實際興趣及愛好出發,引導學生積極投入到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游戲活動中,最大限度的發揮游戲的樂趣。比如說在課堂上安排學生們跟著音樂節拍跳舞,在舞蹈中感受音樂的魅力,進而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再比如教學了一些兒歌之后,嘗試進行“聽曲識歌”的游戲,挖掘豐富多彩的音樂元素,創新小學音樂教學形式。
(二)提升音樂表演形式的總體效果
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活動進行過程中,為了更好的提升教學內容的科學性,實現預定教學目標,提高教學實效性。教師可以結合音樂這門課程的特點,發揮音樂表演形式的良好效果,進而更好的發散學生思維,創新音樂教學魅力,比如說歌唱表演、舞蹈表演及伴奏表演等,教師在課堂上可以結合課程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音樂表演形式,使學生們主動參與到各種音樂活動中、如教師可以嘗試成立小型合唱團,在課外開展一些合唱活動,或者是組織編排一些音樂短劇,讓學生們在音樂劇中飾演不同的角色,這樣不斷能夠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使其主動參與到音樂教學活動中,還能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如學生音樂素質、表達交流能力、活動策劃能力等,促進素質教育的長遠發展。
(三)靈活運用多媒體教學
在當前的教學活動中,多媒體技術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課堂上該如何應用好多媒體技術,發揮在教學中的優勢,卻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在調查研究期間,筆者發現許多教師教學音樂知識時,雖然有應用到了多媒體技術,卻沒有真正地發揮出技術的作用和優勢,有些教師甚至在課堂上過度依賴多媒體,導致課堂教學本末倒置,反而影響教學質量的提升。
因此,在小學音樂教活動中,筆者認為要應用好多媒體教學技術,教師要從教學內容及學生學習情況出發,選擇合適的教學策略,多媒體技術應用期間要始終以教材及相關的內容為依托,注意細化各個知識點,借助多媒體教學課件為課程導入手段。如教師在音樂鑒賞過程中,講解琵琶器方面的音律和節奏時,課堂上,教師首先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一段琵琶演奏的視頻,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音樂欣賞氛圍,學生在觀看琵琶演奏視頻時,能夠欣賞到演奏者的指法和表演狀態,能夠感受到演奏者的思想情感,體會到表演曲目的內涵,當學生全面感受到琵琶演奏過程中的良好情感之后,將能夠感受到音樂傳達思想情感的積極意義,這樣能夠為后續學習活動的開展,提供良好的基礎。
教師在引導學生觀看完琵琶演奏視頻之后,可以讓學生們講述自身的感受,可以讓同學之間彼此進行溝通和交流,分享自己的學習感受,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生的思想將不斷的碰撞,其能夠獲得更多的信息。在學生觀看完視頻之后,教師還可以嘗試自己演奏或者是讓有才藝的學生們演奏琵琶,這樣琵琶這門樂器不再是視頻中的內容,而是一門切實可感的音樂藝術,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必將能夠得到更好的激發。
總之,提升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實效性,其需要教師因材施教,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心理年齡、學習特征等綜合考量,其要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創新教育教學方式和理念,達到提升教學實效性的目的。當然,在教學中教師也要注意教學實效性的提升絕非一日之功,其需要教師長期性的堅持。
參考文獻
[1]王萌.芻議如何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提升小學生音樂素養[J].北方音樂,2017(2).
[2]薛彩萍.采擷藝術之花,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J].北方音樂,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