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華
【摘要】音樂作為一門聽覺藝術,是最高級的藝術形式之一,音樂會對人的性情、內涵產生直接影響。新時期新形勢下,軍隊建設也向著信息化、現代化的方向發展,而要建設現代化的軍隊不僅要發展先進的軍事技術,軍隊文化建設也必不可少。因為軍隊文化是軍隊戰斗力的重要表現形式,是提高軍隊戰斗力的必要手段。軍旅歌曲是軍隊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特殊的年代,軍旅歌曲鼓舞著戰士們的精神,壯大了軍隊的聲勢;在新時代,軍旅歌曲在戰士的心理發展、知識教育、文化建設、社會教化等方面又被賦予了新的使命。文章主要針對軍旅歌曲對提升軍隊戰斗力的作用進行探討。
【關鍵詞】軍旅歌曲;軍隊戰斗力;思想政治
【中圖分類號】J613.3 【文獻標識碼】A
一、音樂與戰爭的辨證關系
音樂是一門很原始的藝術,其伴隨著人類的整個發展歷程,作為一種特殊的活動方式,音樂記錄著人類的情感、承擔著記錄歷史的責任。戰爭是人類活動發展到一定程度后為了擴在生存空間、獲取更多生存資源而對其它民族發起的攻擊,戰爭的本質就是掠奪。戰爭中最重要的戰斗精神是軍人的職業精神、軍人覺悟以及個人素質的綜合體現,更是維護自我信念、實現政治理想抱負的重要精神品質,在新時代、新形勢下,戰斗精神就是信念與意志的對抗,是存在于戰場上廣大官兵內心的戰斗的力量。音樂通過優美的旋律對人的思想、情緒、心理、情感產生作用,而戰爭中的音樂作品主要突出其表意功能,通過激昂向上的樂曲影響廣大官兵的情感,最終達到緩解官兵心理壓力、調節其消極情緒、鼓舞戰斗士氣的作用。軍旅歌曲會對士兵的心理產生直接影響,甚至會影響戰爭的進程。反之,戰爭作為人類藝術發展史中的重要素材,其為音樂作品的創作提供了豐富的源泉;戰爭不僅是對人類文明的破壞,從某種意義上講,戰爭也促進了人類文明的進步,而戰爭對于人們情感的影響使得音樂家在戰爭時期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情感體驗,從而為其音樂他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比如《國際歌》《義勇軍進行曲》等等。由此可見,音樂與戰爭從來都是辨證存在的關系,他們互相影響、互相作用。
二、軍旅歌曲的特點
軍旅歌曲節奏鏗鏘有力,音調高亢激越,相比其它體裁的歌曲,軍旅歌曲體現出鮮明的思想性、強烈的戰斗性及廣泛的群眾性。
首先,鮮明的思想性是軍旅歌曲最突出的特點,軍隊是國家機器,組織的特殊性決定了其音樂作品也要具有鮮明的思想性、原則性,通過軍隊音樂向廣大官兵、人民群眾傳遞正能量,提高整個軍隊的戰斗力,從而影響到國家政治、經濟的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講,軍旅音樂是政治文化的重要體現,中國軍隊具有嚴格的紀律性與制度限制,這就決定了軍旅音樂的內容必須健康向上、催人奮進,音樂形式要豐富多彩、格調高雅;其次,強烈的戰斗性。無論是戰爭年代還是和平時期,軍旅音樂都以弘揚革命戰斗精神為主旋律。戰爭是非常殘酷的,流血犧牲是不可避免的,軍人上戰場必然做好了犧牲的準備,因此軍人必須有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英勇頑強的抗爭品質。因此軍旅音樂要充滿陽剛之氣,激情昂揚、情操高尚,使得戰士得到之后能夠氣勢高漲、奮勇殺敵。最后,廣泛的群眾性。與普通音樂相比,軍旅音樂體現出十分明顯的群眾性,軍人是一個范圍很大的群體,戰士來自于全國的各個地區,他們來自于群眾,需要群眾的理解與支持,軍旅音樂必有面具有廣泛的群眾性才能為廣大官兵所接受,因此軍旅音樂要避免空洞無物,必須堅持“人民群眾路線”,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三、軍旅歌曲對提升軍隊戰斗力的作用
無論是過去的戰爭年代還是現在的和平時期,軍旅歌曲均是軍隊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培育軍隊戰斗精神的重要途徑。當然,在不同的時期,軍旅歌曲對于軍隊戰斗力的影響體現在不同的層面:
(一)紅軍時期軍旅歌曲對提升戰斗力的作用
從某種程度上講,紅軍是我國現代化軍隊的發源,在紅軍建軍初期,軍旅歌曲就在軍隊建設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紅軍官兵多為窮苦勞動人民,為了反抗命運、改變人生參加了革命紅軍,這些人來自于社會最底層,深受欺壓,因此該階段的革命歌曲內容多為揭露剝削、反抗壓迫,軍隊戰士通過歌曲可以聯想到自身悲慘的命運,當有了反抗、革命的機會之后,更能激發其反抗剝削的革命士氣。在實際的革命軍旅歌曲創作中,紅軍文藝工作者根據軍隊的實際情況從當地民間的民謠、唱本、民歌中獲取靈感,對原有的曲調、曲牌進行加工、二次創作,再配以革命性強的歌詞內容,創作了一大批軍人戰士、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歌曲,比如《映山紅》《十送紅軍》《山丹丹花開紅艷艷》等等。這些曲調悠揚、歌詞優美的歌曲不僅會鼓舞軍隊軍人的士氣,而且會對廣大人民群眾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人民群眾受到革命思想的鼓舞、啟發,也逐漸發展成為革命思想的踐行者、傳播者。
(二)抗日戰爭階段軍族歌曲對提升戰斗力的作用
在軍隊建設發展過程中,軍旅歌曲進行政治教育、激勵軍隊士氣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抗日戰爭階段,敵我雙方對抗激烈,面對侵略者的進攻,熱血沸騰、氣勢磅礴的革命歌曲可以充分激發軍人戰士進行抗日的熱情,廣大人民群眾也抱著抗戰必勝的決心。軍旅歌曲具有強烈的聽覺沖擊力,深受人民群眾及部隊官兵的喜愛,尤其是一些著名音樂家也來到了革命根據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進一步提高了軍旅歌曲的藝術性。比如冼星海就在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的第二年,與著名詩人光未然合作了交響曲《黃河大合唱》,《保衛黃河》頻繁使用大跳音程,突出鏗鏘有力的節奏,音樂的動力性十足;而光未然先生的歌詞“保衛家鄉!保衛黃河!保衛華北!保衛全中國”按照地理區域依次遞進,音高不斷遞升高,再結合黃河豪邁、磅礴的意境,全曲將中華民族全民抗戰的決心、激情昂揚的斗志入木三分的刻畫了出來??梢哉f軍旅歌曲貫穿了整個抗日戰爭,不斷吹響戰斗的號角,在最艱苦的抗戰歲月里,正是這些能量巨大、斗志昂揚的歌曲為苦難的中華民族提供了強大的精神食糧。
(三)和平時期軍旅歌曲對提升戰斗力的作用
戰爭年代的軍旅歌曲以樹立英雄形象、弘揚戰斗精神、激發戰斗意志為主,而建設社會主義的和平時期,軍旅歌曲也與時俱進,根據軍隊的實際情況轉移創作主題,從關心軍隊的外在轉移為關注軍人的內心。比如《軍港之夜》,以溫馨感性的音樂描述了一群駐守在軍港的水兵的形象,歌曲將軍人還原為“人”的本質,加強了對其情感的表達,歌聲情感真摯、歌詞樸實無華,僅僅通過“海風你輕輕的吹,海浪你輕輕的搖”來烘托軍人普通人的一面,情感細膩,旋律平和,為廣大駐守邊港的官兵戰士們帶去了后方親人的牽掛與溫暖。在建設社會主義過程中,人民軍隊的任務不僅僅是戰備訓練,軍人還總是出現在各種非戰爭軍事行動的第一線,比如搶險救災、支援地方建設等等。這個時期的軍旅歌曲也會謳歌軍人戰士在新時代為國家獻身的偉大精神以及英勇無畏、堅強不屈的高尚品質。比如以1998年抗洪搶險為背景、由孟慶云做曲鄒友開做詞的軍旅歌曲《為了誰》就傳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感動著全國人民。歌曲節奏舒緩卻飽含不舍之情,“我的戰友你何時回”表達了對在抗洪搶險中壯烈犧牲的戰友的深切思念,唱者動情,聞者落淚,用細膩的“泥巴裹滿褲腿,汗水濕透衣背”塑造廣大官兵在洪水搶險中奮不顧身的高大形象;用“我不知道你是誰,我卻知道你為了誰”深深的感動著全國人民,也激發著官兵戰士的愛國、愛黨、愛民之情。
四、信息時代軍旅歌曲提升軍隊戰斗力的策略
在新形勢、新環境下,如何通過軍旅歌曲提高現代軍隊的戰斗力就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道重要課題。
首先,軍旅音樂必須堅持主旋律,以人民軍隊建設的核心思想為指導。我軍與其它軍隊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其在建設與發展過程中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因此作為軍隊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軍隊戰斗力的提升也要堅持“為兵服務、為部隊建設服務”的原則,軍旅歌曲仍然要高唱主旋律、正氣歌;其次,建設穩定的軍旅音樂研究人才隊伍。軍隊院校要加強對音樂人才的培養,提升軍隊院校音樂教育的質量,培養能寫、能唱、能組織、能編排的綜合性人才,打造一支綜合素質高、專業能力強的軍旅音樂研究人才隊伍,邀請音樂文化界影響較大的專家、學者開展軍隊院校音樂教學講座,為專業人才提供更多進修的機會,進一步開闊其眼界,切實培養部隊建設、管理需要的文化創作型人才;最后,開展豐富多彩的軍旅音樂藝術實踐活動。音樂工作者要多下基層,與基層官兵密切互動,了解軍隊的實際生活,為基層官兵組織豐富多樣的軍旅音樂藝術實踐活動,比如歌詠比賽、演唱比賽、拉歌比賽等等,豐富基層官兵的業余生活,音樂工作者也能夠獲得更多生活素材,創作出更加貼近軍隊實際、貼近官兵內心的優秀軍旅歌曲。
五、結語
總之,音樂對于人類情感、思想的影響是深刻而久遠的,軍旅歌曲有著激昂的曲調、宏偉的氣勢,無論是戰爭年代還是科平時期,優秀的軍旅歌曲對于廣大官兵的都能夠起到鼓舞士氣、激勵進取的作用,它不僅能夠激發廣大戰士的愛國主義、英雄主義精神,而且可以培養其勇于面對挑戰、不畏艱難險阻的信心。因此,我們音樂工作者要充分認識到軍旅歌曲在提升軍隊戰斗力方面的重要價值,不斷探索、學習、深入基層,創作出更多、更優秀的軍旅歌曲作品。
參考文獻
[1]朱榮輝.《黃河大合唱》第一次在延安公演[J].人民音樂,2015(9):17-18.
[2]汪毓和.辛亥革命前后的軍歌[J].音樂研究,2017(1): 89-101.
[3]鐘加偉,梁壽華.騶議蘇區時期宣傳群眾工作的實踐經驗[J].江西社會科學,2018(1):59.
[4]陳賽蝦.前蘇聯衛國戰爭時期的音樂家和音樂生活[J].藝苑,2015(3):58-60.
[5]虞和平.抗日戰爭與中國文藝的現代化進程[J].抗日戰爭研究,2015(4):1-25.
[6]徐帆.軍旅歌曲嘹亮——我國現代軍旅歌曲發展概覽[J].政工導刊,2015(9):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