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迎春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迅猛發展,各地區企業的經濟業務也出現了紛繁雜亂的現象,這就使得某些企業的財務會計出現了舞弊等極其惡劣的現象,會計信息失真現象會誤導投資者進行選擇,并不會為企業的發展帶來有利因素,只會造成一系列的惡性循環,甚至影響國家的整體利益。本文對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進行了如下分析,例如,會計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我國的法律、制度還不夠完善等,并且針對這些原因,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會計信息失真;利益驅使;人員素質;治理對策
一、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危害
會計信息是通過財務報表、報告和附注的形式向投資者或者債權人等展示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等信息。會計信息的真實性至關重要,因為它是引導投資者是否進行投資、如何投資的風向標。而會計信息失真,是指財務報告所體現出的情況與原始憑證不對稱,產生虛假信息。會計信息失真的表現有很多種,一個是信息流向失實,另一個則是流量失實。
會計信息的失真,給企業造成了很多不利的影響,損害非常嚴重。第一,它成為了某些有權勢之人以權謀私的保護罩,通過對賬面進行舞弊,來虛列成本、虛增利潤、徇私舞弊,造成貪污腐敗,嚴重影響社會風氣的現象,給社會經濟發展造成嚴重的危害;第二,這種現象的發生,給我國的稅收、國有資產造成了大量的流失。
二、我國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
(一)會計人員素質參差不齊
在當代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政策不斷變化,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會計人員不能夠僅停留在過去的工作模式中,應當及時掌握國家新出臺的政策,嚴格遵守國家新的法律法規。在未來的財務行業,將會越來越重視會計電算化,某些極個別的會計人員相關專業財會素質較低,對科技化的電子賬務不了解,不知道現在應該遵循什么樣的財政政策,業務能力較落后,且不愿接受培訓,為整個財務部門的整體工作效率拖后腿,無法準確判別資金來源真實性、合法性。這是會計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我國會計制度、法律的不完善
基于我國目前的國情,在會計制度制定方面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在實際工作中,由于某些制度的不夠完善,對于一些問題的處理方式就會沒有嚴格的規定,變得模棱兩可,但是由于會計管理自身的專業性和特殊性的原因,不可以有半點失誤,如果發生某一條數據錯誤,最終的結果就會是千差萬別。所以,要不斷完善會計制度才是解決會計在實際工作中出現信息失真的根本途徑。
我國目前在財務和會計等領域還沒有成形的相關法律體系,某些方面還是法律空白,即便某些方面有相關的法律制度,但還存在有漏洞的現象,法律之間的矛盾現象經常發生。另外,對于會計領域,現在缺乏一定的有效外部監督,某些執法部門面對違法現象不作為,出現有法不依、違法不究得等蔑視法律的現象,而且處罰力度過小,使得會計行業造假現象頻繁發生,相關的責任人不能得到嚴厲懲罰,導致會計行業亂象叢生。
(三)企業在利益驅使下造成會計信息失真
導致會計信息失真最基本的因素之一,就是經營者會受到利益驅動。經濟的飛速發展,導致很多人內心躁動,不能夠腳踏實地保持本心,違法現象頻繁發生。企業也不能踏踏實實經營,想讓自己的賬面看起來比較好,吸引更多的投資者,讓會計人員做“兩套”賬本,一個是真實的企業賬本,一個是對外的賬本,魚目混珠,誤導投資者和政府監管部門。還有很多企業向上級、投資者虛報經濟業務,賬務里的成本費用胡亂列入。再有就是某些企業賄賂審計部門,要求其優化賬目報告,這就使得企業從審計層面導致會計信息失真,不能夠公開披露該披露的內容,影響投資者進行投資。
(四)企業內部人員激勵與約束機制不匹配
企業如果想要快速發展,離不開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它們是企業發展的核心。但是目前我國企業中存在著這兩種機制不匹配的現象,經營者的收入不能和其成就的業績相適應,嚴重打擊了經營者積極性,無法滿足其欲望,很有可能使其違法亂紀,無視相關制度,或者怠慢執行,也是造成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
三、針對會計信息失真的治理對策
(一)提高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
會計的專業性極強,需要有能力的專業人員才能把控住,所以提高會計人員的專業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迫在眉睫。
(1)首先,在招聘時,就要提高聘任要求的門檻,看重會計人員的專業背景,其工作的經驗,同時還要對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進行考量,合格之后才能正式發出聘用邀請。
(2)其次,需要定期對在職人員進行培訓與道德教育學習,不斷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素養和專業理論知識,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同時還要對會計人員進行職業道德培訓,避免出現違法亂紀現象。
(3)最后,還應當對在職會計人員進行相應的獎勵制度,鼓勵其參加財務相關的資格考試,予以獎勵或給予考試的補貼,提高他們的求知欲望。
(二)不斷健全和完善會計管理制度
企業若想解決會計信息失真問題,健全的會計制度非常重要,也是我國會計管理制度發展必須經歷的過程。
(1)企業管理者應當建立一套健全的內部管理機制,嚴格落實《會計法》和《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的要求,加強公司財務部的內部牽制機制、監督機制,建立專門監督部門,一定要從管理者層面開始遵守法律規章,這一法律規章的制定并不是形同虛設,如果出現信息失真等現象,要將責任劃分開來,各自承擔責任,對相應的負責人承擔連帶責任。
(2)其次,要從上市公司等大型企業逐步抓起,要求其保證能真實準確地向公眾披露會計信息,不失真。一經發現有失真的現象,則一律嚴懲,例如經濟處罰,如果是上市公司則對其實施退市處罰,嚴格監管企業會計信息真實性、準確性,不弄虛作假。
(3)要對企業聘請第三方審計進行嚴格監督,以公開地方式對第三方審計單位進行招標,選擇正規的、信譽良好的第三方審計單位。對聘請的審計單位進行實時監控,并將其審計結果實時公布,將得出的審計報告及附注及時進行披露。
(4)加強社會上的自律組織及個人對企業進行監督,如若發現企業的會計信息失真,及時同相關部門反映,讓其對被舉報企業進行審核,有關部門進行審核時,一旦發現情況屬實,則給予舉報人以相應獎勵。
(三)強化經營者及會計工作人員的法制意識
提高經營者、會計人及審計人的自身素質,將遵紀守法的思想注入到其中,根深蒂固,面對各種利益時,能夠戰勝眼前這些灰色利益,維護自己所做賬面及所提供的報告真實與準確性,不添加任何美化成分,使會計信息失真的苗頭,扼殺在萌芽之中。且保證企業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前提下進行公司經營,會計人員在面對管理人員的威逼利誘時,要果斷拒絕做違反法律法規的事情。
(四)對各方利益關系進行協調,減少利益沖突現象
利益最大化是各方所追求的,比如,政府要以征稅為主要目標,債權人則以維護其債券為主要目的,業主期望投資能得到回報,經營者自然希望自己能夠得到業績帶來的獎勵,這些都屬于自然現象,然而為了各方能夠達到共贏互利的目的,一定要對各方的利益進行協調。在我國經濟活動中,出現了委托代理,那么如何區分其權限和分工,對于各方的利益分配非常重要。可以通過聘請項目經理制度來實現,用競爭的手段來選擇適合這個崗位的人,以此保證其在企業管理中充分實現應有的價值。其次,可以通過刺激市場并購來加強市場應有的活力和繁榮度。在我國的證券領域很好的應用了這一點,保證了優秀人才的引入,還在企業內部制定了相應激勵制度,經營者接受了與其貢獻比例相對稱的獎勵,使其獲得內心上的滿足,也減少了其在背后操縱會計賬目,造成會計信息失真的可能性。
四、結束語
經濟持續不斷發展,企業也都逐步向大型企業或上市公司方向發展,其財務管理問題逐步被大家關注,會計信息的失真也日益嚴重,對這種現象進行徹底治理也已經迫在眉睫。關于會計信息失真這一問題,有很多種原因,一些原因是可以通過我們大家的努力解決的,還有一些是由于我國目前所處的國情中,需要逐步完善的。所以無論是經營者還是會計人員都應當各盡其責,對投資者和關心在乎企業發展的人提供真實準確的會計信息和會計資料,為國家及相關投資者負責、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馮柔倩,方真.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問題探究[J].經營與管理,2018 (10).
[2]李師.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會計信息失真評價模型設計方法[J].納稅,2018 (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