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美華
摘要:會計信息失真對會計工作的危害性極其嚴重,會計信息失真主要有企業經營管理者所引發的會計信息失真問題,會計主體行為所引發的會計信息失真問題,會計方法和會計理論兩者所存在的缺陷,會計制度與會計準則的設計所存在的問題,會計從業環境對會計信息的影響。規范我國會計信息工作,我們要針對有意識和無意識的情況下造成會計信息失真制定政策,讓會計工作以及行業的成長走向良性化發展的道路。
關鍵詞:會計信息失真;主體意識;無意識
近年來關于會計信息的失真以及會計從業人員進行弄虛作假的事故也越來越多,會計信息的失真對我國而言,已經成為了一個非常泛濫的重大問題,但是如果對其聽之任之,對企業與社會乃至國度都存在著極大的隱患。下面將就我國目前存在的會計信息失真問題所產生原因以及解決對策談一下筆者的看法,提高我國會計信息的準確程度。
一、目前國內會計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現
伴隨著國內經濟的增長,會計行業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但是隨之而來的還有會計信息失真問題,而如果需要將這上問題進行分類的話,大致可以有兩種表現形式:
一是會計從業人員在有意識的情況下導致的會計信息失真問題。一般來說這種情況所指就是會計從業人員在進行會計工作時,明知國家的各項會計法律法規的情況下,故意不按照會計辦事程序進行操作,像是做假帳這些行為等等,其最終目的就是有意識的向會計信息的使用者提供虛假信息。
二是會計從業人員在無意識的情況下導致的會計信息失真問題。因為在會計政策或者是會計方式方法等選擇不同時,雖然有時會計報表、會計賬簿、會計憑證等都有對應的、真實的原始憑證,可是同一個會計項目所反應出來的成果也會有著很大的不同,這樣一來會計信息的利用者在利用這些會計信息時,就沒法對企業的真實財務狀況有一個很好的把握。
二、造成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
會計信息失真對會計工作的危害性極其嚴重,由于會計信息失真可以分為合計人員無意識或者有意識的情況下造成的結果,然而如果要具體來說造成會計信息失真的真正原因就可以從以下幾點:
(一)從有意識導致的會計信息失真問題來分析
一般來說在這種有意識的情況下導致的會計信息失真,并且在一個企業或單位長期存在,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制造虛假的各種會計信息將會為該企業的管理者或者是企業帶來一筆菲的收入。因此在有意識的情況下所造成這種問題的原因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1.由企業經營管理者所引發的會計信息失真問題
一般來說一個企業的所有者和經營者之間是一種委托與代理的關系,在這其中委托人就是所有者,而代理人就是經營者。首先是因為代理人與委托人所利用的效用函數差異和存在的獎勵不相容終究致使的會計信息失真,因為二者尋求的效用指標是不相同的,因此在利用效用函數時就會有所差異,而二者間存在的獎勵不相容,換句話便是二者間誰所尋求的效用指標實現了最大化,那就會使另一方效用指標難以實現。其次就是由于代理人和委托人兩者間的信息不對稱所引發的會計信息失真問題。一般來說,信息不對稱所指的就是交易雙方手頭擁有的信息不一致,因此就會出現一方在交易信息方面占有絕對的優勢,這樣一來所導致的結果將是委托人受虛假信息的影響,不能真正了解自己公司的真實運營情況,屆時企業將承受巨大的風險。
2.由會計主體行為所引發的會計信息失真問題
第一個由于我國現在在崗的會計從業人員對于國家所推行或更新的會計法律法規并不是很了解,在進行業務操作時不能熟練的運用各項制度與法規;第二個會計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較低,在開展工作時極容易做出違反財務制度與會計法規的行為;第三個目前國內的各項法規與政策改革未能對會計人員的合法權益進行有效的保障。
3.由企業內部其他員工所引發的會計信息失真問題
通常所說的會計都是一個信息加工與處理的系統,因此只要談到會計信息失真,大家的矛頭直指的就是會計人員與企業營者,但是會計在進行信息處理與加工之前的數據卻無人問津。其實從根本上來說,一個企業的其他員工同樣也可以引發會計信息的失真,因為如果一旦他們在基礎數據上做假或進行其他處理,同樣也會導致會計人員在開展會計工作時制作出來的會計信息失真。
(二)從無意識導致的會計信息失真問題來分析
1.會計方法和會計理論兩者所存在的缺陷
單就會計學來說,它不僅擁有著經濟學對于某些數據需要估計與假設的特點,同樣它還擁有著嚴謹的數學邏輯性,這兩者有著極強的矛盾性。因此在進行會計操作時,會因為種種不可抗拒的因素而造成會計信息與真實數據存在偏差,主要還是由于這些數據的主觀因素太強,但是又無法避免,像是在進行成本計算、費用預提以及費用待攤等等,這些費用的計算通常都是憑借會計人員的主觀意識來進行計算,對于從業人員的業務水平與從業經驗等都有著極高的要求,一旦這些因素稍有變動將影響到會計的整體工作質量。
2.會計制度與會計準則的設計所存在的問題
首先就是會計信息的制作者與這些信息的使用者的利益關系,由于他們兩者的利益分配并不是完全一致的,然而會計報表通常所反映出來的數據便是標示信息使用者利益得失的重要依據,如果制作這些數據的人一旦牽扯至自身,這些會計報表數據就極有可能有失原有的會計信息的真實性與客觀性。其次就是目前我國現行的一些會計制度與會計準則本身就存在著一些問題,并且制定會計準則的過程也有著一定的不確定因素包含在里面。
3. 會計從業環境對會計信息的影響
因為目前社會科學技術在飛速的成長,而各項科學技術也逐漸的應用到會計工作中來,可是這樣一來因為社會科學技術對會計信息的準確性的影響也越來越多。因為在開展會計信息整理與收集時,我們單單只要用到財務會計自身的相關數據,還會需要由各業務部門所提供的業務數據,而這些數據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通常都會采用這些先進的手段來獲取外部數據,因此或多或少會計信息的真實性都會要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
三、針對會計信息失真現象的解決對策
規范我國會計信息工作,避免主客因素的影響,盡可能的提高會計信息的準確性,能夠為做好我國的會計工作提供更好的保證。因此,可以從有意識與無意識兩個角度采取相應的對策。
(一)針對有意識的情況下造成會計信息失真的對策
對于這一類問題,首先企業所有人可以制定一套完整有效的獎勵和監督機制作用于經營管理者身上,使其在瀕臨職業道德邊緣時,銘記各項法律法規最終做出對雙方都有益的選擇;其次就是定期組織會計從業人員進行職業道德以及會計法律法規的培訓,從根本上提高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能與法律法規知識,同時提升整體會計從業人員的地位,最終建立出一個健康有序的會計主體;最后便是增強對于其他或許可以影響到會計信息真實性員工的監管力度,建立一套健全的監管制度。
(二)針對無意識的情況下造成會計信息失真的對策
首先可以從會計方法和會計理論所存在的缺陷入手,由于此過程中主觀因素極易對會計信息真實性的造成影響,因此在進行會計數據收集時應該盡量減少主觀因素,盡可能的采用科學的辦法獲取會計所需資料,還可以通過建立會計確認標準、改變會計核算模式以及會計政策等方法進行操作,最終保證會計信息的準確性與真實性;其次對于會計制度以及會計準則所存在的各項問題,會計從業人員應該要盡量戰勝會計準則以及條例的各項不確定因素,按照實際操作來逐步修正會計制度以及會計準則,使企業在會計政策選擇時能將方方面面的利益關系都斟酌進去,最后到達利益分配的理想目標;最后就是從會計從業環境入手,加快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速度,讓由科學技術帶來的不確定因素降至最低點。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經過上文的闡述可以得出,會計信息失真可以稱之為一個極為難纏的問題,而且若是要徹底杜絕此類問題的發生是極為艱難的,可是作為一個有責任心的會計從業人員,絕不能由于這個原故而對此聽之任之,因此會計從業人員在面臨這個問題時必需保持準確的立場,積極主動為會計信息的準確性與真實性做貢獻,最終讓會計工作以及行業的成長走向良性化發展的道路。
參考文獻:
[1]鞏炎霞.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與對策研究[J].財會學習,2016(16).
[2]劉竹麗.基于會計信息失真角度下的會計信用及治理探討[J].中國總會計師,2015(05).
[3]崔愛霞.關于會計信息失真問題的探討[J].科技資訊,2015(04).
[4]劉博文.企業會計信息失真原因與解決方法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15).
[5]高小蘭.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與治理對策研究[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5(09).
(作者單位:濟寧市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