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凡 高艷
摘 要:珠穆朗瑪峰是喜馬拉雅山脈的主峰,坐落中國和尼泊爾的界限上。許多登山者在海拔8000米的死亡區排了三個小時的隊才到達山頂。據政府統計,由于長時間的等待、過度的體力消耗、高寒和缺氧,已有14人死亡,另有3人失蹤。珠穆朗瑪峰南側就有7人遇難,僅5月23日就有3人死亡。本文主要以珠穆朗瑪峰為例研究公共政策在戶外運動規避風險中的作用,通過大量資料文獻的查詢采用對比分析,政府使用什么樣的政策和如何對戶外運動規避風險有幫助,以及對戶外運動今后發展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公共政策;戶外運動;風險
一、珠穆朗瑪峰的地理狀況
珠穆朗瑪峰像一座巨大的金字塔,雄偉的峰頂高聳入云,地勢非常險峻,環境十分復雜。雪線高度:北坡5800到6200米,南坡5500到6100米。冰川補給 主要取決于印度洋季風帶兩大降水帶雪質變作用。這里有豐富多彩的冰川,鮮為人見的冰林,以及高達數十米的冰崖和錯落相間的階梯式冰縫,以及崄峻的冰崩區。珠穆朗瑪峰獨特的地理環境吸引著一大批戶外運動愛好者,但同時由于地理環境的惡劣(海拔高氣溫低、含氧量較少)導致登山過程中險阻重重。
二、主要存在的安全隱患
1.自然因素
氣候多變。珠穆朗瑪峰屬于高原山地氣候,低緯高海拔地區日溫差較大,受季風環流和地形影響,暴雨頻繁、云霧彌漫、冰雪肆虐無常。海拔高空氣稀薄是低壓中心,低壓天氣復雜多變。
2.人為因素
(1)生理條件。體力消耗過多。攀登珠峰是一件極其耗費體力的戶外活動,如果事先沒有充分的準備,在后期登頂階段,由于體力不足會導致很大的安全隱患。
突發急性病癥。因為登頂后在頂峰上逗留時間過長,同時對眼睛保護不妥患了急性雪盲不能像普通人一般行走,又沒有接應而可能造成遇難。
身體機能對高寒和缺氧的不適應。海拔越高,氣溫越低,尤其珠穆朗瑪峰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山頂溫度可達零下三十度并且極度缺氧。未經過專業訓練的普通人身體很難承受如此苛刻的生存條件。
(2)心理條件。心態不穩定。有些人登山時急于求成,忽視安全問題,可能導致不慎滑落等現象。還有心理素質差的人看到尸體過于恐懼,內心受到極度的驚嚇,心悸而亡。
3.外部因素
準備不夠充分。事先未進行專業系統的戶外方面知識培訓,登山設備準備不足,比如沒有帶夠食糧和氧氣瓶、帳篷等。
攀登計劃不夠完善。在路線選擇、后續保障及接應計劃安排不夠周密。
三、珠穆朗瑪峰北坡登山現狀及政府公共政策(中國方面)
在2007年,外國游客登頂珠峰的次數達到197次,總人數達到373次,從業人員176人。然而,中國在2008年禁止登珠穆朗瑪峰,沒有讓奧運火炬登入峰頂,停止了中國在尼泊爾的火炬傳遞。近10年來,每一季的外國游客數量都遠低于90人,只有最近兩個季度,即2017年和2018年,游客數量才迅速回升,達到每年120人。因此,將這個數字保持在300以下只是營銷,并不反映任何市場現實。
中國政府表示,將花費近60萬美元用于清理垃圾,這是一個積極的政策。并且,會在每位登山者的許可證賬單上增加了1500美元的垃圾處理費。新規則進展,中國已通知運營商,自2019年1月1日起,將對各個山峰當然還有珠穆朗瑪峰的登山活動實施幾項新規定:“隊伍組成、審核、接待、管理、安全和環境保護”。
“嚴格的標準”將適用于所有探險組織者和運營商,特別是進入市場的時候。我們將與有良好聲譽的團隊進行積極合作。具有卓越的社會地位和能力、物流保證、可靠的服務質量、優秀的專業素質和尊重的冒險企業。當來自西藏自治區的登山超過8000米時,一名登山者必須伴有尼泊爾的山地向導,每個登山小組都要有陪同,一定有一個登山領導者。
以進一步加強與登山小組的合作和管理,并確保勘探公司嚴格遵守有關規定,每架探測器必須收取5000美元,然后才能開始登山,作為安全“墊腳石”。在沒有安全及環境事故的情況下,定額備用金將獲償還。
以確保登山的原因進行。在健康和有秩序的環境下,并為了減少事故的發生率,目前不接受尼泊爾的"登山主義"小組。
登記截止日期:2月28日
收集垃圾的費用是每人1500美元,登頂珠穆朗瑪峰,其余每個人1000美元
所有登山的登山者和向導和后勤人員爬的高度比珠穆朗瑪峰大本營還要高,就必須攜帶8公斤重的垃圾下山。登山季節每次登山,然后交給中國聯絡官,他說。“西藏自治區救援隊和另一個社會組織探險隊將在春天和秋天擁有救援任務。”
因為搜救所導致的公共資源消耗的費用必須由登山者自己來承受。
限制登山者的數量,實現供需平衡,已經成為一種可能的方法,以防止由于無法控制和隨之而來的風險。中國或許制定了有關戶外探險運動前所未有最嚴格的規則。在這里中國探險隊決定在8000米的高度攀登西藏一側的珠穆朗瑪峰,今年只發放300份登山許可證,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支持。因此,隨著中國采用了新的規則,全世界中產階級的攀爬轉向了尼泊爾。
四、珠穆朗瑪峰南坡登山現狀及政府公共政策(尼泊爾方面)
1.珠穆朗瑪峰南坡登山現狀
2019年5月第三周或許是珠穆朗瑪峰歷史上最棒,同時也是最糟的時間段之一。由于珠峰迎來難得好天氣,登山客大排長隊等著登頂,部分登山客被迫在海拔超8000米的“死亡地帶”排隊等待3小時以上。據尼泊爾政府部門的統計,由于等候時間過長,消耗體力過多,加之高寒和缺氧,迄今已有14人死亡,另有3人失蹤。僅在珠峰南坡就有7人喪生。僅5月23日一天就有3人喪生。
2.珠穆朗瑪峰南坡主要存在的問題
(1)專業導游人數短缺。由于珠穆朗瑪峰獨特的地理環境,更需要專業的有豐富戶外運動經驗的導游,帶領攀登者進行合理規劃路線、后續保障及接應計劃安排。但這樣的導游極其缺少,大部分是一對多形式。
(2)運營商不負責任。游客—登山者向運營商施壓,盡管在天氣條件惡劣的情況下,依然會帶游客進山,人為加大登山的風險,沒有考慮到登山者的生命安全情況。
(3)保險欺詐。加德滿都的當地導游公司、直升機服務公司,甚至一些醫院之間合伙欺詐救援保險公司,向其索取不必要的賠償。
(4)天氣狀況多變。尼泊爾的降雪比前幾年更嚴重,自1975年以來。登山者格外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幾天最適天氣窗口,都趕到一起登山。
(5)遺體、糞便、垃圾等問題。大批登山者,他們的帳篷、氧氣瓶和其他垃圾留在山里。人類的糞便在這個海拔無法分解,它們或是被風吹走或是被粘在巖石上。自1924年以來,共有295人在珠峰遇難,至少有200具遺體遍布登山的各條線路。
3.尼泊爾旅游局的公共政策
(1)尼泊爾政府出臺新規,禁止單人攀登珠穆朗瑪峰。尼泊爾政府修改登山管理辦法,禁止單人攀登珠峰,同時禁止雙腿截肢和失明登山者挑戰這座世界最高峰。
(2)垃圾押金制度。之前,尼泊爾旅游局實行了每個登山隊4000美元的垃圾押金制度,如果每位登山者從珠峰帶回至少8公斤垃圾,就可以退還登山前的押金,但只有一半的登山者帶回了垃圾。
(3)政府與社會組織聯手協調清理工作。志愿者和相關工作人員將珠峰上的垃圾帶回大本營,不僅清理了垃圾還培養了他們的社會責任感。
由于珠穆朗瑪峰擁堵事件,全世界都在關注此事件的進展以及尼泊爾方面當局的下一步動作,但是尼泊爾旅游局局長將珠峰登山死亡人數上升的主要原因歸結于天氣狀況,并且拒絕限制登山人數。
五、結論
本文以珠穆朗瑪峰擁堵為例,分別分析了珠穆朗瑪峰北坡和南坡的現狀以及政府當局的態度以及公共政策,從中發現中國政府通過法規等嚴格限制,使珠穆朗瑪峰的北坡風險大大降低,環境也有所改善;尼泊爾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改善環境、降低戶外運動風險的措施,但效果甚微,盡管今年的珠穆朗瑪峰擁堵導致多人死亡但尼泊爾旅游局依然拒絕限制人數。總結中尼雙方的公共政策,對我國戶外運動規避風險以及發展的借鑒意義如下:
1.培養專業的旅游從業人員。擁有大量專業知識儲備和豐富經驗的導游,可以幫助戶外運動愛好者大程度的降低戶外運動風險。
2.實施嚴格的市場準入制度。像攀登珠穆朗瑪峰這樣高風險的戶外運動,必須對其相關的運營商進行嚴格的條件資格核查,避免不夠資質的運營商帶來的問題,將資格認證的條件難度加大。
3.與相關的社會組織合作。不僅是單方面靠政府維持和保持戶外運動旅游地的環境,與社會組織一起合作,會有多方面多角度的建議可以參考。
4.明晰責權。鑒于有些運營商迫于金錢的誘惑,在自然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依舊送登山者登山,將客戶-登山者的生命安全與運營商的責權聯系起來,可以規避一部分不必要的風險。
5.加強環境保護。環境條件的惡化,不僅提高了戶外運動的危險性,也對我們日常生活造成不便。
6.限制游客量。應當根據旅游目的地的環境容量,控制旅游人數,將游客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像珠穆朗瑪峰這類本身具有高風險的旅游目的地,更應該進項嚴格限制,避免擁堵導致的死亡。
7.對相關從業者進行財政補貼。高危職業實行高薪制度,才不至于為了金錢不顧游客的生命安全。
參考文獻:
[1]王莉、何世權等.對北京市戶外運動產業發展狀況的調查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9):1159-1161
[2]宋輝.普及科學常識、推廣資質認證、籌建救援體系,中國登山協會規范戶外運動市場[N].中國體育報,2005年03月15日第006版
[3]陶學榮.公共政策學[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