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美蘭
【摘要】21世紀是知識型社會,在教育事業的發展過程中,高等院校的校園建設成為人才培養的重中之重。在高校校園建設中,應將高校基層黨組織職能充分發揮出來,以建設社會主義和諧校園作為基本目標,抓好基層黨建工作,發揮基層黨組織政治核心的作用,從而最終實現和諧校園建設。
【關鍵詞】高校基層黨組織;和諧校園;社會主義
在當今社會發展過程中,要將精神文明建設明確落實到高校校園建設中,構建和諧校園。高校基層黨組織是黨基層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黨在高校中展開工作的基礎,同時也是社會主義和諧校園建設的中堅力量。
一、實現和諧校園建設的基礎目標
(一)人與人的和諧目標
在和諧校園建設中,需要著重注意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交流。為了實現人與人之間和諧交流,首先需要人與人之間的思想達到和諧,即要求高校中的師生在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等方面達到一致。高校中教師人員和受教者在保持自身獨立個性及原則的同時,需要構建相同的價值標準。師生之間構建良好的關系,有助于教師與學生之間形成互尊互愛的和諧氛圍。
(二)事業和諧發展目標
高校是為社會培養人才的基地,因此,應與社會需求以及經濟發展相互促進、和諧互動。要重視以人為本的理念,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同時需要與時代的發展相結合,不斷深化校園改革,實現學生思想素質、文化素質、專業素質等綜合素質協同發展,為社會培養綜合素質強的專業性人才。
(三)人與環境的和諧發展目標
人與環境的和諧發展,主要體現在:物質環境是校園文化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現物質與文化、人文環境與自然環境統籌發展,通過校園人文環境建設,充分體現校園深厚的文化底蘊,實現人與環境更高層次的發展。
二、形成和諧校園建設的核心競爭力
首先,和諧校園建設的前提是和諧與發展之間是相互依存關系,只有科學發展才能真正實現校園和諧建設。在和諧校園建設目標上,應堅持提升校園核心競爭力。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堅持質量優先,實現校園文化內涵的建設。
其次,基層黨組織應將和諧校園的構建作為根本任務。在構建和諧校園過程中,需要明確院系黨員的工作任務和工作目標,充分發揮工作職能。堅持以人為本,細化思想政治工作,營造公平、公正的良好氛圍,促使校園各項事業優質協調發展,建立高校與社會和諧互動的和諧關系。
最后,還要加強學校內院系領導班子建設。對于學校院系領導班子的選拔,有著一定的嚴格標準,選取綜合素質高的擔任領導干部,發揮院系領導班子的有生力量。還要加強學校制度建設,為和諧校園建設提供制度保障。同時,幫助院系領導班子樹立良好的作風,不斷推動領導班子建設和諧校園的行動。另外,需要加強院系領導班子的管理能力,強化院系領導班子的思想政治,秉持科學管理、民主公正的方式,帶領學校全體師生共同推進各項教育事業發展。
三、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
為了更好地推進和諧校園建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黨組織緊緊圍繞中心工作,充分發揮校園黨組織在教學、科研、學科、學生工作等方面的積極性,不斷推進院系各項事業迅速發展,和諧校園建設成為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平臺,成為組織師生參與和諧校園建設的堡壘。不斷創新黨組織活動方式,并且將黨組織工作的范圍擴大,實現黨組織工作的有效性。緊跟時代發展步伐,積極探究新方法,在前進中隨時進行變革,改變傳統黨組織活動的形式,由單一形式逐漸向多方面進行拓展。強化黨員意識,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最后,積極探索和諧校園建設過程中黨組織的設置形式,吸收大量優秀人才,進一步擴大黨在群體中的影響。吸收符合入黨條件的青年教師,將其培養為黨員學術骨干,形成科學建設與黨組織建設合作共贏的局面。同時,不斷強化學生黨員的培養力度,將黨組織的工作層層壓實,黨的工作進班級、進課堂、進社區,用黨員的人格力量去感染他人,用黨組織的力量凝聚集體,讓學生黨員成為班級的核心力量,從而實現和諧校園的建設。
結語
綜上所述,在和諧校園的建設中,需要明確和諧校園建設的基本目標,并且將其作為高校基層黨組織工作的根本任務,加強學校內部硬件設施和軟件設施建設,不斷深化教育事業改革,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強化院系領導班子建設,提升基層黨組織的核心力量,協調全校廣大師生力量,從而實現和諧校園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