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慶強
【摘要】中職體育要確保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成為重要措施之一,要提高學生體育運動技能,進而使學生養成積極主動的體育學習習慣。文章主要對中職體育有效教學的內在含義進行了闡述,分析了中職體育有效性課堂教學存在的弊端,進而給出了提高中職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關鍵詞】新課改;中職體育;有效性;策略
針對中職學生來說,在學校期間的體育課不單單是為了鍛煉身體,而是需要掌握一種甚至兩種體育專業技能,培養終身體育意識。但是,在實際開展體育教學中存在一定的弊端,因此,在實踐教學中需要確保中職體育教學的有效性,與新課改相輔相成。本文結合教師教學經驗,探討提高中職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中職體育有效教學的內在含義
體育教學中的有效教學模式是一種現代教學理念,具有相對應的實踐教學活動,重視學生的發展,教學中重視科學指導作用,保證教學活動的有效性,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進而提高教學效果。中職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就是完成中職教學目標,在對知識掌握與理解的基礎上,保證投入最少的時間與精力取得顯著的教學效果[1]。也就是說,體育教學的有效性,需要在保證效率與效果的同時還要開展有效益的活動,始終重視教學質量與社會性,保證教學活動具有人性化。在新課改背景下,中職體育有效教學活動需要關注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促進學生發展與學習,完成教學目標。同時,體育教學活動要求教師具有反思與創新的精神。
二、簡析中職體育有效性課堂教學存在的弊端
目前在中職體育教學中,教師還是采取傳統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單一,并且課堂教學出現枯燥乏味的情況,學生在學習中對理論知識不感興趣,進而無法掌握相關的體育技能。此外,在中職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僅僅給學生安排一些體育動作,讓學生自主進行練習,但是學生普遍存在學習熱情不高的情況,課堂上缺少積極性,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不高。然而在體育練習過程中,教師教學會涉及一些比較有難度的體育動作,可是由于中職學生身體素質不夠好,對這些運動鍛煉起來比較費勁。正是由于這些問題的存在,學生對體育學習產生消極的心理,不愿意學習體育,甚至放棄學習體育技能。因此,中職體育教師需要改革教學模式,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對中職體育有效性教學給予足夠的重視[2]。
三、開展中職體育有效性課堂教學應該遵守的原則
(一)結合實際情況展開教學
體育教師只有在對學生的特點了解之后,才可以設計出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提高教學活動的有效性。中職院校通常將體育當作次要學科,在新課改背景下,雖然體育課程課時相對增加,但是在實踐教學中還是存在一定的弊端,需要足夠重視起來進而改善教學活動。教師需要充分認識這些方面的缺點,對教學活動以及條件進行必要的調整與改善,充分使用現有的資源,引進必要的設備與器材,遵循實際性原則進行體育課堂教學活動。
(二)遵循適應性原則
作為一名中職體育教師,需要重視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并且針對學生的發展情況做出長遠的計劃;需要全面了解學生的心理以及生理情況,從學生的角度分析考慮問題,因材施教,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模式開展體育教學。另外,教師需要整合不同的體育教材,為學生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任務與目標,進而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力。同時,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充分尊重學生,始終堅持以學生為課堂主體,確保體育課堂教學的高效性[3]。
(三)遵循互動性原則
教師作為體育教學的組織者與引導者,在教學中要不斷地啟發學生。因此,教師在體育教學中需要具有足夠的耐心對學生進行指導,耐心地傳授學生必要的動作與技巧,使學生掌握體育知識與運用方法,實現教學活動的有效互動。另外,體育教師不應該一味地給學生講解理論知識與內容,而是需要結合實踐活動,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實踐與練習中,進而構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保證教學效率的高效性。
四、中職體育有效性課堂教學的對應策略
(一)激發學生的探究學習興趣
在新課改背景下明確強調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指出學生的學習過程不僅需要接受知識,而且要發現問題,對問題進行分析,進而解決問題,始終把獲取知識的方法與方式作為主要教學目標與任務,引導學生了解知識的形成過程與應用。在體育教學中,教師需要充當引導者,課堂開始之后,根據教學內容給學生創設合適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學習興趣,課堂上給學生留下充足的時間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新的知識[4]。在激發學生探究興趣的過程中,教師創設的問題情境應該符合學生的實際生活情況,聯系學生生活以及社會現象展開體育教學活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主動進入探究學習中,激發學生創新的欲望與能力,培養學生的體育綜合能力。
(二)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
只有在融洽的師生關系中才能開展有效的教學活動,體育教師要關心學生,愛護學生,了解學生的身體狀況,同時學生也需要尊敬教師。在融洽的師生關系中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通過互動的方式爭取教學活動的雙贏,教師需要轉變教學觀念與思想,與學生進行角色互換,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要想保證師生關系的融洽,最重要的就是轉變教師角色,教師需要從之前的知識傳授者轉變成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與引導者,轉變單一的教學內容與模式,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在實踐教學中,教師需要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學生,用高尚的情操以及廣博的知識去感染學生,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5]。
(三)采取多樣化的體育教學模式
中職學校的體育教育主要是為學生日后的就業做準備,開展的教學活動都要圍繞學生就業而進行。中職體育是一門基礎性學科,需要結合專業特點,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開展體育教學。第一,師生合作的教學模式。要使這種教學模式取得顯著的效果,教師需要主動了解學生,引導學生通過合作與配合完成教學任務。中職學生的學習基礎比較差,注意力不集中,但是也有一部分學生刻苦學習,在課堂上發揮一定的作用,對教學效果有一定的影響。因此,教師需要了解這些學生,與這些學生配合,營造融洽的課堂氛圍,極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提高教學效果。第二,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采取這種教學模式首先需要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每組成員的各方面實力都要均衡。在小組討論匯報之后再由師生一起交流,最后由教師給出評價,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與參與性。第三,采取體育特色的教學模式。在實踐教學中可以吸取其他體育學校的教學特點,結合自身實際的教學情況,運用有特色的教學新模式。
(四)設置開放性的學習內容
在中職體育實踐教學中,學習內容需要緊跟時代的發展步伐,讓課堂教學內容與社會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并且隨著時代的發展進行調整,及時更新教學內容,讓學習內容處于不斷變化中。同時,在體育課堂教學中需要選擇開放性課程資源,選擇適合學生學習以及發展的教學資源[6]。另外,在中職體育實際教學中強調利用多種學科整合的模式解決教學中的問題,可以凸顯體育教學的特色,有效地將參與運動、身體健康以及心理健康各方面進行整合,進而提高學生從多角度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因此,在新課改背景下,中職體育課堂教學需要加強學科之間的整合,促進體育教學效果的提升。
(五)制定合適的激勵制度
激勵制度在教學中的應用是一門藝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體育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激勵不單單是一個分數或者一個名次,是教學中不能缺少的部分。在中職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按照學生的狀態與運動過程進行適當的激勵,在合理的激勵制度之下促使教學質量的有效提高,進而促使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在中職體育實踐教學中可以采取激勵獎勵的方式,對學生給予一定的激勵,進而挖掘出學生的內在潛能,讓學生愛上體育教學,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同時,針對表現突出的學生,教師可以適當地給予獎勵與積極評價,對學生提出更高的期望;針對學習基礎差的學生,教師不應該批評,應該適當地鼓勵學生,讓學生在不斷的努力中得到提升,進而培養體育技巧與技能。
五、結論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改的推出與實施,中職體育教學需要做出改變,堅持有效性的課堂教學目標,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中職體育教學主要是為學生就業開展的教學活動,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與原則,針對中職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弊端,給出恰當的解決策略,激發學生探究學習的興趣,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采取多樣性的教學模式,學習內容需要開放分享,制定科學合理的激勵制度,促使學生體育技能的培養與發展,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楊淑娟.中職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診斷及對策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21):197-198.
[2]王克洋.淺談提高中職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商情,2018(39):208.
[3]韓奎英.中職體育教學目標與有效性課堂打造分析[J].職業,2018(23):122-123.
[4]陳榮鋒.淺析新課改下中職體育有效性課堂教學策略[J].中外交流,2018(20):80.
[5]胡三敏.中職體育教學課堂導入有效性的研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8(03):54.
[6]張利強,聶國財.中職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究[J].求知導刊,2017(3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