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旋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教學是大學生政治思想引導的重要學科,對學生的信仰建立和未來的人生規劃有著不可替代的指導作用。文章就全面深化改革形式的背景下,就現階段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學加以分析。
關鍵詞:全面深化改革;高校;政治;教學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開,這是中國發展進程中重要的一次會議,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和重大原則。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發展實現了質的飛躍,綜合國力日益增強,人民物質生活得到極大改觀且更加注重精神文明建設。作為我國高校的必修課——思想政治,在指導大學生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方面一直走在時代的前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的教學更是引起教育界各方面的重視。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
(一)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具有偉大意義的轉折點,拉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序幕。在改革開放的40年中,中國的發展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具體分為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起步階段,從農村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推廣到城市企業承包制,取得了顯著成效,積累了寶貴經驗,并且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改革準備了理論基礎。
第二階段為探索階段,改革不再局限于農村,并將重點由農村轉為城市,改革領域也由經濟擴展到科技、教育、政治、生活等方方面面。改革的深度和廣度都達到空前高度。
第三階段為調整階段,這一時期總結改革經驗,調整經濟策略、完善制度、整治環境、為推進改革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使改革事業少走彎路,向著穩定、健康的方向推進。
第四階段為新階段,鄧小平同志的南方談話,黨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的召開以及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和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論成果,標志著中國改革開放進入了新的階段,也是攻堅階段。
第五階段是全面推進階段,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旗幟,在高速發展的當今指導著我們求真務實、開拓進取,堅定不移地推動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
(二)推進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開放層次不斷遞進中,也隨之產生一系列矛盾,城鄉發展差異、經濟結構不合理、生態環境破壞、食品安全問題等等,發展的矛盾在任何體系、任何國家都會存在,也正是由于矛盾的存在推動著社會不斷發展,這也表明更深層次的改革正在到來。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深化改革涵蓋了經濟、政治、教育等多方領域,是現實發展的必然需要也是改革歷史的必經之路。
二、思想政治教學現狀分析
思想政治教學是對大學生政治教育的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所有學科里起著絕對指引性的作用,但由于政治知識抽象晦澀,在高校中的教學現狀不容樂觀。
(一)現狀解讀
高校學生由高中階段進入大學階段,學習、生活環境都發生了變化,學習不再占據全部的個人生活,參加社團、社會實踐等等個人活動逐漸豐富,考試分數也不再是學習的決定性因素,科目的考試更多地是以及格為參考線。
高校中的科目學習,更多地是以學生的專業為主,但是思想政治課卻是高校所有大學生的必修科目,可見思想政治課的重要性。然而根據調查顯示,部分學生缺乏對思想政治課的興趣,對課程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上課期間,部分學生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回答教師提問不夠積極、布置作業不能及時完成等問題。教師授課內容傳統枯燥,只以課本為主,照本宣科,不能與當今社會的發展現狀相結合,且授課方式單一,沒有運用多元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原因分析
一方面教材內容過于注重知識構架,由此而產生了一系列的理論論述、概念記憶。政治體系本身帶有復雜性,難以理解透徹。課本的知識構架設計決定了教師必須用足夠的精力和課時去進行理論和概念的闡述。并且部分知識點是高中階段已經學習過的,高校的知識點與之相比有部分重合,以至于教師和學生有部分精力用在了重復學習的時間上。
另一方面課堂氛圍不夠活躍,師生互動少,高校的思想政治課程上課人數較多,有部分學生私下交流導致課堂秩序糟糕,而學生數量又決定了教師不能對學生一一照顧,只能以講完計劃內的課程為主要原則,授課過程中以板書、語言表達為主,視頻教學、與學生互動等教學手段較少,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從而導致學生沒有對政治學習以期足夠的重視,缺乏學習興趣。
三、深化改革的指導
(一)深刻理解深化改革
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的踐行者,在國家前途和民族希望面前,黨中央始終站在最前面果敢抉擇、科學部署。引領改革大步向前。全面深化改革是對改革開放的一次更深入的戰略計劃,是推動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保障。當代大學生肩負著建設國家的歷史重任,是社會最富有朝氣和活力的群體。思想政治教學就是要幫助大學生建立信仰,相信馬克思主義、相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相信中國共產黨,堅定不移地跟定黨的隊伍,認真學習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意義。
(二)認識政治教學的重要性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思想政治課程傳授給學生的就是國家的制度,國家前進的方向。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學習思想政治課程是了解國家政策最終要的途徑,國家的決策決定著個人的前途和發展,高校學生未來面臨著踏入社會,工作就業,有了正確的指引,人生才能走正確的路線。
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師,更應該學習深化改革的內容和重要意義,工作在教育最前線,更應用理論知識武裝自己,用自己的行動感染學生,教師的言行對學生有著重要的影響,只有堅定信仰才能不辱教書育人的使命。
(三)教學內容優化
首先認真研究教材,從教材出發,加強學習、增加知識儲備量,做到觸類旁通。發掘教材中的有趣點,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一節政治課的課時不少于小時,長時間的講解中很難吸引全部學生的注意力,找到一兩個學生感興趣的知識點,并與授課相結合,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要將教材與社會熱點相結合,大學生群體電子設備的使用較普及,網絡信息發達,經常關注時事熱點新聞,可是很少會與思想政治相結合,而關注社會時事、揭示社會現象也正是思想政治的課程要求。這樣的學習方法也很受學生歡迎。
其次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科技的發展也推動了教學手段的豐富,在傳統的板書、語言教學的基礎上多運用視頻、聲音、電影、動畫等各種形式的教學手段,輔助教師教學,同時緩解沉悶的課堂氛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重視課后反饋
高校思想政治課程的課后測試比較少,通常是學期末才有一個總結性的考試,政治課程的教學需要改革就要增加聽取學生反饋環節,課程結束后根據學生的總結甚至小測可以了解知識的穩固程度,從而有利于調節教師的授課進程,同時也是對學生考核的改進,對學生的考核不應只看分數,也應包含對待學習的態度、出勤、課后作業完成等等進行綜合評定。
四、結語
全面深化改革形式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學也需要相應的改革,要做到走在指導學生思想的最前沿,將最先進的思想,最重要的政策傳授給學生,指導他們走向人生的正確道路。大學生是未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黨和國家給予了政治教學重大責任,作為思想政治教學中的一份子更應肩負使命,不斷提升業務能力,完成教書育人的神圣使命。
參考文獻
[1] 孟文文.全面深化改革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教學的探索[J].改革與放,2018(24):138-140.
[2] 姜喜詠.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專題教學的幾個問題[J].思想政治課研究,2018(06):21-28.
[3]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